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遙遠的回響
呂新
      ①一代晉商,集體轉身,依次退場,在時間的深處漸行漸沒,分別以各自的方式與命運消失于歷史的風雨之中。
      ②幕落下,時間的絳紫或深紅或墨綠的帷幕落下,鼓,消音,鑼,蒙塵,雖然臉朝上,卻是另一種埋葬的方式,臉用蛛絲的手捂著,蛛絲兒結滿雕梁,絲弦松開,不再緊繃。
      ③臺下的人紛紛走散,因為臺上的人不斷地消失,且不知所終。
      ④臺上的人所以消失,是因為臺下的社會在急劇地動蕩,風吹落葉,泥沙翻滾。
      ④屬于他們的表演或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⑤但是關于他們的故事與傳說并未結束,不僅沒有結束,相反卻比他們從前在世的時候更廣為人知,因為從前他們也并未張揚過,更因為他們從未覺得自己是個什么,也無非就是天地之間最尋常之一人,一年年沉默做事,客居在外,到年底時偶爾短暫地回來,也不過是一個個行色匆匆的風雪夜歸人,叫門開門的動靜之小,可能連左鄰右舍也很難覺察。而今天,他們更廣為人知的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們留下的一處又一處的院落的群落,在晉省中部這片宏觀上被稱為盆地,微觀上實為平原的土地上,那些青灰的磚瓦的院落,院落組成的群落,使無數(shù)后來者為之慨嘆,震驚,駐足,流連。如果沒有專門的外力打擊或者蓄意的破壞,僅憑自然的流逝,磚瓦以及木器鐵器的壽命要遠遠高于人的壽命,有時即使偏遠田地邊的一個簡易的瓜棚、茅庵,也會熬走一個又一個的鋼筋鐵骨雄心勃勃之人,更遑論這樣精雕細琢的寄寓了幾代人夢想的建筑群落,它們當然會在主人身后數(shù)百年間依然櫛風沐雨,安然矗立。
      ⑥每天都會有數(shù)不清的來自各個方向的人涌進這些灰色的曾空寂了很多年的院落里,看他們從前住過的房子,睡過的炕榻,看他們曾經(jīng)使用過的桌椅、來往書信。繡樓緊閉,階梯蒙塵,即使不蒙塵,即使光可鑒人,下面摩肩接踵,萬頭攢動,也不再會有當年的小姐沿著樓梯下來了。即使一個木制的算盤,也比它的主人更能活,幾代人風聲鶴唳,魂飄九霄,但它們依然還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和姿勢,它們倒是不認生,只要是一只手在撥弄它們,推動它們,它們就會動,就會一如既往地呈現(xiàn)出一些數(shù)字給你,似乎也不太在意是當年的主人的手還是某個完全陌生的后來者的手。它們不是看見生人就哭的小孩,它們白頭皚皚,飽經(jīng)滄桑,它們是時間和歷史的見證者,它們眼里千帆過盡,珠子不再烏黑,不再圓潤,只是自然和歲月的作用,并非它們的本意,就像人的眼睛,沒有人愿意自己老眼昏花,眼波渾濁,終年干涸。
      ⑦八月驕陽,烈日下一名來自南方的面容與體型均極為富態(tài)的男子舉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地一口氣喝掉半瓶,之后把水遞給他的母親,母親咕咚了兩口后,又傳給她的孫子,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三個人全部咕咚完以后,富態(tài)男對母親提議,去縣太爺?shù)呐P室里看看。母親當然沒問題,各位股東們的住處都看了,哪能不去縣太爺?shù)呐P室里看看,千里迢迢地來了,就是為了把該看的都仔細地看一遍,不要漏了任何地方,不要留下任何遺憾。母親早已健步前趨,排闥直入,母親像一顆傳說中的“避水珠”一樣,穿過人流人涌,先行進入里面去了,但是他的小孩卻不愿意進去,說里面有霉味。
      ⑧童言無忌,小孩沒有瞎說,里面確有霉味,成年人實際也聞到了,只是不說,因為眼見到的景象更甚于對于空氣的計較或忽略。其實又何止霉味一種,像這世上所有的百年以上的老宅一樣,無論身處南北,它們都包含了太多太復雜的時間之骸與人生況味。
      ⑨迄今為止,一代晉商,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們的誠實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也是他們成就事業(yè)的根本所在。這樣的一種品行,原本發(fā)軔于人心人性,后來卻被頻頻呼喚和尋找,它是什么時候從生活中驚飛遠走,竟成為一種理想甚至幻想。今天的一群人站在一個老戲臺下像是在談論一個神話或一種傳說一樣談論著這樣的一種品行,談論時面色嚴峻,痛心疾首又心向往之,但甫一出門,即又被其他景象牽引,在匆匆擁向下一個地方的過程中,腦子里也在飛快地運轉著,構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幾件事:一會兒去哪吃飯,今夕宿于何處。
