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課文選段,回答各題。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K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1)對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相如奉璧奏秦王 |
奏:進獻 |
B.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欺:欺負 |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
謝:道歉 |
D.臣請就湯鑊 |
就:接受 |
(2)下面句子能夠表現藺相如“沉著機智”的一組是
B
B
①璧有瑕,請指示王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④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⑤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⑥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面對原文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B
B
A.藺相如力排眾議,奉璧入秦,看到“秦王無意償趙城”時,他不僅直斥秦王以強欺弱,還迂回婉轉地譏諷秦王的言而無信。
B.藺相如最終派從者懷璧歸趙的原因除了認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騙局外,還由于他在趙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歸趙的承諾。
C.從“秦王大喜”到“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的情節(jié)變化,反映了藺相如由被動到主動,最終不辱使命的過程。
D.作者選用完璧歸趙這一典型情節(jié),表現了藺相如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有勇有謀、能言善辯的外交家形象。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②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