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文,回答下列各題。
哈佛夢想
劉  墉
      你知道我小時候聽過的第一所美國大學是哪個嗎?
      是哈佛!
      高中時,從百科全書上,我知道哈佛的歷史遠比美國長,早在六十年代,哈佛已經(jīng)為美國培育了六位總統(tǒng)。我最崇拜的文學家、詩人,如艾略特、亞當斯、梭羅和愛默生,都是哈佛畢業(yè)的。
      只是當時我連考國內(nèi)的聯(lián)考,都沒有把握,哈佛自然更成為遙不可及的名字。
      直到我認識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的兒子安拙廬,想進哈佛的心才又動了起來。因為他對我說,他高中成績并不極好,但經(jīng)過口試卻被哈佛錄取了,當時的口試官說:“我們重視的不是你已經(jīng)‘裝了多少’,而是‘未來能裝多少’!”
      于是我想:說不定以我這種不怎么樣的成績,有一天也能混進哈佛研究所呢!然后我到了美國。才落地,就看見報上登,哈佛大學銳意革新課程,要求每個畢業(yè)生,都要精通寫作、數(shù)學和電腦,他們認為這是大學生的基本訓練,不能靈活地使用這三者,就難以在未來世界成為上等人。
      報上又說,哈佛認為大學教育,不是培養(yǎng)一批會死記的書呆子,而是指導學生怎樣到不同的領(lǐng)域中,做深入的研究。
      正因此,他們?nèi)∠艘郧暗娜腴T課程,譬如“美國歷史的主題”和“化學導論”,取代為“中世紀的騎士浪漫主義”“東亞小說”甚至“非洲禮儀的藝術(shù)和神話”。而在畢業(yè)需要的課程中,居然“外國文化”和“文學及藝術(shù)”類占了四分之一。
      哈佛說他們要的是“國際人”,也就是有國際的前瞻性,而不只是狹隘在本科里的人。本科修得再好,沒有世界觀和人文素養(yǎng),還是不夠的。
      哈佛變得愈來愈對我的胃口了,我甚至在拿到大學副教授的職位后,都想辭職搬到劍橋城,去做一個“哈佛人”。
      可惜,生活上的顧慮,和你進入史岱文森高中,使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尤其是看到統(tǒng)計報告上寫,連平均九十七點二七的高中生,都被哈佛打了回票時,更心想:“恐怕連兒子也進不去了!”
倒是你不死心,到學校圖書館翻出“學院檔案箱”,那是由你們歷屆進入名校的學生發(fā)表的大學感言,所集合成的。
      你對我說:“哈佛真是太吸引人了!雖然校友都說那里有天下最難吃的伙食,但是也講:最吸引人的不是教授,而是學生!不是校園,而是氣氛!半夜還有人在校園演奏、街頭舞蹈。走在那兒,簡直就像到了紐約的蘇荷區(qū),每個人都那么不同!”
“我們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產(chǎn)物是一個樣子,但是哈佛讓學生自由發(fā)展,成為他自己的樣子!”你眼睛里閃著光彩,使我想起少年時的自己,夢想成為哈佛人。
      于是你從高四上學期(按:美國高中為四年制),就開始填申請書、寫自傳,要求哈佛提前批準入學。
“你可以說你幫我做過哪些事!”我建議。
“那不重要!因為學校不把靠自家人的成就算進去?!?br />“我們可以請大學校長寫推薦函?!蹦隳赣H說。
“那也不重要!恐怕自己老師寫的反而更可信。”
      我們就不再多說了,任你自己實現(xiàn)夢想。只是當你把自傳拿給我看時,令我濕了眼眶,你說:
“作為一個移民,我能以新的眼光來看美國文化;但是反過來說,我更能從西方的觀點,回顧中華文化的遺產(chǎn)。由于流著中國的血液,如果能進入哈佛,我希望在西方的個人主義與中國的儒家思想間,找到一種交融之道。我要用自小的中文訓練,幫助我完成這雙語文化的橋梁工作……”
      我發(fā)現(xiàn):從你七歲來美,我就天天逼你學中文,不知為此發(fā)生多少父子爭執(zhí),也不知費了我多少心力。而今突然有了收獲、有了認同。
      今天,在這個圣誕前夕,我從地球另一邊寫信給你,充滿激動與對上蒼的感恩。而在信的結(jié)尾,我要說:
“祝賀你成為了哈佛人!我們以你為榮!”
(1)本文題為“哈佛夢想”,文中寫了幾代人的夢想?結(jié)果如何?
(2)哈佛的口試官說:“我們重視的不是你已經(jīng)‘裝了多少’,而是‘未來能裝多少’!”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3)為什么“我甚至在拿到大學副教授的職位后,都想辭職搬到劍橋城,去做一個‘哈佛人’”?
(4)本文和《十三歲的際遇》相似,都說自己最喜歡的是校園的“氣氛”,請你簡要分析其緣由。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9
相似題
  • 1.讀課文《周莊水韻》1-3段,回答問題。
    (1)第1自然段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體現(xiàn)了什么?
    (2)找出第1段中的比喻句,指出它的本體、喻體,并說說其作用。
    (3)第2自然段首先使用了一句反問句“什么比在周莊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詩意呢?”這句話有什么作用?請找出在周莊泛舟有詩意的景物。
    (4)第3自然段中寫到周莊布局有何特點?“這樣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見到”一句如何理解?“大概”一詞可否去掉?
    (5)本部分除了用比喻和反問的修辭手法外,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請分析。
    (6)從1-3段找?guī)讉€生動準確的字詞,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發(fā)布:2024/11/7 8:0:2組卷:0引用:1難度:0.3
  • 2.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jié)選)??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有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1)本段寫景的重點是什么?(用原文中一句話來回答)
    (2)這段景物描寫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點。描寫菜畦、桑葚,突出了它們的
     
