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完成各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節(jié)選自蘇軾《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需?!庇谑菙y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
(節(jié)選自蘇軾《后赤壁賦》)(1)寫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
①舉酒
勸酒
勸酒

②浩浩平如虛御風(fēng)
通“憑”,乘
通“憑”,乘

③是歲十月之
農(nóng)歷每月十五
農(nóng)歷每月十五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C
C

A.①飄飄如遺世獨立 ②顧安所得酒
B.①行歌 ②及時遣歸
C.①徘徊于斗牛 ②以待子不時
D.①不知其所止 ②歸謀諸婦
(3)下列對以上兩段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選文一營構(gòu)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選文二中“歸而謀諸婦”數(shù)語,富有生活氣息。
B.選文一側(cè)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選文二則在敘事中融入寫景與抒情,三者融為一體。
C.兩段選文觀察景物的立足點一樣,都是在舟中,但選文一描繪的是初秋景色,選文二則是初冬景色。
D.兩段選文都描寫赤壁月色,各具特色;選文一營造浩渺澄明的意境,選文二營造清冷高遠的意境。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②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

【考點】散文;一般實詞;其他虛詞;內(nèi)容理解;文言翻譯;;
【答案】勸酒;通“憑”,乘;農(nóng)歷每月十五;C;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4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材料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公孫丑上》)
    (1)根據(jù)材料可知,孔子主張用
     
    來治理人民,孟子主張用
     
    來治理人民。
    (2)孔孟提出治國理念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

    發(fā)布:2024/11/15 1:0:1組卷:13引用:14難度:0.4
  • 2.
    《論語》原文 朱熹的解說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td> ①“大人”不止有位者,是指有位、有齒、有德者。
    ②“畏天命”三字好。是理會得道理,便謹(jǐn)去做,不敢違,便是畏之也。如非禮勿視聽言動,與夫戒慎恐懼,皆所以畏天命也。
    ③要緊全在知上。纔知得(天命),便自不容不畏。
    《孟子》原文 朱熹的解說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榱題:屋椽的兩端之處。
    ①這為世上有人把大人許多崇高富貴當(dāng)事,有言不敢出口,故孟子云爾。
    ②《論語》說“畏大人”,此卻說“藐大人”。大人固當(dāng)畏,而所謂“藐”者,乃不是藐他,只是藐他許多“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之類。
    (1)下列敘述,不符合數(shù)據(jù)甲意旨的是
     

    A.君子得識天命所歸,遂謹(jǐn)于視聽言動。
    B.小人處懵然狀態(tài),故不知且不畏天命。
    C.君子須知得天命,天命可知遂不可畏。
    D.小人不畏天命,遂輕慢位高權(quán)重之人。
    (2)下列人物及其言行表現(xiàn),與孟子所藐的「大人」最接近的是
     

    人物 言行表現(xiàn)
    A. 鄭文公 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B. 項羽 (樊噲)瞋目視項王,……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C. 劉備 (劉備)每與臣(諸葛亮)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D. 楊素 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
    (3)下列關(guān)于數(shù)據(jù)甲、乙的敘述,最適當(dāng)?shù)氖?
     

    A.小人所狎,是那些徒有高位,但非齒、德兼?zhèn)涞拇笕恕?br />B.彼等小人專為狎大人、侮圣人之事,因此無法知天命。
    C.合于古制的大人,當(dāng)不為孟子所藐,且同于孔子所畏。
    D.孟子提出藐大人的說法,是因自己本無意于大人之位。

    發(fā)布:2024/11/14 11:30:2組卷:2引用:3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節(jié)選自《勸學(xué)》)      (乙)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節(jié)選自《師說》)(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聞?wù)?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彰 彰:清楚
    B.非能 水:游泳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疑惑
    D.六藝經(jīng)傳皆習(xí)之 通:全面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A.古圣人 士大夫
    B.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 或師焉,或不
    C.以為輪,曲中規(guī) 皆出于此乎
    D.吾嘗終日思矣 則群聚笑之
    (3)下列句子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C.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D.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下列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輿,象形字,車的周圍有四只手,形成合力造車的樣子。多指車廂,一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后泛指車。
    B.句讀,指斷開句子的知識。一句話中間的短暫停頓為句,一句話后面的停頓為讀。
    C.巫醫(yī),古代巫和醫(yī)不分。巫的職業(yè)以占卜、祝禱等為主,也為人治病。
    D.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jīng)書。
    (5)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發(fā)布:2024/11/14 12:0:2組卷:1引用: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wù)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