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一幅幅民俗的風情畫卷在眼前展開,其中的妙意與精髓讓我們驚嘆不已……
(一)壯族歌圩??歌圩是廣西各民族人民喜聞樂見的節(jié)慶性聚會唱歌活動形式。每當歌圩來臨,壯族男女便身著盛裝,帶上禮物,如洶yǒnɡ的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向歌場匯集而來,以歌會友。中午時分或夜幕降臨之際便形成對歌高潮。各地歌圩對歌的程序都大同小異,主要是男女互相對歌,有集體對歌,也有二人對歌。對歌內(nèi)容和形式豐富多彩,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生產(chǎn)生活等各個方面。如今,歌圩已然成為廣西民族文化冠冕上璀璨的明珠。
(1)閱讀上面的文段,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①洶yǒnɡ
②冠冕
(2)以上兩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語,請寫出其中的三個。
(二)廣東醒獅??廣東醒獅是融武術(shù)、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漢族民俗文化。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qū)。明代,醒獅出現(xiàn)在廣東南??h(今佛山)。醒獅原名為“瑞獅“,意為吉祥如意,直到鴉片戰(zhàn)爭的戰(zhàn)火蔓延到南方,因為“瑞”字方言諧音“睡”,具有民族憂患意識的佛山人便將其改為“醒獅”,其寓意為醒獅醒國魂,擊鼓安社稷。至此,醒獅成為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
(3)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
①脫胎:
②社稷:
(4)請從下列句子中選出與文段(二)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句子組成對聯(lián),按上下聯(lián)順序填寫。
①喜中華巨龍騰飛 |
②書成快劍斬蛟龍 |
③中華崛起國揚眉 |
④一窗昏曉送流年 |
⑤萬卷古今消永日 |
⑥旭日東升丹鳳舞 |
⑦看東方睡獅蘇醒 |
⑧詩罷春風榮草木 |
上聯(lián):
下聯(lián):
(三)東北二人轉(zhuǎn)??二人轉(zhuǎn)植根于中國東北民間文化,屬于中國走唱類曲藝曲種,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東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東北部等地區(qū)。二人轉(zhuǎn)融合了東北秧歌、民間說唱蓮花落、東北民歌、笑話、雜耍等曲藝形式,其表現(xiàn)形式為一男一女,服飾鮮艷,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xiàn)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
(5)下列從以上幾個文段中選出來的句子,屬于病句的一項是
A.當一幅幅民俗的風情畫卷在眼前展開,其中的妙意與精髓讓我們驚嘆不已……
B.對歌內(nèi)容和形式豐富多彩,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生產(chǎn)生活等各個方面。
C.因為“瑞”字方言諧音“睡”,具有民族憂患意識的佛山人便將其改為“醒獅”。
D.二人轉(zhuǎn)融合了東北秧歌、民間說唱蓮花落、東北民歌、笑話、雜耍等曲藝形式。
(四)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集武術(shù)、舞蹈、打擊樂、吹奏樂、民歌說唱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shù)。尋根溯源,還得從鼓說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現(xiàn),鼓舞結(jié)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說《尚書?益稷》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記述了原始社會人們敲打著石器,模仿獸類的形象跳圖騰之舞的話,那么《易?系辭》中“鼓之舞之以盡神”則說明鼓的出現(xiàn),使舞蹈藝術(shù)得到質(zhì)的飛躍,成為農(nóng)耕舞蹈文化的開端,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藝術(shù)形式。
(6)根據(jù)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詩文,按要求填寫與鼓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作者 |
題目 |
批注 |
詩文 |
《詩經(jīng)》收錄 |
①《 》 |
敲鐘擊鼓使她快樂,這是男子在幻想婚禮的盛況。 |
② ,
。 |
杜甫 |
《月夜憶舍弟》 |
單調(diào)的更鼓和孤雁的叫聲,使邊塞顯得更冷落沉寂。 |
③ ,
。 |
④ |
《雁門太守行》 |
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
⑤ ,
。 |
陸游 |
《游山西村》 |
“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绷髀读嗽娙藢Υ緲忝袼酌耧L的熱愛。 |
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