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詞,完成下列各題。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欲說還休”表現(xiàn)了作者
憂國傷時之愁,想說卻又沒法說
憂國傷時之愁,想說卻又沒法說
的矛盾心理。
(2)對本詞中的“卻道天涼好個秋”,運用最恰當?shù)囊豁検?
C
C

A.冷空氣突然南下,氣溫跌至冰點,行人個個“卻道天涼好個秋”。
B.考試成績公布,小辛再次名列榜首,興奮得“卻道天涼好個秋”。
C.恒大痛失足協(xié)杯冠軍,隊長鄭智接受采訪時“卻道天涼好個秋”。
D.新年的鐘聲響起,我們共同回顧過去的時光“卻道天涼好個秋”。

【考點】;詞句賞析主旨情感
【答案】憂國傷時之愁,想說卻又沒法說;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4 1:0:1組卷:146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古詩詞賞析。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陸  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這首詩的后兩句,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xiàn)實與
     
    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借此抒發(fā)
     
    之情。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于“僵臥孤村”,而且風雨大作,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哀嘆連連。
    B.“風吹雨”既扣題“風雨大作”寫實,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風雨飄搖。
    C.詩中兩次寫到了北疆戰(zhàn)事,但都是詩人的臆想,并非身臨疆場。
    D.全詩奔放雄沉而又略帶蒼涼,愛國之情,感人肺腑。

    發(fā)布:2024/11/10 14:0:1組卷:227引用:7難度:0.9
  • 2.古詩鑒賞。
    贈從弟(其二)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用“亭亭”寫出青松高聳挺拔的姿態(tài),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簡潔生動。
    B.詩中以“風聲”之“盛”襯托“松枝”之“勁”,兩個“一何”使抒情意味更濃厚。
    C.詩中以嚴酷的冰霜,襯托松柏的“端正”,在一問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品格。
    D.本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送別堂弟,語言質(zhì)樸,剛勁峭拔而又寄寓詩人深厚的情感。
    (2)詩歌的標題是“贈從弟”,而內(nèi)容卻寫松,這樣擬題的用意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1/10 4:0:2組卷:93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偶句押韻,“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酬”字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B.首聯(lián)中的詞語“凄涼地”“棄置身”,暗含詩人長期謫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憤激心情。
    C.頷聯(lián)用王質(zhì)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之長,又表現(xiàn)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D.尾聯(lián)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說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姑且借酒澆愁吧。
    (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蘊含怎樣的哲理?你從這句詩中領(lǐng)悟到了什么?

    發(fā)布:2024/11/9 15:30:3組卷:3引用:2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