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于教,優(yōu)于學
旗下產品
校本題庫
菁優(yōu)備課
開放平臺
菁優(yōu)測評
菁優(yōu)公式
小優(yōu)同學
菁優(yōu)App
數(shù)字備考
充值服務
試卷征集
申請校本題庫
智能組卷
錯題庫
五大核心功能
組卷功能
資源共享
在線作業(yè)
在線測評
試卷加工
游客模式
登錄
試題
試題
試卷
課件
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高中語文
小學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奧數(shù)
科學
道德與法治
初中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語文
英語
道德與法治
歷史
科學
信息技術
高中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語文
英語
政治
歷史
信息
通用
中職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推薦
章節(jié)挑題
知識點挑題
智能挑題
收藏挑題
試卷中心
匯編專輯
細目表組卷
組卷圈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馮士筰:符號數(shù)字皆詩情
出生于天津一個書香世家的馮士筰,從小就刻苦好學。清華讀書時,更是出了名的“苦行僧”。他大學的同窗好友孫文心教授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馮士筰每天都是最后一個從圖書館或者教室回宿舍的。回來后,餓了還會抱著冰冷的窩窩頭啃幾口。1964年,他在深入研究了當時享有盛名的物理海洋學家Munk大洋風生環(huán)流模型的基礎上,找出該模型未考慮熱鹽因素的不足,建立了大洋風生--熱鹽環(huán)流模式。正當他準備發(fā)表關于這一模型的重要論文時,文化大革命突如其來地發(fā)生了。
馮士筰被關了牛棚,但幸運的是他和赫崇本先生關在了一起。白天他們一起勞動,晚上赫先生不僅會給他講海洋科學的歷史和前景,而且還鼓勵他不要因暫時的困難而氣餒。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馮士筰的心總是熱乎乎的,對未來也充滿著期盼。
1970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下,我國風暴潮研究起步了。馮士筰從牛棚里被解放了出來,接受了這一極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
風暴潮是發(fā)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一次大的風暴潮可能使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喪生,經濟損失可達幾億甚至幾十億元。我國是風暴潮高發(fā)國家之一,從歷史資料看,幾乎每隔三四年就會發(fā)生一次特大的風暴潮災。世界主要海洋國家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風暴潮的預報研究工作。而我國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還對風暴潮理論和我國風暴潮的實際狀況幾乎一無所知,風暴潮研究在我國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馮士筰的研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沒有資料、沒有實踐、沒有理論。
為了獲得風暴潮的第一手資料,1970年馮士筰等人環(huán)繞渤海灣進行了兩次實地考察,足跡遍及渤海周圍數(shù)省的40多個縣市,行程4000多公里。其中的2000多公里完全是徒步跋涉的。他們走村串戶向漁民、農民和鹽民了解風暴潮的一般常識;走訪當?shù)卣?、查閱當?shù)乜h志,尋找有關記載;他們還反復到水利部門和驗潮站搜集有關數(shù)據(jù)。馮士筰終于獲得了國內第一批關于風暴潮災害的珍貴資料。
