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蘇子瞻酷嗜陶令詩,其淡而適也。凡物釀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濃者不復薄,甘者不復辛,唯淡也無不可造;無不可造,是文之真變態(tài)也。風值水漪生,日山而嵐出,雖有顧吳,不能設(shè)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之。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極,遂成寒瘦。故望岫焉而卻,其才非不至也,非淡本色也。
      里咼氏,世有文譽,而遂溪公尤多著述。前后為令,不及數(shù)十日,輒自罷去。家甚貧,出處志節(jié),大約似陶令,而詩文之淡亦似之。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公之出處,超然甘味,似公之性;公之性,真率簡易,無復雕飾,似公文。故曰公自似者也。今之學陶者,率如響拓,其勾畫是也,韻致非,故不類。公以身陶,故心而言,皆東籬也。余非謂公之才遂超人,而公實淡之本色,故一往所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
      余束發(fā)已知向慕公,近者吳川公其家集,始獲盡三世之藏。吳川者,公仲子,高才邃學,為令伉直著聲,閱數(shù)月亦去,遵先轍也。懷公集三十年,出入必俱,今春始成帙。吳川自出機軸,氣雋語快,博于取材而藻于屬辭。比之遂溪,蓋由淡而造于色態(tài)者,所謂秋水芙蓉也。昔陶氏五男,不好紙筆,而遂溪之后,云蔚霞起。余邑不能文而恥言文,最為惡習。獨咼氏能世擅其業(yè)。噫!彼安知烏衣諸郎,史所艷稱若此也!
(取材于《袁宏道文集》卷三十五)【注】
①陶令:陶淵明,字元亮。曾任彭澤縣令。
②顧吳:顧愷之和吳道子,歷史上擅長著色的畫家。
③遂溪公:即后文中“家集”作者之一,曾任遂溪縣令。
④響拓,指像得到回聲和拓片一樣去復制。
⑤向慕:向往思慕。
⑥烏衣諸郎:晉時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于烏衣巷,他們的子弟被稱為“烏衣郎”。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其淡而適也 貴:看重。
B.日山而嵐出 ?。嚎拷?/td>
C.故心而言 信:相信。
D.近者吳川公其家集 梓:刻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C
C

A.風值水漪生 其勾畫是也,韻致非
B.元亮 為令伉直著聲
C.非淡本色也 似公
D.公以身 史所艷稱若此也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D
D

A.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那無法刻意去制造的,它們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靈所在。
B.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不是說他寫的文章像陶淵明,而是說他寫的文章像他自己。
C.故一往所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因此他一往直前到達的高度,古代有人到過也有人未到過。
D.比之遂溪,蓋由淡而造于色態(tài)者:與遂溪先生比,大概平淡而外的顏色樣貌修飾是不足之處。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B
B

A.陶淵明的“淡而適”,有自然界中“漪生”“嵐出”一般的美妙。
B.那些像陶淵明一樣追求“淡”的人,是想借其掩蓋自己才氣不足。
C.遂溪先生的文章“真率簡易,無復雕飾”,與陶淵明的作品神似。
D.作者期待咼氏家族的“文譽”及創(chuàng)作,可以產(chǎn)生良好的社會影響。
(5)本文中作者關(guān)于寫作的主張是什么?以文章第一段文字為例,簡要解說作者是如何來闡釋自己的主張的。
(6)閱讀下面《論語》的文字,回答問題。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①有人認為“知”是“了解,賞識”的意思,也有人認為“知”是“主持,掌管”的意思。請根據(jù)這兩種不同解釋,分別翻譯這句話。
②你認為哪一種翻譯符合孔子對君子的認識?請簡要解說。
【考點】散文;一般實詞;;;;內(nèi)容理解
【答案】C;C;D;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13 8:0:9組卷:6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群而不黨義      魯論《衛(wèi)靈》篇“群而不黨”,集注“和以處眾而不阿比”,君子處眾之道,誠如是矣?!墩撜Z》曰:“詩可以群。”曰:“鳥獸不可與同群。”此“群”之義近公也。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曰:“君子不黨。”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私則為流為比,有其材則憑城據(jù)社而堪虞,無其遇則逐末隨波而不恤。公私之間、群黨之義然矣。君子之群而不黨之由于器識學問亦昭然矣。
          由是以推,王導縱于王敦,蔡邕銘恩于董卓,黨矣而無所為群。賈生羞伍夫絳侯,屈原被讒于靳尚,不黨而亦不能群。所謂群而不黨者,必如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諸君子,以集思廣益而淵然,以黜崇正而毅然,以激濁揚清而靄然,蓋無其量者,不能群群矣。而識不足以自固,則又不能不黨,此其大較也。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如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東林,雖不可以一概論,然小人之所以傾陷正士者,無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黨,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諸君子亦與有責焉。以為群,則君子與君子宜無不同,何以洛蜀朔之顯分門戶?以為不黨,則聚徒講學,何必以詆譏朝政為能。非器識學問之兼至者,蓋不足以語此矣。
          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其在《禮》曰:“君子敬業(yè)樂群。”此君子之群也。其在《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贝瞬稽h之君子所普為治也。否則意氣未化,而聲氣助之,至欲合群力為君國抗,此則天下之亂言也夫。
    (節(jié)選自《趙佩茳集》,有刪改)(1)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此“黨”之義A 近私也B公則為和C為周D在朝E可以收同寅F協(xié)恭之美G在野可以釋H驚世駭俗之嫌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判,截然不同,與《六國論》中“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判”字詞義相同。
    B.惡,行惡事,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惡其聲而然也”的“惡”字詞義不相同。
    C.邪,指奸邪之人,“邪曲之害公也”的“邪”表示品行不正的小人,兩者用法相同。
    D.王道,指以仁義統(tǒng)治天下的政策,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對“王道”的相關(guān)描述。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經(jīng)據(jù)典,分析“群”“黨”的不同內(nèi)涵,闡明了集體與個人、群與黨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
    B.作者認為,王導、蔡邕、賈生、靳尚四人黨而不群,是因為他們不是器量見識與才學兼?zhèn)涞娜耍膊恢档门c他們談群而不黨。
    C.作者認為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洛、蜀、朔三黨分立以及明代東林黨等,都存在小人用卑劣的手段構(gòu)陷排擠正直之士的情況。
    D.作者認為像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等人群而不黨,真正達到了《禮記》和《尚書》中所提出的“君子之群”的境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
    ②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
    發(fā)布:2024/9/21 20:0:10組卷:2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冷泉亭記
    白居易
           ①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
          ②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巖石為屏,云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于枕上。矧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斯所以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③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lǐng)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虛白亭,有韓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比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后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故吾繼之,述而不作。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注】①四封:四邊疆界。②領(lǐng)郡者:擔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尹造:姓相里,名造。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虛詞是
     