      ⑩在一道距今大約三百多年的高墻下,一個人正在打電話,屋檐上各種獸首與磚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經(jīng)不重要了,打電話的人先是疾呼聽到一句真話之難,他用了一個比喻:比登天還難。他所說的登天,當然是指一個人靠一己之力徒步攀登,獨自出現(xiàn)在天上,與乘坐飛機或其他各種飛行器無關。之后,電話的主要內容便是通話雙方互相聲討,都在怒斥對方背信棄義。事情的纏繞之處就在于不僅僅是他在怒斥對方背信棄義,更重要的是對方同樣也在怒斥他背信棄義,這個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其中的層次陡然多重多義起來,不再單一暢曉。
      ?此時此刻,一部功能齊全的電話,就是用來亮底和絕交的。
      ?誠實守信真的是一種理想或者幻想么?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可能確實如此,然而對于這些灰色院落當年的主人們來說,卻又并不是,因為那不過是他們最自然的日常行為,就像早晨起來走到院子里,隨便咳嗽了一聲一樣。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三四兩個獨句段道出了“臺下人走散”與“臺上人消失”的原因,用語雖短,卻頗為耐人尋味。
B.晉商雖“消失于歷史的風雨”,其院落雖“曾空寂了很多年”,但如今他們的故事與傳說“更廣為人知”,其院落也迎來“數(shù)不清的來自各個方向的人”,說明后人已然認識到他們的價值,追慕并銘記他們。
C.第⑥段以“繡樓”“階梯”兩個典型場所的“緊閉”“蒙塵”,寫出晉商院落被冷落遺忘了很久,是段首晉商院落“空寂了很多年”的一個很好的注解。
D.富態(tài)男的母親“像一顆傳說中‘避水珠’一樣”,意在呈現(xiàn)她擠入人群去參觀的過程。形象的語言中包蘊著些許諷刺的意味。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本文既有對來參觀晉商院落群落的人的群像描寫,又有對如富態(tài)男子一家及打電話人的重點刻畫,點面結合,更好地表現(xiàn)出了現(xiàn)今之人的形象特點。
B.語言整體較為質樸,又不乏形象與意蘊深刻之語,如“另一種埋葬的方式”“風吹落葉,泥沙翻滾”“風聲鶴唳”等。
C.本文在主旨的揭示上并未故作深沉,而是較為顯豁,直接集中在尾段的點撥之語中,這樣也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D.本文從一代晉商退出歷史舞臺著筆,先后寫了晉商大院的廣為人知、晉商可貴的品質,中間穿插對當代人的描寫,最后以疑問句的形式收束全文,形散神聚。
(3)本文運用多種方法以取得語言生動形象的效果,請從不同角度在文中找三個例子,并簡要分析。
(4)本文與歸有光的《項脊軒志》都寫到百年老宅,但在“理”與“情”上各有側重,請結合兩文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B;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21 8:0:9組卷:18引用:5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老屋的燈光許道軍      父親去世后,我就開始特別地照顧母親,雖然那些年,她依舊健壯,一個人在家,種植了所有的莊稼,還新開了許多荒地,每年的農作物收成,遠遠超過父親在世的時候。但我依舊怕她餓著,怕她凍著,怕她委屈,總是順著她的脾氣。她現(xiàn)在老了,我在城里給她買了房子,還給她開了銀行賬戶,存夠她根本用不上的錢,雖然她是文盲,連取錢都不會。
          我時時怕她不好,怕她不測,最怕她死了。這種怕深入骨髓,甚至在夢里,現(xiàn)實中做的一切,我依舊在做。
          事實上,母親對我所有的付出絲毫不領情。有一次她明明白白地告訴我,以后她不用我管,死了也不用。而我在青少年時期,也曾多次產(chǎn)生報復她的念頭:輟學,離家出走;或者去當兵,戰(zhàn)死沙場;或者出家,斷絕塵緣。之所以這么想,只是因為我是她唯一的兒子,毀掉我自己,就是斷絕她的希望。