要從本質上認識和最終解決風暴潮,當然首先要探討其機制,因為只有弄清風暴潮的發(fā)生機制,建立一定的模式,風暴潮預報預測才能科學準確。研究中馮士筰發(fā)現(xiàn):在南方風暴潮多由強臺風引起;而在北方,寒潮也能在渤海掀起風暴潮。雖同為風暴潮,但二者的動力源和引發(fā)機制并不盡相同。馮士筰的這一發(fā)現(xiàn),不僅具有深遠的理論研究意義,而且具有相當?shù)膽脙r值。1975年,馮士筰及其合作者一連發(fā)表了數(shù)篇論文,系統(tǒng)論述了風暴潮的概念、理論和數(shù)值預報的力學模型,建立了獨特的超淺海風暴潮理論。1982年,馮士筰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寫成《風暴潮導論》一書,這是國內外第一部關于風暴潮的理論專著,它標志著我國對于風暴潮的研究已經進入世界風暴潮研究之林,也標志著馮士筰已經跨入我國一流物理海洋學家行列。
1983年,馮士筰作為高級訪問學者,飛抵美國舊金山,同美國相關單位進行為期一年的合作。這次合作又使他的科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拉格朗日余流及長期物質輸運。
“拉格朗日余流”是當時學界最有爭議的前沿課題之一。馮士筰和他的合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解析了歐拉余流理論的缺陷,深入分析了拉格朗日余流和歐拉余流的本質差異,提出了一種拉格朗日余流和長期物質輸運的理論模型,導出了一個全新的長期物質輸運方程。該方程一問世,立刻引起了國內外同行們的重視?;貒?,馮士筰在對該問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開始了從根本上改造近?;蚝涌诃h(huán)流傳統(tǒng)理論的研究工作。此后十年,他建立了以拉氏時均速度的最低階近似--物質輸運速度來體現(xiàn)淺海環(huán)流速度基本場的新理論框架,導出了淺海潮生--風生--熱鹽環(huán)流基本方程組,建立了一種新型的長期的輸運方程。此理論在中國陸架海環(huán)流研究中起到了指導作用。馮士筰的這一研究成果,為近海污染物理自凈、懸浮質輸運、海洋環(huán)境預測和近海生態(tài)系統(tǒng)動力學等諸多方面,提供了海洋環(huán)境流體力學基礎。
工作之余,馮士筰是個愛好比較廣泛的人。馮士筰很愛作詩,這既是他陶冶性情的方式,也是表達內心情感的途徑?!靶南荡蠛_B天碧,符號數(shù)字皆詩情”,這兩句對仗工穩(wěn)的詩句,正是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真實寫照。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D
D
A.1964年,馮士筰在研究大洋風生環(huán)流模型時,發(fā)現(xiàn)了該模型的不足,并建立了自己的大洋風生--熱鹽環(huán)流模式。
B.馮士筰發(fā)現(xiàn),南北方風暴潮的動力和引發(fā)機制并不盡相同。這一發(fā)現(xiàn)具有深遠的理論研究意義和相當?shù)膶嵱脙r值。
C.馮士筰深入研究拉格朗日余流和歐拉余流,最終建立了以拉氏時均速度的最低階近似--物質輸運速度來體現(xiàn)淺海環(huán)流速度基本場的新理論框架,建立了一種新型的長期的輸運方程,在中國陸架海環(huán)流研究中起到了指導作用。
D.八十年代,馮士筰與美國相關單位合作研究拉格朗日余流及長期物質輸運,標志著我國海洋環(huán)保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2)下列對文章有關不和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DE
DE
A.“文革”期間,馮士筰被關進牛棚,幸得赫崇本先生的幫助,渡過難關。1970年,在周總理的過問下,才被解放。
B.馮士筰和其合作者一起建立了獨特的超淺海風暴潮理論,這一理論標志著我國風暴研究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C.我國風暴潮研究起步早,但進展小。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依然面臨著沒有資料、沒有實踐、沒有理論的困難。
D.馮士筰的拉格朗日余流及長期物質輸運研究成果,為近海污染物理自凈等方面提供了海洋環(huán)境流體力學基礎。
E.文章以“心系大海連天碧,符號數(shù)字皆詩情”作結,高度肯定了馮士筰對事業(yè)的忠誠,抒寫了他的個人情趣。
(3)請結合文章概括并分析馮士筰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考點】
傳記
;
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
信息篩選與要點概括
.
