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歐陽文忠公神道碑
蘇轍
       公修,字永叔,幼敏悟過人,兩試國子監(jiān),一試禮部,皆第一,遂中甲科。景祐初,遷鎮(zhèn)南軍節(jié)度掌書記、館閣??薄?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時范文正公知開封府每進見輒論時政得失宰相惡之斥守饒州公見諫官高若訥若訥詆誚范公以為當黜公為書責之,坐貶峽州夷陵令??刀ǔ酰豆馂殛兾鹘浡哉杏懓矒崾?,辟公掌書記。公笑曰:“吾論范公,豈以為利哉?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鞭o不就。初,范公之貶饒州,公與尹師魯皆以直范公見逐,目之黨人。自是朋黨之論起,久而益熾。公乃為《朋黨論》以進,言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人君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懇側詳盡。其后諸公卒以黨議不得久留于朝。公性疾惡,論事無所回避,小人視之如仇讎,而公愈奮厲不顧。上獨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誥,賜三品服,仍知諫院。嘉祐初,判太常寺。二年,權知貢舉。是時進士為文以詭異相高,文體大壞。公患之,所取率以詞義近古為貴,凡以險怪知名者黜去殆盡。榜出,怨謗紛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變而復古。三年,加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事,所代包孝肅公以威嚴御下,名震都邑。公簡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譽,有以包公之政勵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長,事無不舉;強其所短,勢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長耳?!甭務叻Q善。公昔守潁上,樂其風土,因卜居焉。居潁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贈太子太師,謚文忠。天下學士聞之,皆出涕相吊。自漢以來,文弊極矣,雖唐貞觀開元之盛,而文氣衰弱,卒不能振,惟韓退之一變復古,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復無愧于古。嗚呼!自孔子至今,千數百年,文章廢而復興,惟得二人焉,夫豈偶然也哉!
(選自蘇轍《欒城集》,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D
D

A.時范文正公知開封府/每進見輒論/時政得失/宰相惡之斥守/饒州公見諫官高若訥/若訥詆誚范公/以為當黜/
B.時范文正公知開封府/每進見輒論時政得/失宰相惡之/斥守饒州/公見諫官高若訥/若訥詆誚/范公以為當黜/
C.時范文正公知開封府/每進見輒論/時政得失/宰相惡之斥守/饒州公見諫官高若訥/若訥詆誚/范公以為當黜/
D.時范文正公知開封府/每進見輒論時政得失/宰相惡之/斥守饒州/公見諫官高若訥/若訥詆誚范公/以為當黜/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
B.諱,名諱。古人說話作文時為了避諱,不直稱君王或尊長的名、字和號。
C.賜三品服,文中指給未及三品的歐陽修賜予三品官服,以示皇帝的恩寵。
D.太子太師,即太子的老師。后多為虛銜無實職,可用于追贈死去的重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A.歐陽修進獻《朋黨論》,指出君子之朋與小人之朋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應得到人君的任用,使得那些議論他結黨的人最終受到了懲罰。
B.為國選才時,歐陽修以文風古樸為重要原則,嚴厲打擊那些因文風奇險怪異而知名的人,此舉開始時引發(fā)非議,最終卻扭轉了文風。
C.包公威嚴治下,聲名顯赫。歐陽修接替他執(zhí)掌開封府后,為政寬簡平易,遵循事理,也不追求顯赫的聲譽,展現(xiàn)了不同的行事風格。
D.韓愈大力倡導文章復古,志在革除文弊,而歐陽修身體力行,所寫的古文風行天下。蘇轍認為文章能夠廢而復興,這兩人功不可沒。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公與尹師魯皆以直范公見逐,目之黨人。
②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5)歐陽修與范公“同其退不同其進”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請簡要說明。
【答案】D;B;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群而不黨義      魯論《衛(wèi)靈》篇“群而不黨”,集注“和以處眾而不阿比”,君子處眾之道,誠如是矣?!墩撜Z》曰:“詩可以群。”曰:“鳥獸不可與同群?!贝恕叭骸敝x近公也。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痹唬骸熬硬稽h?!?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私則為流為比,有其材則憑城據社而堪虞,無其遇則逐末隨波而不恤。公私之間、群黨之義然矣。君子之群而不黨之由于器識學問亦昭然矣。
          由是以推,王導縱于王敦,蔡邕銘恩于董卓,黨矣而無所為群。賈生羞伍夫絳侯,屈原被讒于靳尚,不黨而亦不能群。所謂群而不黨者,必如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諸君子,以集思廣益而淵然,以黜崇正而毅然,以激濁揚清而靄然,蓋無其量者,不能群群矣。而識不足以自固,則又不能不黨,此其大較也。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如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東林,雖不可以一概論,然小人之所以傾陷正士者,無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黨,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諸君子亦與有責焉。以為群,則君子與君子宜無不同,何以洛蜀朔之顯分門戶?以為不黨,則聚徒講學,何必以詆譏朝政為能。非器識學問之兼至者,蓋不足以語此矣。
          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其在《禮》曰:“君子敬業(yè)樂群?!贝司又阂病F湓凇稌吩唬骸盁o偏無黨,王道蕩蕩?!贝瞬稽h之君子所普為治也。否則意氣未化,而聲氣助之,至欲合群力為君國抗,此則天下之亂言也夫。
    (節(jié)選自《趙佩茳集》,有刪改)(1)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此“黨”之義A 近私也B公則為和C為周D在朝E可以收同寅F協(xié)恭之美G在野可以釋H驚世駭俗之嫌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判,截然不同,與《六國論》中“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判”字詞義相同。
    B.惡,行惡事,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惡其聲而然也”的“惡”字詞義不相同。
    C.邪,指奸邪之人,“邪曲之害公也”的“邪”表示品行不正的小人,兩者用法相同。
    D.王道,指以仁義統(tǒng)治天下的政策,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對“王道”的相關描述。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經據典,分析“群”“黨”的不同內涵,闡明了集體與個人、群與黨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
    B.作者認為,王導、蔡邕、賈生、靳尚四人黨而不群,是因為他們不是器量見識與才學兼?zhèn)涞娜?,也不值得與他們談群而不黨。
    C.作者認為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洛、蜀、朔三黨分立以及明代東林黨等,都存在小人用卑劣的手段構陷排擠正直之士的情況。
    D.作者認為像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等人群而不黨,真正達到了《禮記》和《尚書》中所提出的“君子之群”的境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
    ②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
    發(fā)布:2024/9/21 20:0:10組卷:2難度:0.5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冷泉亭記
    白居易
           ①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
          ②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巖石為屏,云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于枕上。矧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斯所以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③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虛白亭,有韓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比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后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故吾繼之,述而不作。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注】①四封:四邊疆界。②領郡者:擔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尹造:姓相里,名造。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虛詞是
     