          三十年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對她這么好。故鄉(xiāng)人人夸我孝順,這種道德上的加持,自然給了我鼓勵。我懊惱自己的軟弱,曾反復細數(shù)她在生活上與工作上帶給我的困擾,試圖形成新的怨恨,稍解我的糾結。大舅生前對我說過,大意是一切可以選擇,母親則不能,但她既然是這樣的人,我也不必太在意。但我做不到。
          有天晚上,我又做了一個夢。這個夢,跟以前做過的無數(shù)次的夢有所不同。
          依舊是在夜里。①一片漆黑,比棺材里還黑;一片安靜,比墳地里還安靜。我奔向村莊,是飛奔,要飛起來,奔向我的老屋。我飛奔至老屋房前,房子里外漆黑一片。我沖到母親臥室前,咣咣敲打窗戶,幾乎要將窗欞敲斷。好像過去了許多年,在我已經(jīng)絕望的時候,屋子里才有個聲音發(fā)問:“是誰?”聽到這個聲音,我感覺“轟”一聲巨響,周遭瞬間安靜下來,然后自己也突然平靜。我低聲說是我,母親“哦”了一聲,“啪”拉開電燈,屋子里頓時亮起昏黃的燈光。她起床抽開大門門栓,看也沒看我一眼,兀自轉身回臥室,繼續(xù)睡覺。她依舊沒有問我為什么深夜回家,我也沒有問她一個人在老屋是否害怕,好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好像一切都是走程序。只是這次,夢醒后一個念頭突然冒出:我總是抱怨一次一次趕回老家的辛苦,假如有一天,我在夢中回來,老屋里再也沒有亮起燈光,再也沒有人給我開門,任我喊叫,敲破窗欞,天地間只剩下我一人,獨自站在無邊的黑夜與荒野,那又如何?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我怕母親害怕,而是我自己害怕;我在夢中深夜返回老屋保護母親,實際上我是在尋求母親的保護。一次一次地趕回老屋,其實也是在確證,老屋是否還在,老屋里的燈光是否能夠依舊亮起。
          我們這個家族人丁不旺,命運多舛。大家庭在祖母帶領下,低眉順眼地過日子,與世無爭,極度隱忍。我母親來自另一個苦家庭。姥爺性格懦弱,舅舅不諳人情,母親被迫像男人一樣撐門戶。她嫁過來后,立刻與這個家族格格不入。②她從不認同“吃虧是?!?,只是問“為什么是我”或者“為什么不是我”。她曾獨自與一個健壯的族人死磕到底,這個族人先后打了我祖父,打了我二叔,也打了我,男人們都忍了,唯有她像憤怒的獅子,咆哮撕扯,奮不顧身,直到對方認錯。
          我特別羨慕別的孩子,他們都有那么溫柔的母親,能夠享受那么充分的母愛。③我生病的時候,多么期望我的母親能用粗糙的大手撫摸我的頭;拿到獎狀的時候,夸我一聲真聰明;晚上入睡的時候,能夠在昏黃的油燈下,和顏悅色地講姥爺姥姥的故事。但這些場景似乎從來沒有出現(xiàn),倒是我的耳邊不時響起她用鋤柄敲我頭的“邦邦”聲。
          我希望走出她的管控,擺脫她的陰影,直到一步一步成為另一個她。作為母親的反抗者,我最終成為她性格的繼承人。然而這種莫可奈何的繼承,卻讓我受益無窮,幫我度過許多人生關卡。之所以能夠多次堅持下來,完全是靠著身上流淌著的一股不管不顧的血性。這種血性,它只可能來自母親。
          當我不知不覺走出母親的“威壓”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了她的弱小,尤其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刻。看到她無助的樣子,我手足無措。一座大山要傾倒了,我要把它扶起來,然后能夠繼續(xù)依靠。就這樣,我開始竭力保護母親。
          我的被保護人——骨子里最依賴的人——我的母親,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一旦失去強悍,失去力量,需要我們保護的時候,她感到萬分羞愧。她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為了證明自己還強大,開始變本加厲地折騰,就像當初與鄰居死磕,不讓家人受人欺侮;就像父親去世后她死命地種莊稼,不讓孤兒寡母受人輕慢。
          有一年年三十,我們讓她許個愿,她想了半天,認真地對我和愛人說:“我倒是也想多活幾年,但會拖累你們,丟人現(xiàn)眼,活到七十歲就算了吧?!?br />      她突然的“服軟”讓我們措手不及,當時我就淚奔了。現(xiàn)在我正式懇請:
          不要啊,母親,您一定要強大,像過去一樣,不向苦難低頭,不向命運低頭,更不要向您的兒子低頭。您已經(jīng)在夢中給他亮了一千次燈,那就再亮一千零一次;您給他開了一千次門,那就再開一千零一次。
          ④您在,老屋的燈光就不滅;老屋燈光亮起,他就有家可歸!