【答案】
D;DE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當前模式為游客模式,
立即登錄
查看試卷全部內容及下載
發(fā)布:2024/11/10 8:0:1
組卷:8
引用:1
難度:0.7
相似題
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馬寅初:兄弟我很硬朗
堂堂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的講話這樣開頭:“兄弟我今年73歲……”其后他大講自己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冷水浴的樂趣,甚至在火車上也必弄桶涼水來沖洗,“涼水一激,汗毛孔里的泥垢就出來了?!?br /> 這是北大老校友回憶當年初入北大,聽馬校長講話時的情形,他們的感覺是“有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情和不加修飾的直率。”而他們看見馬校長,第一印象是:“身體出奇的棒,當時他年已古稀,雖然鶴發(fā)稀疏,卻有紅潤的童顏。他仍常常在假日到西山去爬山,還常年堅持洗冷水澡,在北京冬天那寒風刺骨的河岸上,老人家光著身子往冷水里跳?!?br /> 馬寅初的兒子馬本寅告訴記者,父親1961年以八十高齡回故鄉(xiāng)嵊縣視察,由于洗冷水澡而患上肺炎,才終于停止了這個習慣。
此前,北大開大會批判馬寅初,會議開始了很久,他不來。派人去“請”來了,他搬張椅子坐在臺前泰然自若。臺下有人喊口號,他很鎮(zhèn)靜地說:“我這個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多冷的天都不怕?,F(xiàn)在天氣并不冷,給我洗熱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br /> 馬校長搬張椅子坐在臺上講桌旁的場景,北大師生并不陌生。遇有領導人或文化名流來校講演,他常常這樣,以便隨時和主講人交流。一次,國家體委某副主任來北大講話,按常理,馬寅初不用陪同,可他不但往講桌旁邊一坐,而且不斷插話,越說越有勁,最后干脆喧賓奪主地批評起一個人來,說這人不愛體育鍛煉,身體很差,這樣重要的會議他竟然不來聽講。
被批評的是歷史系主任翦伯贊教授。有當時在場的學生回憶,馬校長這番背后的“人身攻擊”讓大家啞然失笑,“眼前浮現(xiàn)翦教授那清瘦、文弱的身影,再看看馬校長壯碩的姿容,也真感到馬校長的話有點道理?!?br />當年,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國各地的報紙猛烈批判《新人口論》,馬寅初卻拒不檢討,堅決不寫檢討文章,照常笑瞇瞇地出入北大燕南園住所,“圓圓一張臉像彌陀”。所以董橋曾撰文,“讓今人學學馬寅初的硬朗”。
這種“硬朗”自然存在于北大學生的回憶中:“馬校長這塊硬骨頭實在難啃,讓他屈服,沒門;逼他自殺,妄想!”
在1958年屢遭點名批判期間,馬寅初說:“我總想以行動教育學生,我總希望北大的10400名學生在他們求學的時候和將來在實際工作中要知難而進,不要一遇困難便低頭。”
1960年,在“馬寅初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的口號聲中,這位不妥協(xié)的學者終于被迫辭去北大校長的職務,撤離燕南園,回到東總布胡同的舊宅。不久,他又被免去全國人大常委的職務,不能再公開發(fā)表文章。從此,馬寅初在政治舞臺和學術舞臺上消失了。
馬寅初曾告訴記者,那個時候,家里很冷清,很少有人來拜訪。但在如此境況中,馬寅初根據(jù)大量的農村實際調查,寫出100萬字的《農書》。他堅信“這部書現(xiàn)在雖然不能出版,但不等于永遠不能出版”。孰料“文革”開始,馬寅初不得不痛下“與其讓別人燒,不如自己燒”的決心,整整一藤箱,幾十卷的《農書》手稿,在作者親手點燃的火中灰飛煙滅。
馬寅初的硬朗由來已久。1927年北大校慶時,他發(fā)表《北大之精神》演講:“……此種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當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于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達其至高之鵠的。”
研究者稱,馬寅初在20世紀50年代“單槍匹馬”挑戰(zhàn)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北大之精神”若合符節(jié)。
有一本關于北大校長的書,寫馬寅初的那篇,標題赫然是--“為真理而死,壯哉!為真理而生,難矣!”