    A.也
    B.哉
    C.乎
    D.焉
    (2)下列各項都是對“冷泉亭風景”描寫的一項是
     

    ①由寺觀言,冷泉亭為甲
    ②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矧又潺湲潔澈
    ④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⑤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3)第①段畫線句很有表現(xiàn)力,請加以分析。
    (4)本文第②段文字優(yōu)美,請就其語言特點,舉出一例進行分析。
    發(fā)布:2024/9/22 3:0:20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群而不黨義      魯論《衛(wèi)靈》篇“群而不黨”,集注“和以處眾而不阿比”,君子處眾之道,誠如是矣《論語》曰:“詩可以群?!痹唬骸傍B獸不可與同群?!贝恕叭骸敝x近公也。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痹唬骸熬硬稽h”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私則為流為比,有其材則憑城據社而堪虞,無其遇則逐末隨波而不恤。公私之間、群黨之義判然矣。君子之群而不黨之由于器識學問亦然矣。
          由是以推,王導縱于王敦,蔡邕銘恩于董卓,黨矣而無所為群。賈生羞伍夫絳侯,屈原被讒于靳尚,不黨而亦不能群,所謂群而不黨者。必如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諸君子,以集思廣益而淵然,以黜崇正而毅然,以激濁揚清而靄然,蓋無其量者,不能群群矣。而識不足以自固,則又不能不覺,此其大較也。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如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東林,雖不可以以概論,然小人之所以傾陷正士者,無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黨,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諸君子亦與有責焉。
          以為群,則君子與君子宜無不同,何以洛蜀朔之顯分門戶?以為不黨,則聚徒講學,何必以詆譏朝政為能。非器識學問之兼至者,蓋不足以語此矣。
          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其在《禮》曰:“君子敬業(yè)樂群?!贝司又阂病F湓凇稌吩唬骸盁o偏無黨,王道蕩蕩?!贝瞬稽h之君子所普為之也。否則意氣未化,而聲氣助之,至欲合群力為君國抗,此則天下之亂也。
    (節(jié)選自《趙佩茳集》,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昭,指光明的,與“唯昭質其猶未虧”的“昭”,兩者詞義相同。
    B.惡,指行惡事,與“非惡其聲而然也”的“惡”,兩者詞義不相同。
    C.邪,指奸邪之人,“邪曲之害公也”的“邪”表示品行不正的小人,兩者用法相同。
    D.王道,指以仁義統(tǒng)治天下的政策,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對“王道”的相關描述。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B.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C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D.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經據典,分析“群”“黨”的不同內涵,闡明了集體與個人、群與黨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
    B.作者認為,王導、蔡邕、賈生、靳尚四人黨而不群,是因為他們不是器量見識與才學兼?zhèn)涞娜?,也不值得與他們談群而不黨。
    C.作者認為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洛、蜀、朔三黨分立以及明代東林黨等,都存在小人用卑劣的手段構陷排擠正直之士的情況。
    D.作者認為像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等人群而不黨,真正達到了《禮記》和《尚書》中所提出的“君子之群”的境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
    ②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
    發(fā)布:2024/9/22 4:0:8組卷:1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