    A.也
    B.哉
    C.乎
    D.焉
    (2)下列各項都是對“冷泉亭風景”描寫的一項是
     

    ①由寺觀言,冷泉亭為甲
    ②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矧又潺湲潔澈
    ④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⑤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3)第①段畫線句很有表現(xiàn)力,請加以分析。
    (4)本文第②段文字優(yōu)美,請就其語言特點,舉出一例進行分析。
    發(fā)布:2024/9/22 3:0:20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群而不黨義      魯論《衛(wèi)靈》篇“群而不黨”,集注“和以處眾而不阿比”,君子處眾之道,誠如是矣《論語》曰:“詩可以群。”曰:“鳥獸不可與同群?!贝恕叭骸敝x近公也。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痹唬骸熬硬稽h”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私則為流為比,有其材則憑城據(jù)社而堪虞,無其遇則逐末隨波而不恤。公私之間、群黨之義判然矣。君子之群而不黨之由于器識學問亦然矣。
          由是以推,王導縱于王敦,蔡邕銘恩于董卓,黨矣而無所為群。賈生羞伍夫絳侯,屈原被讒于靳尚,不黨而亦不能群,所謂群而不黨者。必如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諸君子,以集思廣益而淵然,以黜崇正而毅然,以激濁揚清而靄然,蓋無其量者,不能群群矣。而識不足以自固,則又不能不覺,此其大較也。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如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東林,雖不可以以概論,然小人之所以傾陷正士者,無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黨,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諸君子亦與有責焉。
          以為群,則君子與君子宜無不同,何以洛蜀朔之顯分門戶?以為不黨,則聚徒講學,何必以詆譏朝政為能。非器識學問之兼至者,蓋不足以語此矣。
          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其在《禮》曰:“君子敬業(yè)樂群?!贝司又阂病F湓凇稌吩唬骸盁o偏無黨,王道蕩蕩?!贝瞬稽h之君子所普為之也。否則意氣未化,而聲氣助之,至欲合群力為君國抗,此則天下之亂也。
    (節(jié)選自《趙佩茳集》,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昭,指光明的,與“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的“昭”,兩者詞義相同。
    B.惡,指行惡事,與“非惡其聲而然也”的“惡”,兩者詞義不相同。
    C.邪,指奸邪之人,“邪曲之害公也”的“邪”表示品行不正的小人,兩者用法相同。
    D.王道,指以仁義統(tǒng)治天下的政策,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對“王道”的相關(guān)描述。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B.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C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D.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驚世駭俗之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經(jīng)據(jù)典,分析“群”“黨”的不同內(nèi)涵,闡明了集體與個人、群與黨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
    B.作者認為,王導、蔡邕、賈生、靳尚四人黨而不群,是因為他們不是器量見識與才學兼?zhèn)涞娜?,也不值得與他們談群而不黨。
    C.作者認為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洛、蜀、朔三黨分立以及明代東林黨等,都存在小人用卑劣的手段構(gòu)陷排擠正直之士的情況。
    D.作者認為像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等人群而不黨,真正達到了《禮記》和《尚書》中所提出的“君子之群”的境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
    ②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
    發(fā)布:2024/9/22 4:0:8組卷:1引用:1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wù)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