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戰(zhàn)”,使歐洲參戰(zhàn)各國死亡人數接近1000萬。20世紀20年代,和平主義成為歐美社會的潮流。1920年11月,國聯第一屆大會討論裁軍問題,至1932年2月,世界裁軍大會終于在日內瓦召開,共有64個國家參加。大會組成了四個專業(yè)技術委員會,制定裁軍計劃和削減軍事開支。但會議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如在確定海軍防御性武器和進攻性武器時,受大國操縱的委員會的意見難以達成一致,只是空泛地談到要限制進攻性武器;對如何限制卻沒有實質性的內容,這引起了包括蘇聯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不滿。裁軍大會的另一個焦點是如何對待德國的軍備,英國提議將德國的陸軍兵員最高數額限制在20萬,德國宣布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1936年2月,英國內閣批準了五年增加4億英鎊的軍事預算計劃。
——摘編自谷宇星《國際聯盟裁軍會議的歷程》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世界裁軍大會召開的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世界裁軍大會。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難度:0.7
相似題
  • 1.?材料一:戰(zhàn)使英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參軍的800萬人中,有2090212人受傷。如何救助這些傷殘士兵成為英國社會面臨的巨大考驗。一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主要是政府部門承擔救助傷殘士兵責任。1915年阿斯奎斯政府迫于戰(zhàn)爭和民眾的壓力簽署了撫恤金特殊委員會提出的解決方案,頒布了海軍和陸軍戰(zhàn)爭撫恤金等法案。政府發(fā)放的戰(zhàn)爭撫恤金的金額是經過政府計算的,剛好夠一個正常男人脫離貧困線,但是這些錢完全不夠養(yǎng)活他們的家庭。所以,撫恤金對于一個有家庭的士兵來說,并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在政府不愿意承擔全部責任,只想有限付出的時候,英國的社會慈善團體勇敢地站了出來,挑起了救助傷殘士兵的擔子。1918年,在全國慈善委員會登記在冊的關于救助傷殘士兵的社會慈善組織就有6000個。慈善企業(yè)對傷殘士兵進行職業(yè)培訓。慈善組織不僅僅是給這些士兵金錢上的幫助,還為那些住房困難的士兵提供住房和醫(yī)療設備的幫助。慈善組織不僅關心傷殘士兵的身體健康,同樣也關心他們的心靈健康。
    ——摘編自馬明《析一戰(zhàn)期間英國傷殘士兵救助問題》(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政府未能妥善處理傷殘士兵救助問題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傷殘士兵救助問題給你的啟示。

    發(fā)布:2024/9/11 11:0:12組卷:2難度:0.5
  • 2.以下是各主要參戰(zhàn)國在討論戰(zhàn)后某協議的主要主張和訴求,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普魯士哈登堡:要求法國至少付12億法郎賠款。
    奧地利梅特涅:未提出確切賠款數額,但贊成在普魯士人和其他聯盟國之間取平均數。
    英國卡斯爾雷:法國必須付出代價,但戰(zhàn)爭不能變?yōu)橐粓霾环智嗉t皂白和毀滅性的掠奪。
    俄國沙皇:不支持普魯士報復法國,急于取得法國支持以削弱土耳其。

    發(fā)布:2024/8/9 8:0:9組卷:1引用:3難度:0.5
  •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文中“民族”一詞寫作“nation”,字面意思是“出生、出身、起源地”。中世紀的巴黎大學按照四個“民族”劃分教員和學生,每一個“民族”群體來自于相同的地方,講同樣的語言。另外,文化、歷史、傳統(tǒng)習俗、宗教被視為衡量民族特性的重要標準。18世紀,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狄德羅對于民族的定義是:“作為一個集合名詞,民族指代的是相當大的一群人,他們居住在一片有明確限定的國家范圍之內,并且遵從同一個政府的命令。”法國大革命后正如《人權與公民權宣言》宣稱的:“所有主權在根本上屬于國民。任何團體或個人都不得行使非直接來自于國民授予的權力”。這里的“國民”二字在英文中使用的是“nation”,當法國的革命者們使用它的時候,所指顯然超過了國王與貴族的范疇。此時的民族意識與反對封建爭取平等與自由的意識相一致。法國民族主義一開始就顯示出極強的政治影響力,并且隨著法國大革命的進展迅速傳播到了整個歐洲。德意志民族主義產生于歡呼法國革命和反對革命法國的斗爭中,德意志知識分子和開明領袖痛感必須有某種統(tǒng)一。普魯士承擔了這種責任,同時也將“強權原則”、國家利益至上主義推向極致。
    ——摘編自陳喬一《法國大革命至19世紀中葉的歐洲民族主義及民族歷史書寫》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把東方各族人民卷入國際政治生活,幫助他們加深了對帝國主義的認識,民族意識和民族危機感大大增強。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國主義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轉向求助于蘇俄政府,他們也演變?yōu)槌醪降墓伯a主義者。在共產國際的幫助指導下,各國紛紛建立共產主義團體或政黨。至20世紀20年代末,共產黨組織在中國、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國陸續(xù)建立。
    ——摘編自余建華《本世紀第一次民族主義浪潮的背景與特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中世紀相比,18世紀歐洲民族主義的特點,并分析法國民族主義對歐洲政治文化重構的作用。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主義浪潮的特點。

    發(fā)布:2024/8/8 8:0:9組卷:3引用: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