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德意志帝國隨著一戰(zhàn)戰(zhàn)敗而崩潰,之后的魏瑪共和國是德國歷史上第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但只存在了十三、四年,有學者認為,議會民主制危機的發(fā)生不僅僅是由于黨派斗爭,而在于沒有改變舊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據此,該學者認為魏瑪共和國( ?。?/h1>

【考點】法國的淪陷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2難度:0.5
相似題
  • 1.材料:1940年5月21日,德軍到達英吉利海峽沿岸,分割了英法盟軍的戰(zhàn)略正面,并封鎖了加來海峽,阻止英軍的增援。英法盟軍約40個師被包圍在比、法邊境的敦刻爾克地區(qū),三面受敵,一面瀕海,處境極為危急。正當盟軍危在旦夕時,希特勒卻突然下令坦克部隊停止追擊。希特勒這一命令為盟軍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5月26日18時57分,英國海軍開始執(zhí)行從敦刻爾克撤退的“發(fā)電機計劃”。8500艘各類船只,從巡洋艦到小帆船,涌向敦刻爾克海岸。盟軍在空軍掩護下,乘船向英國撤退了33.8萬多人,撤退時武器裝備丟失殆盡,接運撤退的艦船損失很大,還有302架英國飛機被擊毀。6月4日,德軍占領敦刻爾克,俘虜法軍4萬余人。這就是被西方稱之為“戰(zhàn)爭史上一大奇跡”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摘編自段蘇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敦刻爾克大撤退出現的歷史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敦刻爾克大撤退得以成功的條件及意義。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難度:0.6
  • 2.材料  法國國歌《馬賽曲》誕生于戰(zhàn)火,淬煉于戰(zhàn)火,成熟于戰(zhàn)火。1940年,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40萬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小港準備撤離。在德軍轟炸和掃射下,法國軍隊激昂唱起《馬賽曲》,最終撤離33.8萬余人。法國淪亡后,法國被賣國維希偽政府奉送給了希特勒,偽政府禁止人民歌唱《馬賽曲》。但是法蘭西獨立的精神并沒有終結,具有斗爭傳統(tǒng)的法國人民不甘心屈服。在法國將軍戴高樂的領導下,“自由法國”武裝力量在非洲組建,立志保衛(wèi)家園,《馬賽曲》成為“自由法國”運動的戰(zhàn)歌。1944年8月,法國裝甲師進入巴黎,解放巴黎。戴高樂唱著“自由法國”的《馬賽曲》來到巴黎,并將指揮部搬到巴黎,高唱著戰(zhàn)歌《馬賽曲》,“自由法國”在戴高樂的領導下,最終解放了法國。
    --摘編自閆雪《難忘二戰(zhàn):硝煙中國旗國徽國歌的故事》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馬賽曲》成為“自由法國”運動戰(zhàn)歌的背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馬賽曲》的影響。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4難度:0.4
  • 3.二戰(zhàn)時期,德軍擔當主攻的裝甲部隊繞過馬奇諾防線,圍困英法聯軍主力。英國海軍動用幾千艘各類船只,冒著德軍的轟炸和炮擊,將33萬多名聯軍官兵撤到英國,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實力。此次撤退位置位于圖中的(  )
    菁優(yōu)網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