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十五中高三(上)開學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8/11 1:0:1

一、本部分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下列裝置工作原理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
    A. B. C. D.
           
    太陽能集熱器 甲烷燃料電池 臭氧消毒柜 燃氣灶

    組卷:42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不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干冰(CO2)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17引用:4難度:0.7
  • 4.下列對于物質結構和性質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09引用:6難度:0.6
  • 5.下列實驗中的顏色變化,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br />
    A B C D
    實驗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濁液中 熱銅絲插入稀硝酸中
    現象 產生白色沉淀,隨后變?yōu)榧t褐色 溶液變紅,隨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漸變?yōu)楹谏?/td> 產生無色氣體,隨后變?yōu)榧t棕色

    組卷:1498引用:24難度:0.9
  • 6.下列方程式能準確解釋相應事實的是( ?。?/h2>

    組卷:41引用:5難度:0.7

二、本部分共5題,共58分。

  • 18.用含鋰廢渣(主要金屬元素的含量:Li3.50%Ni6.55%Ca6.41%Mg13.24%)制備Li2CO3,并用其制備Li+電池的正極材料LiFePO4。部分工藝流程如圖:

    資料:?。疄V液1、濾液2中部分離子的濃度(g?L-1):
    Li+ Ni2+ Ca2+ Mg2+
    濾液1 22.72 20.68 0.36 60.18
    濾液2 21.94 7.7×10 0.08 0.78×10-3
    ⅱ.EDTA能和某些二價金屬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水溶性絡合物。
    ⅲ.某些物質的溶解度(S):
    T/℃ 20 40 60 80 10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0.72
    S(Li2SO4)/g 34.7 33.6 32.7 31.7 30.9
    Ⅰ.制備Li2CO3粗品
    (1)上述流程中為加快化學反應速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
    (2)濾渣2的主要成分有
     
    。
    (3)向濾液2中先加入EDTA,再加入飽和Na2CO3溶液,90℃充分反應后,分離出固體Li2CO3粗品的操作是
     
    。
    Ⅱ.純化Li2CO3粗品
    (4)將Li2CO3轉化為LiHCO3后,用隔膜法電解LiHCO3溶液制備高純度的LiOH。電解原理如圖所示,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該池使用了
     
    (填“陽”或“陰”)離子交換膜。請結合電極反應式,解釋高濃度LiOH溶液產生的原因:
     
    。后續(xù)再轉化得電池級Li2CO3。

    Ⅲ.制備LiFePO4
    (5)將電池級Li2CO3和C、FePO4高溫下反應,生成LiFePO4和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組卷:2引用:1難度:0.4
  • 19.某小組研究溶液中Fe2+與NO2-、NO3-的反應。
    實驗Ⅰ 試劑 現象
    滴管 試管

     
    1 mol?L-1FeSO4溶液
    (pH=4)
    1 mol?L-1 NaNO2溶液(pH=8) a.滴入1滴FeSO4溶液,溶液變黃色,繼續(xù)滴加,溶液變?yōu)樽厣?小時后,無明顯變化
    1 mol?L-1NaNO3溶液(加NaOH溶液至pH=8) b.持續(xù)滴加FeSO4溶液,無明顯變化。
    資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現象a中的黃色溶液。
    ①用
     
    溶液檢出溶液中含有Fe3+。
    ②甲認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認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
     

    ③進行實驗Ⅱ,裝置如圖。左側燒杯中的溶液只變?yōu)辄S色,不變?yōu)樽厣?,右側電極上產生無色氣泡,經檢驗該氣體為NO.產生NO的電極反應式是
     
    。
    實驗Ⅱ的目的是
     


    (2)研究現象a中的棕色溶液。
    ①綜合實驗Ⅰ和實驗Ⅱ,提出假設:現象a中溶液變?yōu)樽厣赡苁荖O與溶液中的Fe2+或Fe3+發(fā)生了反應。進行實驗Ⅲ,證實溶液呈棕色只是因為Fe2+與NO發(fā)生了反應。實驗Ⅲ的操作和現象是
     

    ②加熱實驗Ⅰ中的棕色溶液,有氣體逸出,該氣體在接近試管口處變?yōu)榧t棕色,溶液中有紅褐色沉淀生成。解釋產生紅褐色沉淀的原因是
     
    。
    (3)研究酸性條件下,溶液中Fe2+與NO2-、NO3-的反應。
    序號 操作 現象
    取1mol?L-1的NaNO2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mol?L-1FeSO4溶液 溶液立即變?yōu)樽厣?/td>
    取1mol?L-1的NaNO3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mol?L-1FeSO4溶液 無明顯變化
    分別取0.5mL 1mol?L-1的NaNO3溶液與1mol?L-1的FeSO4溶液,混合,小心加入0.5mL濃硫酸 液體分為兩層,稍后,在兩層液體界面上出現棕色環(huán)
    ①ⅰ中溶液變?yōu)樽厣碾x子方程式是
     
    、
     

    ②ⅲ中出現棕色的原因是
     
    。
    實驗結論:本實驗條件下,溶液中NO2-、NO3-的氧化性與溶液的酸堿性等有關。

    組卷:228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