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互鑒而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帶回佛經(jīng)657部,經(jīng)過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譯出75部1335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見聞口述下來,由弟子整理成書,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他還曾把《老子》翻譯成梵文,介紹到天竺。
——《中國歷史?七年級》(1)材料中的“他”是誰?據(jù)材料一歸納“他”的歷史貢獻。
材料二:……在宋代中國人逐漸開始成為海外貿易中的主角。
——費正清、賴肖爾《中國:傳統(tǒng)與變革》(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宋朝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什么?宋朝政府對待海外貿易的態(tài)度是什么?
材料三:
|
西洋,在明代是指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海洋諸地,約當于今之印度洋。明成祖即位后,欲向海外炫耀中國的富強,決定派人出使西洋。1405 年6月,鄭和首次奉命出使…… 1405-1433年間,鄭和率艦隊先后7次下西洋,最遠達…… |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鄭和船隊最遠到達的地區(qū)?這一航海壯舉有何積極意義?
材料四:從對外關系上說,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動地位,明清時期的對外關系顯然逆轉了……倭寵沿海騷擾,為南方各地帶來了極大的破壞。明清之際,西方資本主義已在興起,而中國的……專制者對于世界形勢一無所知。
——《部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4)據(jù)所學知識,“明清時期的對外關系明顯逆轉”主要表現(xiàn)為實行了什么對外政策?它的實施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消極影響?
(5)綜觀我國古代對外交往,你得出了什么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