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癡”情的父親
①2018年11月6日,父親張勝友與病魔抗爭了三年多后,終究走了,離開了他癡迷的文學事業(yè)。往事在我的腦海中一一浮現。
②1948年,父親出生在永定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小時候他就喜好讀書,但沒錢買書。天賜良機,同生產隊有一位回鄉(xiāng)勞動改造的“右派”的家里有很多藏書,父親就常常到那位朋友家中看書,一呆就是一天,有幸看了《紅與黑》《牛虻》等文學名著。他還把書借回家里,總是書不離手,甚至上茅廁也要帶著書。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正在福建省永定一中讀高中的父親回到了永定縣高陂公社,成了一個回鄉(xiāng)知青。白天,他參加生產隊勞動賺工分;晚上,點起煤油燈看書、寫文章。奶奶常常埋怨他每個月多消耗了一兩斤煤油。1972年,父親的處女作小說《禾花》在縣《工農兵文藝》上發(fā)表,這給了他莫大的鼓舞。1977年,還在大隊務農的父親參加了高考??忌蠌偷┐髮W中文系以后,父親更是常常泡在圖書館里,四年看了大量的書,為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即便父親有了很強的文字駕馭能力,他還認為寫文章有時感到“詞窮”,后悔年輕時沒有讀更多的書。
④父親最愛書房。十幾平方米空間,一張書桌,一臺電腦,一排書柜,柜里存列著他自己的作品和喜歡讀的書籍。父親每天晚上睡得遲,常常在夜深人靜時還呆在書房里上網,瀏覽新聞,寫文章,邊看邊思考問題。在生命的最后時光,父親在病床上完成了他的最后一篇作品——《大海的召喚》。
⑤對于創(chuàng)作,父親始終充滿激情。2010年,福州市委邀請他寫一篇反映福州文化的文章《閩江?映象》。一到福州,父親便翻閱材料,忙碌起來。中秋節(jié)那天下午,初稿已寫完,父親提議當晚召集有關領導和人員討論稿件。別人提醒他那天是中秋節(jié),還是讓大家團聚團聚吧。原來,父親已全然忘記中秋節(jié)了!在創(chuàng)作《永定一中百年賦》時,在寫“子弟向學,涉獵八荒,如琢如磨,做人為上”時,考慮到學校擔負教書育人的重任,后將“做人為上”改為“育人為上”。每每一篇新作完成,他都像撿了寶貝似的興奮不已,馬上又開始構思下一個題材。
⑥幾十年來,他潛心創(chuàng)作,為改革開放鼓與呼,可謂碩果累累。寫出了《百年潮?中國夢》等電視政論片,《讓汶川告訴世界》等報告文學,《父親》《記憶》《價值連城》等散文,《石壁記》《土樓宣言》《永定一中百年賦》之客家三賦,多篇作品入選大、中學語文教材。父親的字里行間常常體現了一介書生的家國情懷。
⑦父親朋友眾多,喜歡與文友交流寫作體會。返回家鄉(xiāng)時,住地常常走了一撥人又來了一撥。對找上門的人,即使是素未謀面、剛剛走上文學道路的后輩,他都一一熱情接待,盡量給予創(chuàng)作上的指點,給予信心和鼓勵。從文學青年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當年文學寫作起步時的影子。父親主張自立自強,以文章安身立命。他曾說“這些年,我總是玩命地干,把自己干成業(yè)務骨干!”
⑧親愛的父親,“癡”于文和重于情,這是您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也是您給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③段中“奶奶常常埋怨他每個月多消耗了一兩斤煤油”是采用側面描寫來表現父親。
B.“父親”在創(chuàng)作方面的碩果累累與他一向主張“自立自強、以文章安身立命”有關。
C.全文對“父親”的一生如數家珍、飽含深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D.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主要運用生動絢麗的語言來敘述,適當穿插了議論和抒情。
(2)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表。
父親的“癡”情 |
具體表現 |
對閱讀充滿熱愛之情 |
父親自?、?!--BA--> ,長大后最愛書房 |
對創(chuàng)作始終充滿激情 |
不間斷創(chuàng)作,連臨終前還在創(chuàng)作 |
對家國的情懷 |
一生關心家鄉(xiāng),② 。 |
師友之情 |
樂于和文友交流,③ 。 |
(3)閱讀第⑤段劃線句,說說父親將“做人為上”改為“育人為上”的修改好在哪里?
(4)結合語境,品析句子。
①考上復旦大學中文系以后,父親更是常常
泡在圖書館里……(品析加點的詞)
②父親每天晚上睡得遲,常常在夜深人靜時還呆在書房里上網,瀏覽新聞,寫文章,邊看邊思考問題。(從人物描寫角度品析)
(5)從文中看出父親是個怎樣的人?結合文章內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