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李鴻章說:“此次……實獲兩個好的結果:第一,歐洲陸海軍之戰(zhàn)術方法,并非應有白人所獨有,黃人亦能用之,并證明可收到實效。其二,貴國之長足進步,使我國從長夜迷夢中覺醒,得益匪淺?!睂铠櫿滤u述事件理解準確的是(  )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1 8:0:10組卷:26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菁優(yōu)網1.如圖為清末知識分子成立政治社團情況示意圖(摘自王爾敏的《清季學會匯表》)。圖中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
    發(fā)布:2024/9/1 9:0:8組卷:21引用:14難度:0.5
  • 2.章開沅先生說:“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yè),……可以稱之為殊途同歸?!边@里的“同歸”最有可能指的是( ?。?/div>
    發(fā)布:2024/8/17 15:0:1組卷:7引用:5難度:0.9
  • 3.近代以來,中國的外交經歷了一個痛苦的轉型過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前的傳統(tǒng)中國是一個自以為世界中心的封閉體系,其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都把自己凌駕于萬邦之上,而把周邊地區(qū)的國家和部族視為“藩屬”或“夷狄”。這些藩屬國必須按時向中央王朝“進貢”,得到本朝天子的“冊封”后,才能取得合法統(tǒng)治地位。這樣就形成了一種以中央王朝為中心,以四夷為外服,以“朝貢”為理想圖式的“華夷秩序”。美籍歷史學家徐中約認為“儒家意識的天下一統(tǒng)帝國,傳統(tǒng)上不維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關系;也不承認有任何對外事務,只認為有藩務、夷務或商務”。
    ——摘編自王承慶《中國外交體制的建立與近代化轉型》材料二:近代以來,經過長期的中西文化沖突和融合,中國政府在被動應付中尋求主動,從探索性地建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開始,又經過清末十年基于“外務部”的外交體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傳統(tǒng)體制的殘跡,為民國外交體制奠定了基礎”,終于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國際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國外交體制。國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改變了中國的行政模式,完成了中國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但中國的分裂狀態(tài)與國際地位并未發(fā)生實質性轉變,致使這種近代化的轉型還遠遠不能完成。
    ——摘編自王承慶《中國外交體制的建立與近代化轉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使得中國喪失“朝鮮”這一藩屬國的條約及其影響。分析中國古代外交“華夷秩序”觀念形成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外交的變化趨勢,并對中國近代外交進行評價。
    發(fā)布:2024/8/9 8:0:9組卷:9引用: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