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鴉片戰(zhàn)爭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在思想文化領域里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在文學方面,魏源的《寰?!吩姡桧炄锶嗣瘛巴饠硱鳌狈纯褂致攒?,斥責清政府官僚的妥協(xié)投降。張維屏(1780—1859年),以善詩聞名,他的《三元里》詩,描寫了三元里群眾抗英斗爭的雄偉聲勢,英國侵略者在英勇的中國人民面前喪魂落魄的丑態(tài);《三將軍歌》則歌頌了葛云飛、陳連升、陳化成“捐軀報國”的英雄事跡。張際亮(1797—1843年),以詩名于世。他的《東陽縣》詩,譴責英國侵略軍在寧波奸淫擄掠的殘暴罪行,揭示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災難和痛苦。民間的揭帖和歌謠,以通俗樸素的語言和尖銳鮮明的思想,痛斥外國侵略者和清朝統(tǒng)治者,鼓舞人民起來反抗。
——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1918年,北大學生組織了一份名為《新潮》的雜志,以三項標準為圭臬:批評的精神、科學的思維和改造的修辭?!缎虑嗄辍泛汀缎鲁薄芬约鞍ā睹恐茉u論》(胡適主編)在內的許多其他雜志,對傳統(tǒng)主義的堡壘——舊文學、舊道德、舊式人際關系和儒家——發(fā)動了全面攻擊。這些雜志嘲笑舊的思維方式、舊習慣……而首當其沖的則是君主制度和軍閥主義。他們批判對國粹全盤的接受,并要求對所有經學和古典文獻進行批判性的重估,創(chuàng)造新文化。他們津津樂道于科學、民主、科技……這些雜志都是思想炸彈。在中國,有關國家和社會的重要問題,第一次得到公開的探討和爭論,中國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閱讀每期新雜志。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文學作品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新型雜志興起的原因,并談談你對“這些雜志都是思想炸彈”的理解。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6引用:5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維新、辛亥革命時期,人們主要把“民族獨立和統(tǒng)一”作為主要著眼點來切入民主觀念;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期開始,面對異常錯綜復雜的政局,面對打開國門后從外面世界蜂擁而至并且流派紛繁的“民主”思潮,知識分子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人權自由、個性解放”這樣的主題。胡適晚年回憶新文化運動時,認為此次運動具有一種人類解放的要求,即“把個人從傳統(tǒng)的舊風俗、舊思想、舊行為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還補充說:“‘家庭革命’這句話,在那時便是流傳一時的名言。”胡適更多地將“五四”新文化運動定性為一場學生的愛國運動,強調其文化而不是社會和政治活動的意義。他特別關注當時的白話文運動,在他的著作的影響下,許多西方人把這場新文化運動理解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摘編自汪林茂《“五四”期間浙江新文化運動研究—以“一師風潮”為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胡適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性質認識的局限,并簡析胡適的相關認識對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發(fā)布:2024/9/21 18:0:11組卷:0引用:4難度:0.5
  • 2.《新青年》在創(chuàng)刊宣言中明確提出女性解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1917年開辟了“女子問題”的專欄;1919年邀請了許多女性讀者就“女子教育”“女子職業(yè)”“法律上女子權利”等問題各抒己見。這表明新文化運動( ?。?/div>
    發(fā)布:2024/9/1 1:0:8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文藝復興是人文主義精神的復興,形成了和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神的對立,達到人性對神性的平衡訴求。意大利的文學、雕塑、建筑、繪畫等藝術形式,在歷經400年左右的復興中,不是以革命的摧枯拉朽式的疾風暴雨來蕩滌中世紀高度宗教化的一神觀念,而是以一種溫和溫情的方式將人性元素滲入人的純神性統(tǒng)治的精神世界中,并占據一定的位置,形成西方人一種新的人文主義精神。文藝復興所產生的影響是社會性的,應該說它使得城邦,或者說是城市,或者叫社會活躍起來,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人們覺悟提高了。商業(yè)、經濟、文化各方面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互相影響了。
    ——摘編自劉云德《溫柔的背叛——意大利文藝復興再認識》材料二 20世紀初,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了思想解放運動,史稱新文化運動。他們明確提出了“人權”和“科學”的口號,樹立起“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個性解放思想與進化論觀點為武器,猛烈抨擊封建統(tǒng)治階級宣揚的“往圣先賢”,反對文言文、舊道德,提倡新文學、新道德。新文化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禮教,喚醒了一代青年,在中國社會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對婦女解放、道德革命、個性獨立,家庭革命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摘編自王曉瓊《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文藝復興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相同點,并分析影響新思想在近代中國傳播的因素。
    發(fā)布:2024/9/11 14:0:9組卷:2引用:3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