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登山運動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是氫化鈣(CaH2)。某化學興趣小組取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溶液,經檢驗白色沉淀為碳酸鈣。
【查閱資料】氫化鈣固體(CaH2)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
【提出問題】無色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除NaOH外,還可能含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a(OH)2;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2CO3、Ca(OH)2。
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三不成立,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 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一
不正確
不正確
步驟二 另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幾滴稀鹽酸
無明顯現象
無明顯現象
猜想二不成立
【交流研討】甲同學對步驟二的結論提出質疑,理由是
如果稀鹽酸不足以和氫氧化鈉,即使含有碳酸鈉,也不產生氣泡
如果稀鹽酸不足以和氫氧化鈉,即使含有碳酸鈉,也不產生氣泡
。
該同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都證明了猜想二成立。
方法一:另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
氫氧化鈣
氫氧化鈣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法二:另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足量稀硫酸
足量稀硫酸
,有氣泡產生。
【拓展思考】CaH2作為能源提供劑,與罐裝氫氣相比,其優(yōu)點是
占據空間小、更安全
占據空間小、更安全
。
【答案】Na2CO3+Ca(OH)2═CaCO3↓+2NaOH;不正確;無明顯現象;如果稀鹽酸不足以和氫氧化鈉,即使含有碳酸鈉,也不產生氣泡;氫氧化鈣;足量稀硫酸;占據空間小、更安全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0/1 4:0:1組卷:5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水是生命之源,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和調查研究,以“水落‘實’出”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了解水
    (1)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2)日常生活中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方法是
     
    ,得到的軟水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任務二】凈化水
    (3)取回水樣、靜置后過濾,目的是除去水中
     
    (填“不溶性”或“可溶性”)雜質。
    (4)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中會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5)如圖是小組同學設計的制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
    菁優(yōu)網?
    ①為了使燒瓶受熱均勻,瓶底應墊
     
    (填儀器名稱)。
    ②實驗完成后,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移出酒精燈并熄滅
    B.移開試管和燒杯
    【任務三】探究水的組成
    材料1: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里把氫氣和空氣混合后盛在潔凈的玻璃瓶中,當用電火花點燃時發(fā)出震耳的爆鳴聲,且玻璃瓶內壁上出現了液滴。不久。卡文迪什用純氧代替空氣進行上述實驗,確認所得液滴是水。
    材料2: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復了卡文迪什實驗,并做了一個相反的實驗: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槍管(鐵),得到“易燃空氣”和四氧化三鐵,通過分析和歸納,他得出結論:水不是一種元素,而是“易燃空氣”和氧的化合物,且將“易燃空氣”正式命名為“生成水的元素”,即氫。
    材料3: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和卡里斯爾利用電池進行對水通電的實驗。兩極上都有氣體逸出及氣體體積之比為2:1,組鑒定,證明這兩所氣體分到是氫氣與氧氣。?
    (1)材料1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該反應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2)拉瓦錫的實驗中,鐵與水蒸氣高溫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材料3的實驗中,正極產生的氣體是
     
    ,實驗結論:水是由
     
    組成的。
    (4)為了使人們確信水由什么組成下列可以選用的證據有
     
    。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水
    B.水蒸氣在瓶內壁冷凝成液滴
    C.水通電后只生成氫氣和氧氣
    發(fā)布:2024/9/30 12:0:1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2.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我省擁有全國最大的焦化產能,焦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焦爐煤氣的含氫量約為60%,這是我省的一大優(yōu)勢?;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太原市某焦化廠進行參觀,對焦爐煤氣的原料準備、實驗模擬。廢水處理等內容展開了項目式學習。
    項目一:原料準備
    【查閱資料】焦化廠生產中的主反應之一是炭與水蒸氣反應,所以要求所用原料水的硬度盡量低一些為好。
    【進行檢測】焦化廠的工作人員幫同學們取了少量生產用水,同學們用
     
    檢測了其硬度,觀察到
     
    ,說明該水樣為硬水。
    項目二:實驗模擬
    【咨詢專家】同學們向工廠的化工專家咨詢焦爐煤氣的生產原理,專家介紹,該過程的主要反應之一是C+H2O
    高溫
    CO+H2,工業(yè)上也有用電解水的原理制取氫氣,但生產焦爐煤氣獲得氫氣方法更優(yōu)。
    【實驗模擬】同學們在實驗室中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取了少量氫氣(如圖)。
    菁優(yōu)網
    步驟Ⅰ:在電解器玻璃管a、b里加滿3%的硫酸鈉溶液,接通直流電源,觀察到
     

    步驟Ⅱ:切斷裝置中的電源,用燃著的木條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反應中的氣體。
    【分析評價】
    (1)步驟Ⅰ中有關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2)實驗中硫酸鈉的作用是
     
    。
    (3)與電解水制取氫氣相比,生產焦爐煤氣獲得氫氣的方法的優(yōu)點是
     

    項目三:廢水處理
    【觀察設計】同學們觀察到焦化廠生產后的廢水呈現黑色,猜想其中含有煤粉,可溶性有毒物質等,他們設計并制作了簡易凈水器對廢水進行處理,裝置中的X應該是
     
    。
    菁優(yōu)網
    【反思評價】同學們認為,利用此簡易凈水器處理后的水可能還達不到焦化廠原料用水的標準,原因是
     
    ,因此還需進一步處理。
    【成果展示】同學們回到學校后,將在焦化廠的所見、所思、所得進行了總結,寫成海報與其他同學進行了分享。
    發(fā)布:2024/9/30 7:0:5組卷:15難度:0.5
  • 菁優(yōu)網3.為加深對酸的主要性質的認識,通過實驗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老師組織同學們完成了以下實驗活動。
    實驗活動一:
    (1)按如圖所示完成實驗,觀察到石蕊溶液變?yōu)?
     
    色。
    實驗活動二:鹽酸除鐵銹
    【進行實驗】
    向盛有生銹鐵釘的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稀鹽酸
    【現象與結論】
    (2)鐵釘表面紅褐色固體減少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將鐵釘取出,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的原因:
     
    。
    【歸納與總結】
    (3)用鹽酸除鐵銹時
     
    (填“能”或“不能”)長時間將鐵制品浸在酸中。
    【提出問題】
    (4)取出鐵釘后,剩余溶液中溶質的組成可能有
     
    種(填數字)情況。
    【交流與討論】
    (5)同學們通過交流與討論一致認為可滴加
     
    (填藥品名稱),根據實驗現象驗證
     
    (填化學式)是否存在,即可確認溶質的成分。
    實驗活動三:測定碳酸鈣和氯化鈣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進行實驗】
    向一定量碳酸鈣和氯化鈣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得無色溶液,無固體殘留。
    【實驗記錄】
    三位同學分別進行了共同的實驗測定,并分工將實驗步驟及相關數據記錄如下:
    甲同學 乙同學 丙同學
    實驗步驟及相關數據 將所取固體稱量,質量為21.1g 充分反應后,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16.7g 充分反應后,將溶液蒸干,稱量所得固體質量為22.2g
    【分析與計算】
    (6)同學們利用所給信息,通過選擇
     
    的數據(填字母序號),經過縝密的計算可以準確的得出混合物中碳酸鈣的含量。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反思與收獲】
    (7)小F發(fā)出了靈魂拷問,只需選擇一種試劑
     
    (填化學式),通過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稱量的方法,結合甲同學數據,再經過一步計算即可得出混合物中碳酸鈣的含量。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小F同學的方法計算更為簡便,為他點贊!
    發(fā)布:2024/9/30 10:0:2組卷:1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