(轉自《北方新報》2012年3月19日,有增改)
(1)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寅初常年洗冷水澡,身體素質極好,年逾古稀,卻鶴發(fā)童顏,仍能爬山。
B.人都有軟弱的時候,馬寅初燒毀《農書》手稿雖然讓讀者看到了他軟弱的一面,但恰恰讓傳記更具真實性。
C.本文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既正面刻畫了馬寅初的動作和語言,也通過別人的評價側面刻畫了馬寅初的形象。
D.本篇傳記表現(xiàn)傳主馬寅初最突出的特點是硬朗,表現(xiàn)了一代學者馬寅初堅強可敬的人格,也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賞和敬仰。
(2)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在批判大會上,馬寅初應對泰然自若,表現(xiàn)了他對這場運動的嘲諷、蔑視,以及面對打擊從容、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B.馬寅初在一次報告會上喧賓奪主地批評歷史系主任翦伯贊教授不愛體育鍛煉,身體很差。作者記敘這件事,意在說明馬寅初是一個愛護身體,注重體育鍛煉的人。
C.《農書》是馬寅初的心血之作,但在文革之初,馬寅初親手將其燒毀,無奈對社會現(xiàn)實做出了妥協(xié)。
D.馬寅初認為,人總會遇到困難,這時應該知難而進,這源于他在北大工作時受到了“北大之精神”的影響。
E.作者截取了文革前后馬寅初生活中的點滴故事來描述他的形象,遵循了“典型環(huán)境中典型形象”的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將文學性和歷史性巧妙地結合。
(3)馬寅初的“硬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請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1/12 8:0:1
組卷:4
引用:1
難度:0.5
解析
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粒種子的初心與夢想
大德曰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讓我國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僅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獵人”引進的我國野生獼猴桃枝條,撐起了新西蘭經濟的支柱產業(yè)?
你可知,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種子,一旦全球變暖,英國將占據(jù)糧食作物的基因優(yōu)勢?
“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辩姄P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作為中國植物學家,鐘揚立誓,要為祖國守護植物基因寶庫;作為人類負責的植物學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的當下,為人類建一艘種子的“諾亞方舟”。這個想法,終因復旦大學和西藏大學的結緣成為現(xiàn)實。自此,鐘揚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雙肩包,帶著學生開啟了為國家收集種子的征程。
16年來,鐘揚和學生們走過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艱苦跋涉50多萬公里,累計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來10年間,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許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學研究,一定不是坐在辦公室里做出來的。”鐘揚有些“傲嬌”地與學生共勉,這也成為他一生大寫的標注。
黨員本色
經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讓鐘揚的身體頻發(fā)警報。2015年5月2日,51歲生日當晚,他突發(fā)腦溢血,大腦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紅鮮血化作CT片上大塊驚人的白斑。從醫(yī)院出來,醫(yī)生給他規(guī)定了3條“鐵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藥,三是絕不可再去西藏。擔心鐘揚的人們“舒了口氣”:這個“鐘大膽”,可以在進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離開ICU剛半年,他又進藏了。開始不敢坐飛機,就輾轉坐火車。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個人行動。很多人不解,他連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鐘揚,他仿佛對一些人們熱衷追逐的事從不在乎,又仿佛對一些人們不可理解的事格外執(zhí)拗。
研究植物一輩子,萬千植物中,鐘揚最愛高原植物,它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深深扎根,頑強綻放……他曾深情寫下這樣的詩句:世上多少玲瓏的花兒,出沒于雕梁畫棟;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羅花,在高山礫石間綻放。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鐘揚,這個有著26年黨齡的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風
“教師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鐘揚說,每個學生都是一顆寶貴的種子,全心澆灌就會開出希望之花。這些年,除了為國家收集植物種子,鐘揚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愛的種子——學生們。
初始援藏,鐘揚想為青藏高原盤點植物“家底”。漫長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識到,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位生物學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將科學研究的種子播撒在藏族學生心中,也許會對未來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學的“造血機制”建起來,打造最好的平臺,把學科帶到新高度。
事實上,鐘揚的視野從沒離開過下一代。“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要從小培養(yǎng),現(xiàn)在讓孩子們多一點興趣,說不定今后就多出幾個科學家?!闭l能想到,一個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的大教授,每個月卻堅持抽出兩天去上海的中小學開科普課。多年來,鐘揚以巨大熱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參與了上??萍拣^、自然博物館建設,承擔了自然博物館500塊中英文圖文的編寫工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譯著,每年主講三十場科普講座。鐘揚,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專家。
高原永生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時許,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在為民族地區(qū)干部授課返程途中,鐘揚遭遇車禍,生命定格在了53歲。
這就是那個像守護生命一樣守護祖國植物基因庫,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萬公里,數(shù)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萬顆種子、打響了“植物保衛(wèi)戰(zhàn)”的人嗎?這就是那個不顧高血壓、心臟肥大,堅持16年援藏,讓西藏大學生態(tài)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的人嗎?這就是那個從教30余年,立志要為每個少數(shù)民族培養(yǎng)一位植物學博士的人嗎?