    (摘編自《上海文學》2023年第6期)(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去世后,“我”之所以特別地照顧母親,既是履行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也是為了改變母親對“我”毫不領情的現(xiàn)狀。
    B.大舅的話其實話里有話,一方面勸“我”接受現(xiàn)實,同時也隱含有開導“我”放下道德包袱,不必一味遷就母親的意味。
    C.文中交代“我”和母親的家族背景,揭示了造成母親強勢性格的客觀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這一性格存在的合理性。
    D.母親年老后變本加厲地折騰,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不了失去力量、需要保護的現(xiàn)實,從中也可以看出母親骨子里的自尊。
    (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選取“棺材”“墳地”作為類比對象,渲染了黑夜的沉寂氛圍,也體現(xiàn)了“我”害怕母親死亡的念頭已經(jīng)深入骨髓。
    B.句子②將“為什么是我”與“為什么不是我”并舉,看似矛盾的表述傳遞出“我”對母親拒絕“吃虧是?!庇^念的不滿。
    C.句子③借助鋪排手法和豐富的細節(jié),把想象中的溫馨場景與現(xiàn)實中母親簡單粗暴的行為對比,表達了“我”對溫柔母愛的渴望。
    D.句子④緊扣“老屋的燈光”這一兼有寫實和象征特點的關鍵意象,以兩個關系緊湊的復句收束全文,形象鮮明,情感充沛。
    (3)作者對母親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梳理概括。
    (4)文中關于“夜回老屋”的夢境描寫,有著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9/18 1:0:8組卷:15引用:7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追尋那遙遠的美麗
    梁 衡
        快二十年了,總有一個強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這不只是因為小學地理上就學到的柴達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為近年來西北開發(fā)的熱鬧。另有一個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為一首歌,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還有它的作者,像一個幽靈似的王洛賓。
          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年夏末,才有緣去朝圣。當汽車翻過日月山口的一瞬間,就像一個千磨萬難之后到達西天的唐僧。日月山口是當年藏王親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馬平川,綠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邊。遠處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來映照這藍天白云的鏡子。我們的車像撒歡的馬駒,追著天邊的云朵,路邊閃過金色的彩帶,那是一片片正在開花的油菜。微風掠過草面,送來一陣遠古的蒼茫。那首歌就誕生在這里,青海湖邊這片被稱為金銀灘的草原。
          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場那樣高大茂密,也不像內蒙古的草場那樣在風沙中透出頑強,它細密而柔軟,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氈,將大地包裹得密密實實,不見黃沙不見土,除了水就是濃濃的綠。草地上蟲草、人參果、秦艽等中藥材隨處可見。牛羊漫過天邊,帳篷旁閃過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揮鞭帶著他的歌聲翻過山梁。老鷹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盤旋。這真是金銀一般的草場。
          當年二十六歲的王洛賓采風到這里,十七歲的卓瑪姑娘用鞭子輕輕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馬遠去。這倩影繞心三日,揮之不去,終于幻化為一首美麗的歌--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永遠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瑪一輩子也沒有想到她那輕輕地一鞭會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當后人聽著這首歌時,總想為它注釋一個具體的愛情故事,殊不知這里不但沒有具體的愛,就是在作者的實際生活中也沒有找到過歌唱著的甜蜜。王洛賓好像生來就負有一種使命,總是去追尋美麗,美麗的旋律,美麗的情感。王洛賓是美令智昏,樂令智昏,他認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麗的音樂。他一入社會就直取美的內核,而不知這核外還有許多堅硬的甚至丑陋的外殼。
