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 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A
。
A.兵革非不堅利也 |
兵:士兵 |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域:限制 |
C.寡助之至 |
至:極點 |
D.親戚畔之 |
畔:通“叛”,背叛 |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
相同的一項是
D
D
。
A.環(huán)而攻之 |
先天下之憂而憂 |
B.委而去之 |
濯清漣而不妖 |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殺之以應陳涉 |
D.然而不勝者 |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3)下列對本文理解
有誤的一項是
B
B
。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論點。
B.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地利”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
C.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D.文章論證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層層深入,結構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