鐘揚那帶著湖南味的普通話依然回蕩耳邊:“任何生命都有其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xù),而我們采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天生根發(fā)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br />
(摘自張爍《一粒種子的初心與夢想——追記優(yōu)秀共產黨員、復旦大學教授鐘揚》,《人民日報》2018年03月26日)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鐘揚走進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學家的使命感:為祖國守護植物基因寶庫,為人類建種子的“諾亞方舟”。
B.鐘揚托物言志,寫詩贊頌藏波羅花深深扎根高原,能在艱苦環(huán)境中頑強綻放。這朵孤傲頑強的小花是他一生的生命品格。
C.在漫長的科考途中,幫助西藏大學建好生態(tài)學科,留下一支優(yōu)秀科研團隊,成為鐘揚的新夢想、新目標。
D.鐘揚艱苦援藏16年,為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和學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標題“一粒種子的初心與夢想”中的“種子”一語雙關,既是指他收集的種子和培養(yǎng)的學生,又是指鐘揚自己。
B.文章開頭用袁隆平等三個事例強調了植物基因庫在國家建設中的關鍵作用,這是鐘揚成為科普專家的直接原因。
C.文中交代了鐘揚突發(fā)腦溢血和遭遇車禍去世的具體時間,這樣的精準表述飽含了對鐘揚離世的無限哀痛之情。
D.文中多次引用了鐘揚說過的話,直接表現(xiàn)了鐘揚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鐘揚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實、準確、可信。
(3)鐘揚在植物學研究、共產黨員的追求和教師的責任等方面有自己的價值觀。請結合材料,探究在鐘揚身上體現(xiàn)出的價值觀與人生的關系。
(4)作為科學家,鐘揚身上體現(xiàn)了哪些科學精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發(fā)布:2024/11/11 15:0:2
組卷:23
引用:8
難度:0.5
解析
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范旭東:崛起于荒原的中國化工之父
張定國
范旭東有句名言:“創(chuàng)業(yè)難,帶有革命性的創(chuàng)業(yè)更難?!?br/> 1908年,德國著名化學家哈柏利使合成氨邁入工業(yè)生產軌道,從此,歐美國家合成氨工廠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fā)展。
20世紀30年代初,汪精衛(wèi)任行政院長時,曾指使陳公博與洋商洽談建立合成氨廠,但未有結果。宋子文接任行政院長后,指派孔祥熙辦理此事,孔派技師劉蔭笰赴上海與英、德商討興辦氨氣工廠,結果也是一無所獲。宋子文斟酌再三,決定請范旭東“出山”,擔當重任。范旭東在天津接到國民政府邀請函后,與侯德榜、孫學梧等留洋博士研討后答應興建合成氨廠,當年底,行政院通過創(chuàng)建合成氨廠的計劃。
1934年初,范旭東將永利制堿公司更名為永利化學工業(yè)公司。創(chuàng)建合成氨廠需資金八九百萬,制堿公司1933年共贏利二百萬,資金缺口高達六百萬。范為此愁鎖眉間,心急如焚。宋子文想乘人之危吞下永利公司這塊私營肥肉,于是他向范旭東表示,如允諾他出任永利董事長,他可以全部承擔投資費用。范旭東一生憎惡奴顏媚骨,從不與官府發(fā)生經濟往來,以免陷入官僚資本囹圄,便斷然拒絕了宋子文的提議。
他從天津孑然一身來到上海,把目光投向民營銀行。在上海商業(yè)銀行副總經理鄒秉文的穿針引線下,范旭東先后登門拜訪了上海鹽業(yè)銀行、金城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浙江興業(yè)銀行、四行儲蓄會等多位民營銀行老總,終于博得銀行家們的理解與支持,答應由七家銀行組成銀團,承購永利公司發(fā)行的債券六百萬元,用永利公司全部固定資產作擔保,按期償還本息。
范旭東原打算將工廠廠址設在湖南株洲,而銀行家們卻主張設在上海楊樹浦發(fā)電廠附近,認為這樣可保其投資近在眼皮底下,不致受損。對此,范旭東表示堅決反對,理由有二:一是化工廠絕不可建在城市內;二是上海租界地價令人咋舌,每一萬平方米地價高達七十萬元,完全不利于投資。幾經商議后,雙方同意廠址選在南京卸甲甸。范旭東率領一群開拓者親臨這塊長江岸邊的荒灘地勘察多次,最終購地建廠。