          他一生屢屢受挫,他活了八十多歲,有三年是坐國民黨的監(jiān)獄,有十五年坐共產(chǎn)黨的監(jiān)獄,又有十五年的時間是被控制使用,直到1982年六十九歲時,才正式平反,恢復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七十九歲時,中央電視臺首次向社會介紹他的作品。這時,全社會才知道那許多傳唱了半個世紀的名曲原來都是出自這個白胡子老頭兒。這時,離他的生命終點只剩下兩三年的時間。
          王洛賓的生命是以歌為主線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屬,就像一棵樹干上的柔枝綠葉。1937年,他到西北,這本是一次采風,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他在馬步芳和共產(chǎn)黨的軍隊里都服過役,為馬步芳寫過歌,也為王震將軍的詞配過曲,他只知音樂而不知其余。他像草原上一只渴急的黃羊,見到一點水光,就拼命地向這唯一的目標沖去,至于路邊的石塊荊棘,他全沒有看見。在音樂的感召下,他是一個勇敢的先鋒,而對音樂之外的一切,他卻是不屑一顧。在勞改服刑時他寧可用維持生命的一個小窩頭,去換取人家唱一曲民間小調。他也曾灰心過,有一次他仰望厚墻上的鐵窗,拋上一根繩,挽成一個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個世界時,一聲悠揚的牧歌,輕輕地飄過鐵窗。他分明看到了鐵窗外的白云紅日,嗅到了原野上濕潤的草香。他終于沒有舍得鉆進那個死亡隧道,三兩下扯掉了死神遞過來的接引之繩。我們至今不知道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無名的歌,這也是一根“卓瑪?shù)谋拮印?,又一回輕輕地抽在了王洛賓的心上。這一鞭,為我們抽回來一只會唱歌的老山羊,一個偉大的音樂家。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當汽車翻過日月山口的一霎間,我就像一個千磨萬難之后到達西天的唐僧。”一句表明作者既有實現(xiàn)夙愿的喜悅,又有歷經(jīng)艱辛到達目的地的欣慰。
    B.王洛賓能寫出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品,是因為他找到了自己實際生活中沒有找到的“歌唱中的甜蜜”。
    C.作者寫王洛賓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其實道出了現(xiàn)在的人們不能創(chuàng)作出偉大音樂作品的原因。
    D.文章以“追尋”為明暗兩條線索,明寫了作者對遙遠的青海湖金銀灘美景的追尋,暗寫了作者對王洛賓歌中美好生活的憧憬。
    E.現(xiàn)實中得不到的東西往往都是甜蜜的,美好的。作者遠赴青海湖,是因為現(xiàn)實中找不到美麗的草原、動人的風情。
    (2)文中對草原的大量描寫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概括。
     

    (3)文中的王洛賓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請結合文章作簡要的分析。
     

    (4)題目是“追尋那遙遠的美麗”,請你根據(jù)全文內容,探究題目的意蘊。
     
    。
    發(fā)布:2024/9/20 0:0:11組卷:2引用:3難度:0.1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心靈的故居
    姜敬東
          母親閑暇之余總喜歡養(yǎng)些花花草草,指甲花更是每年必種。指甲花的種類比較多,論花瓣有單瓣、雙瓣、多瓣;論顏色有白色、粉紅、大紅、紫紅。這些花草各有各的姿態(tài),挨挨擠擠在無花果樹和石榴樹的周邊,次第開放,香氣襲人,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惹得蜜蜂忙忙碌碌。每到仲夏指甲花開花了,母親總是高興地說:“今年的指甲花比去年開得還好、還多!你快摘下來染指甲去吧!”
          指甲花又名“鳳仙花”。古人多有吟詠鳳仙花之詩詞歌賦?!凹毧唇瘌P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雪色白邊袍色紫,更饒深淺四般紅?!薄岸春嵰磺钦l家?河漢西流月半斜。要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币豢貌⒉黄鹧鄣幕ú?,不經(jīng)意間就浸染著雅致的詩文。
          常常是母親和我一起染指甲。晚上洗漱完畢,換好睡衣,母親就拿來一只碗反扣在桌子上,精心挑選指甲花,去掉硬柄,放在碗底上,用一塊明礬把花瓣搗成泥,用縫衣針挑起一小塊花泥小心翼翼地涂在我的指甲上,再用新鮮的植物葉子包住每個涂上花漿的手指,用細線纏繞捆扎結實,這樣花的汁液會延續(xù)一晚上慢慢滲透進指甲里,也免得晚上睡覺時把花汁涂抹在被單上。每年這個季節(jié),母親和我一起做著這個染指甲的游戲,樂此不疲。母親除了竭盡所能讓她的小女兒吃飽穿暖、干干凈凈,還會用指甲花來裝扮她的手指。
          結婚以后,我自己沒有養(yǎng)花種草的意識,等到指甲花盛開的季節(jié),就去母親那里摘一大把回來。母親年復一年地種著這花,盼著我回家去摘。這小小的花,在我心里遠比風姿綽約的名花奇草還要充滿吸引力。
          歲月流逝,母親病故舍我而去。昔日郁郁蔥蔥的院子荒蕪了,幾年后拆遷了,母親一生經(jīng)營的那個花香果甜的小院再也尋不見了。用指甲花染指甲早已變成了一種約定,一種儀式和深深的懷念。染上紅指甲仿佛蓋上一枚紅印章,按下一個紅手印,那是一種對人生無法割舍的留戀和憑證,又仿佛感覺到母親的慈愛時刻縈繞在我的身邊。
          這天收拾衣柜,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小包裹,打開一看,呀,這不是許多年前我的“杰作”嗎?一副毛線手套、一雙毛線襪子、一條毛線圍脖兒、一頂毛線帽子!
