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后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中,隋文帝楊堅位列其中。楊堅能夠入選的最重要理由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2.“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边@是唐朝詩人皮日休《汴河懷古》中的詩句。作者認為(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3.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禮這一重大禮儀,由農忙的二月改在十月舉行;進攻突厥這樣的重要戰(zhàn)爭,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閑時進行。以上材料說明唐太宗( ?。?/h2>

    組卷:29引用:9難度:0.7
  • 4.“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的是( ?。?/h2>

    組卷:181難度:0.7
  • 菁優(yōu)網5.如圖是唐朝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其可以反映唐代(  )

    組卷:5難度:0.8
  • 6.如圖所列史實所體現的共同主題是(  )
    史實1:北方各族首領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
    史實2:唐朝許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
    史實3: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蔬菜種子、茶葉、絲綢等物品。

    組卷:62引用:11難度:0.8
  • 菁優(yōu)網7.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唐朝政局發(fā)展圖,圖中“?”處事件在唐詩中的描述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8.如圖反映的歷史時期是( ?。?br />菁優(yōu)網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9.宋太祖時期采取了以下措施。這些措施從根本上(  )
    派文臣擔任地方長官。
    在各州府設置通判。
    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稅收由中央掌控。

    組卷:17引用:5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第26題10分;第27題22分;第28題18分)

  • 27.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大一統”始終是傳統中國政治思想和政治格局的主流,地域性“因俗而治”更是對政治傳統的超越。
    材料一
    菁優(yōu)網
    材料二 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地理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
    --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三 從本質上看,宋代只不過是殘?zhí)莆宕难永m(xù),宋代之所以國祚長久,沒有短命而亡,只是因為宋太祖斷絕了武人專政的傳統……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效率并不很高。
    --摘編自許倬云《大國霸業(yè)的興廢》材料四 忽必烈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于天下”。1260年繼承汗位,開始按中國傳統的王朝年號紀年。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于大都。在位期間,忽必烈注意選用人才,重用漢臣,采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1)將材料一中四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內容,按朝代順序排列。
    菁優(yōu)網
    (2)圖片
     
     
    (填字母)反映中原王朝對西藏地區(qū)的管理,兩者的共同主題是
     
    。圖片
     
     
    (填字母)反映的內容有助于了解中原王朝在經濟方面的管理,其中,圖
     
    是當時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
    (3)材料二認為“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國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這個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4)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的具體表現。
    (5)材料四中的哪些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過程中受到了漢族文化的重要影響?他主導建立的元朝“新秩序”主要有哪些“新”表現?

    組卷:3難度:0.5
  • 28.古代,北京從金朝開始成為都城,此后,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為首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都城建制多“擇中立都”“擇中立宮”。金滅北宋后,金統治者認為“燕京乃天地之中”“儀禮之所”,1153年徙都于此。中都仿北宋都城形制,由外郭城、皇城和宮城組成,皇城位于外郭城之內中部偏西,宮城位于皇城中部,形成“三重城”格局,新建城市采用了開放式的街道。大朝正殿--大安殿位于宮城中央,以此為基點,向南依次為天安門、應天門等,構成金中都中軸線?!皣贫龋瑥娔饺A風,往往不遺余力”。
    --摘編自劉慶柱《古代都城考古揭示出中華民族的國家認同》材料二 古代北京變遷示意圖
    菁優(yōu)網
    材料三 北京地區(qū)作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民族的過渡地區(qū),是兩種文化的融匯之地。正是由于有了這種溝通,才進一步發(fā)展與鞏固了中華民族的融合與統一。元代以大都作為首都,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中的一個重大步驟。明、清遷都北京,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統治穩(wěn)定和國家統一。元明清以來,隨著統一王朝的建立與發(fā)展,北京地區(qū)進一步成長為中國統一政權的都城所在。
    --摘編自高福美《古都北京建都過程考論》(1)根據材料一概括金中都的城市特點。
    (2)從遼金時期到元朝,從元朝到明清,北京城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觀察材料二的地圖,從面積、位置等方面說明其變化。
    (3)根據材料三概括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的意義。

    組卷: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