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實驗一: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分別是40℃、240℃。
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 步驟及現象
 菁優(yōu)網 Ⅰ.將一定量的白磷、紅磷分別浸入80℃熱水中(如圖所示)。白磷、紅磷均不燃燒
Ⅱ.升高右側漏斗至紅磷露出水面。紅磷不燃燒
Ⅲ.升高左側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燒
(1)Ⅰ中白磷不燃燒的原因是
白磷未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白磷未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2)對比Ⅱ和Ⅲ,可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溫度要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溫度要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
實驗二:氨氣在空氣中無法燃燒,但在純氧中可以燃燒,如圖是氨氣燃燒的實驗裝置菁優(yōu)網
(1)實驗開始時,先打開止水夾a通入氧氣,再打開止水夾b通入氨氣,此時在裝置周圍都可以聞到氨氣特有的刺激性氣味,說明
氨氣分子在不斷運動
氨氣分子在不斷運動

(2)在長導管處點燃氨氣,氨氣在純氧中安靜燃燒。
(3)實驗完畢,夾緊止水夾b,火焰即熄滅,利用的滅火原理是
不再提供可燃物
不再提供可燃物
。

【答案】白磷未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溫度要達到可燃物著火點;氨氣分子在不斷運動;不再提供可燃物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0/31 8:0:1組卷:83難度:0.3
相似題
  • 1.菁優(yōu)網
    (1)圖一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從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①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②
     
    ,③集氣瓶中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繼續(xù)上升,說明
     
    ④多余的紅磷不能繼續(xù)燃燒,說明
     

    (2)圖二和圖三所示實驗方法均可用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a.某同學用圖三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
    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該實驗中,實驗事實①和②能證明物質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能證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才能燃燒的兩個實驗事實是
     
    (填序號)
    b.“化學實驗綠色化”要求實驗室的“三廢”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處理,實驗室的安全性和環(huán)境質量得到提升,圖二與圖三的實驗相比,更體現了綠色化學思想的是
     
    。
    c.圖四為測定紅磷燃燒前后的質量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實驗中氣球的作用除了使裝置密閉外,還可以防止
     
    ,實驗時若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
     
    (填“有”或“沒有”)影響。

    發(fā)布:2024/10/27 17:0:2組卷:48引用:1難度:0.5
  • 2.實驗小組以“探究燃燒的奧秘”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探究燃燒的條件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無煙煤的著火點為700-750℃。
    步驟Ⅰ:將電爐升溫至60℃,①開始燃燒,②、③、④無明顯現象。
    步驟Ⅱ:繼續(xù)升溫至260℃的過程中,③開始燃燒,②、④無明顯現象。
    菁優(yōu)網
    (1)步驟Ⅰ將電爐升溫至60℃,僅①開始燃燒,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
    (2)將裝置的溫度調到260℃,對比
     
    (填序號)的實驗現象,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3)④一直未燃燒的原因是
     
    。
    (4)如圖所示A、B、C三個實驗,其中能證明物質燃燒需要與氧氣充分接觸的是
     
    (填字母,下同);能證明物質具有可燃性是燃燒條件之一的是
     
    。
    菁優(yōu)網
    【任務二】調控燃燒
    (5)戴維發(fā)明了一種安全燈,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使得金屬網外的溫度不會明顯升高,這種燈在礦井里點燃不會引起可燃性氣體的爆炸。結合燃燒條件請分析可燃性氣體不會爆炸的原因是
     
    。
    (6)不小心將酒精燈碰倒在桌上燃燒起來,合理簡單的滅火措施是
     
    。

    發(fā)布:2024/11/2 17:0:2組卷:96難度:0.7
  • 3.Ⅰ.第一化學實驗小組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
    菁優(yōu)網
    (1)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有:
    A.試管中白磷燃燒;
    B.水中白磷未燃燒;
    C.試管中紅磷未燃燒;
    D.氣球a先變大后變小。
    ①由現象A、B可推知的結論是
     
    。
    ②由現象A、C可推知的結論是
     
    。
    ③從現象D分析:氣球a先變大的原因是
     

    (2)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實驗測得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
    菁優(yōu)網
    ①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你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
     
    。
    Ⅱ.第二化學實驗小組另設計了兩種方法驗證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方法一:
    (3)為了幫助同學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現代傳感器技術,實時測定了圖3裝置內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三條曲線的變化趨勢如圖4所示。
    ①其中Y曲線表示的是
     
    (填“溫度”或“氧氣濃度”)。
    ②推測壓強變化:C點至D點時進行的操作是
     

    菁優(yōu)網
    方法二:
    (4)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得知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反應原理為:2Na2S4+O2+2H2O═8S↓+4NaOH。
    【查閱資料】
    a.Na2S4受熱時,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少量有毒氣體硫化氫(水溶液呈酸性)。
    b.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溶于水,常溫下與NaOH溶液不反應。
    c.氫氧化鈉(NaOH)溶液的化學性質與澄清石灰水相似,都能與酸性物質反應。
    【實驗過程】
    ①取0.5g碳酸鈉、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試管中,加入(如圖1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應為:4Na2CO3+12S+X
    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學式為
     
    ,蘸有濃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
    菁優(yōu)網
    ②冷卻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時間,再向該試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1(如圖2所示)。
    ③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3所示),拔下橡膠塞,觀察到
     
    ,塞緊橡膠塞。
    將試管取出,倒轉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h2
    理論上h2:h1=
     
    。
    ④按照①~③再重復實驗2次.3次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釋與結論】
    根據第1次實驗數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結果精確到0.1%)。
    【反思與評價】
    ⑤若要保證實驗的效果,至少需要生成四硫化鈉(Na2S4)0.174g,則理論上實驗時至少取碳酸鈉粉末
     
    g?(寫出計算過程)

    發(fā)布:2024/10/25 1:0:1組卷:64引用:1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