          毛線是那最最普通的線,顏色不鮮艷,款式有點老,做工更顯粗笨,時下沒人再去穿戴這樣的東西了。可當時對我來說,編織這些東西可是一項大工程。大功告成之日,愛人歡天喜地地穿戴上出發(fā)啦。手套兩只不一樣肥瘦,襪子兩只不一樣長短,針腳有的地方緊,有的地方松……盡管如此,他卻整個冬天都穿戴著它們,還常??湔f,真暖和,真擋風!
          以前的冬天似乎總是那么的冷,所以才干這個從來沒有干過的活計,說開工就編織起來,耗時耗力的同時,也享受著無限的快樂。如果擱在今天,什么都是去買買買,真是世道變了啊。不管世道怎么變,我們的日子還是得暖暖地過,我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編織著生活的彩錦,把酸甜苦辣咸抽成絲線,經(jīng)經(jīng)緯緯地穿插著,印留下自己的指紋和體溫,編織進一年四季的晨昏陰晴。
          現(xiàn)在,只有適逢生死大事,才會有機會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
          村里狀況跟小時候的記憶有了太多差異。那時的村莊顯得大而溫暖,人員多而親熱,池塘廣而清澈,蘆葦深而起伏,到處生機活現(xiàn)。而眼前盡管蓋起了很多時新房舍,卻是一副蕭條氣象,人跡少有,冷冷清清。不見了蘆葦蕩,池塘幾乎被填平,昔日鵝鴨滿塘、村鄰浣洗的畫面不知何時已被撤下,換上了瘦瘦的坑溝,了無生趣。
          印象中的老屋,還在那里默默堅守,其實,只剩下土墻和屋前那棵棗樹互作見證。棗樹生長得極為緩慢,而土墻也甚是安寧,它們成了我穿越時空的道具。另一個時空里,有婆娑的疏影,有神秘的月光,有雞鳴犬吠,也有炊煙縷縷。
          也許雞窩里會有一枚熱乎乎的雞蛋,也許傳說中的黃鼠狼會光臨夜幕下的雞舍,也許東屋里某個角落藏著一條小蛇,也許棗樹上結出了比往年更多更紅的棗兒。也許小雞又把雞冠花的花冠啄下來了,母親會在較遠處撒一把米谷,轉移小雞們的注意力,邊撒邊說著,你們這些記吃不記打的小東西!
          一個草籃子形單影只地掛在墻上。誰能計算出,它曾背負過多少青嫩的草和田野里的風雨雷電?
          我順著這些蛛絲馬跡,回到那些趕不走的舊時光里,它們還是舊時的模樣,凝結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晨光暮靄之中。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動作、心理等描寫具體生動地再現(xiàn)了母親給“我”染指甲的過程,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溫馨的、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
    B.母親在閑暇之余喜種花草,讓“我”在吃飽穿暖外,還可以用指甲花裝扮指甲,從中可見一個慈愛、勤勞、追求生活美的母親形象。
    C.小小的指甲花在“我”心中超過了那些名花異草,不僅因為它易于種植,有染指甲的功效,更因為它凝結著濃濃的母愛,是家的寄托。
    D.文中畫線句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在社會發(fā)展、時光流逝的大背景中,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滄桑感,引人思索。
    (2)文章第二段在表達方面有什么特點?產(chǎn)生了怎樣的效果?請簡要分析。
    (3)散文題目“心靈的故居”有何意蘊?“我”回憶中的故鄉(xiāng)和眼前的故鄉(xiāng)各有什么特點?請結合文章加以分析。
    發(fā)布:2024/9/15 4:0:8組卷:0引用: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