永利铔廠于1935年春動工修建,1937年2月7日建成,并一次投產成功,生產出中國首批化肥(硫酸銨)。在慶祝會上,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翁文灝等官員以及各國駐華使節(jié)均蒞臨祝賀,范旭東在講臺上情緒激越,慷慨陳詞:“我國化學工業(yè)先有純堿、燒堿,這只是一只腳?,F(xiàn)在又有了硫酸、硝酸,有了另一只腳。有兩只腳,我們的化工就能大踏步前進了……”
南京永利铔廠建成投產的消息如七級大地震般震驚了全世界,歐美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做夢也沒想到貧窮落后的中國能建造出遠東第一大廠,且機器一流、產品一流、質量一流。國外媒體把這座工廠譽為“中國現(xiàn)代化工的里程碑”。
然而,時局突變,工廠剛投產不久,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日寇飛機在1937年9月至11月間,連續(xù)多次對永利铔廠狂轟濫炸,許多進口機器被毀,硫磺堆場火光熊熊,工廠陷入癱瘓。同年底,范旭東含辛茹苦創(chuàng)建的天津永利堿廠、南京永利铔廠、久大精鹽廠等相繼淪入日寇手中,日本三菱公司搶占了工廠后,將永利改名“永禮”。日偽漢奸與侵略者狼狽為奸,紛紛勸誘范旭東參與“大東亞共榮圈”建設。范旭東斷然拒絕賣國求榮:“寧可舉喪,也不求存?!边€有人建議他懸掛英國米字旗保護民族工業(yè),他亦婉拒:“如此拒狼引虎,絕無可取之處?!?942年4月,三菱公司依仗軍事占領并強行拆卸永利公司制造硝酸的設備,將其運往日本九州橫須賀工場,直到戰(zhàn)后1948年,幾經周折,才將這批機器運回南京永利铔廠。
遠東第一大廠飲譽中外,也讓蔣介石對范旭東刮目相看,他托宋子文帶口信給范,請范接替孔祥熙擔任國民政府實業(yè)部長。殊不知范旭東從創(chuàng)辦民族工業(yè)開始便立誓不與官僚政府結交,因而婉言謝絕了蔣介石的盛邀,蔣聞之徒嘆奈何。
(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文章二、三段概述了范旭東接受建設合成氨廠的社會背景:一是歐美合成氨工廠的快速發(fā)展,一是在中國建設合成氨廠的艱難。
B.第四段中“范為此愁鎖眉間,心急如焚”一句主要表現(xiàn)了范旭東建設合成氨廠的積極態(tài)度,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創(chuàng)建民族工業(yè)的熱情。
C.第六段中,范旭東與銀行家關于廠址的爭論是雙方出發(fā)點不同造成的,銀行家們是從監(jiān)督的角度考慮的,范旭東是從節(jié)省資金的角度考慮的。
D.國民政府對永利铔廠十分重視,建廠是國民政府邀請的,在永利铔廠投產成功后,國民政府還派官員來工廠祝賀,這些都體現(xiàn)了范旭東與政府較好的合作關系。
E.抗戰(zhàn)時期,日本人不但轟炸了永利铔廠,而且還把工廠中的一流設備運到日本去,這些描寫凸顯了日本人的殘暴和貪婪,也表現(xiàn)了范旭東創(chuàng)業(yè)的坎坷。
(2)請簡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具體作用。
(3)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范旭東的性格特征。
(4)為什么范旭東說“創(chuàng)業(yè)難,帶有革命性的創(chuàng)業(yè)更難”?請結合文本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發(fā)布:2024/11/12 8:0:1
組卷:5
引用:1
難度:0.7
解析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商務合作
服務條款
走進菁優(yōu)
幫助中心
兼職招聘
意見反饋
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10006842號
公網安備44030502001846號
?2010-2024 jyeoo.com 版權所有
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
主體身份認證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網站地圖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