    ,描寫皂莢樹,石井欄,突出了它們的
     
    ;描寫蟋蟀、油蛉,突出了它們的
     
    ;描寫覆盆子則突出了它的味道。(3)描寫泥墻根一帶的趣味敘述了四件事,請概括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過6個字)
     

     

     

     

    (4)哪一句運用了聯(lián)想手法?用“_______”畫出。
    (5)這段文字所表達的中心是
     

    A.百草園的動物五彩繽紛
    B.百草園的生活豐富多彩
    C.百草園的自然景物豐富多彩
    D.百草園的各個角落美麗如畫

    發(fā)布:2024/11/7 4:0:1組卷:60引用:3難度:0.5
  • 3.記敘文閱讀
    三個目標之后
    余秋雨
          很多年前,我收到美國企業(yè)家貝林寫來的一封信。他邀我做他的顧問。
          他是世界級的富豪,主持著一個龐大的慈善機構(gòu),專為各國殘疾人提供輪椅。
          他說,他出身貧苦,逐漸致富,曾為自己提出三個階段的目標。第一階段是“多”,即追求錢多、廠多、房多、車多、雇員多;第二階段是“好”,即在多的基礎(chǔ)上淘汰選擇,事事求精,物物求好,均是名牌,或比名牌還好;第三階段是“獨”,即在好的基礎(chǔ)上追求唯一性,不重復別人,也使別人無法模仿自己。
          他很快完成了求多、求好、求獨這三個目標。本應(yīng)滿足了,他卻深感無聊。當無聊籠罩了生命,他對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一切,就不再有一絲驕傲。
          他對我說:“當我完成這一切時,還不到六十歲。家里沒有人要繼承我的產(chǎn)業(yè),我今后的日子就失去了目標。一度,我甚至不想活下去了?!?br />      他繼續(xù)告訴我,終于有一天,一個六歲的越南殘疾女孩救了他。那天他順手把專機上的一臺輪椅推給這個無法行走的女孩,女孩很快學會操作后,雙眼閃現(xiàn)出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光亮。貝林先生在那種光亮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第二個救了他的是一位津巴布韋青年。那天,這位青年背著一位殘疾的中年婦女,用了兩天時間穿越沙漠來到他面前。
          貝林先生問:“這是你母親嗎?”
          青年回答:“不是。”
    “是你親戚嗎?”
    “不是?!?br />“你認識她嗎?”
    “不認識?!?br />“那你怎么把她背來了?”
    “她聽說有人在這里發(fā)輪椅,就讓我背她過來?!鼻嗄昊卮稹?br />      這個青年說,他要回到出發(fā)的地方,把這兩天耽誤的時間補回來,隨后,他就轉(zhuǎn)身大步走了。
          看看他的背影,貝林先生心頭一震。這個津巴布韋青年一看就非常窮困,幫了不認識的人一個大忙,卻不要任何回報。
          貝林先生說:“我居然到六十歲才明白,慈善的事,早就可以做了,我也可以早一點擺脫無聊。慈善,是一種尋找人生意義的自我救贖?!?br />      我為貝林先生自傳的中文版定了一個非常中國化的譯名——為富之道。
          貝林先生與我的對話在報刊上發(fā)表之后,中國讀者最感興趣的,是他在六十歲前的三大目標。求多、求好、求獨,幾乎概括了中國大多數(shù)企業(yè)家正在逐步攀緣的三大臺階。多數(shù)人還在第一臺階,少數(shù)人已經(jīng)在第一到第二臺階之間,攀上第三臺階的比較稀少。
          攀緣是辛苦的,也是令人興奮的,因為有目標,我非常欣賞貝林先生說的一句話:“我把梯子擱錯了墻,爬到墻頂才知道擱錯了。”我告訴他,這句話已經(jīng)具有文學價值。
          我并不認所有企業(yè)家都必須像他一樣最后全然投身慈善事業(yè),但是我希望大家經(jīng)常想想,爬到墻頂之后要干什么,因為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還沒有攀到高處,在半道上就已經(jīng)感到無聊。
          貝林先生告訴我們,需要更換梯子擱置的方向,更換目標。
          新的目標會是什么?應(yīng)該多種多樣,但是貝林先生和其他類似人物抬手指了一個,那就是超越個人功利,為大善、大愛、大美留出更多的地方。
    (選自天地出版社《雨夜短文》)(1)文章為什么以“三個目標之后”為題,而不以“三個目標”為題?請說說你的理解。
    (2)貧窮的津巴布韋青年背著一個陌生的殘疾婦女,穿越沙漠來到貝林面前,只為了幫助她得到一張輪椅,并且不需要回報。請你運用心理描寫描述貝林目睹青年的背影時“心頭一震”的具體感受,不少于20字。
    (3)貝林說“我把梯子擱錯了墻,爬到墻頂才知道擱錯了”,這句話中“擱錯了墻”指什么?道出了貝林什么樣的感情?
    (4)文章倒數(shù)第五段提到“中國讀者”與“中國大多數(shù)企業(yè)家”,這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5)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為那些“超越個人功利”,有大善、大愛、大美的人點贊,請用簡潔的語言補充一個類似的事例,要求寫出人物的名字和相關(guān)優(yōu)秀事跡。

    發(fā)布:2024/11/10 4:30:2組卷:223引用:6難度:0.4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wù)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