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互證是歷史學習方法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制,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 ——孫中山《<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
|
(1)材料一中,孫中山提到了哪些歷史事件?兩則史料共同說明當時革命黨人具有什么精神?
材料二:
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們聰明而勇敢地予以對待,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政府對待這項任務就像對待戰(zhàn)爭的緊急狀態(tài)一樣。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職演說 |
|
|
(2)材料二中,哪一幅圖片可以印證羅斯福就職演說中的承諾得到實現(xiàn)?以上材料共同說明美國經(jīng)歷了哪些歷史?
材料三:日本陸軍投入侵華戰(zhàn)爭的師團情況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1年 |
日本陸軍投入侵華戰(zhàn)爭師團 |
21個師團 |
32個師團 |
34個師團 |
34個師團(和44個獨立旅、混成旅團) |
占日本陸軍總兵力 |
88%以上 |
94% |
83% |
80% |
1942年春,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敗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系可以因此調(diào)到其他方面來作戰(zhàn)?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并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
——《中外歷史綱要》(下)(3)以上材料中,1937年日軍侵華發(fā)生什么變化?根據(jù)兩則材料概括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作用。
(4)綜上所述,我們在歷史學習中可以使用哪些史料作為史料互證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