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王氏之先為常山真定人。公父武康公事大宗皇帝,秉節(jié)治戎,有勞有勤,報恤追崇。公少以父任為西頭供奉官。至道二年,遣五將討李繼遷,公從武康公出鐵門,為先鋒,殺敵基眾。軍至烏白池,諸將失期,不得進,公告其父曰:“歸師過險,爭必亂?!蹦艘员笆匕柶滠娫唬骸皝y行者斬!”由是士卒無敢先后,雖武康公亦為之按轡。追兵望其軍整,不敢近。武康公嘆曰:“王氏有子矣。”后以御前忠佐為軍頭巡檢。邢洛男子張洪霸聚盜二州間,歷年,吏不能捕。公以氈車裁勇士為婦人服,盛飾誘之邯鄲道中,賊黨爭前邀劫,遂皆就擒,由是知名。
御史中丞孔道輔等因事以為言,乃罷公樞密。言者不已,即以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士皆為之懼,公舉止言色如平時,惟不接賓客而已。既而,孔道輔卒,客有謂公曰:“此害公者也?!惫溉辉唬骸翱坠月氀允?,豈害我者?可惜朝廷亡一直臣?!庇墒茄哉呓K身以為愧,而士大夫服公為有量。
慶歷二年,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公保靜軍節(jié)度使,知澶州。公治其軍,無撓其私,亦不貸其過,居頃之,士皆可用。契丹使人覘其軍,或勸公執(zhí)而戮之,公曰:“吾軍整而和,使覘者得吾實以歸,是屈人兵以不戰(zhàn)也?!?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明日,大閱于郊,公執(zhí)桴鼓誓師,號令簡明,進退坐作,肅然無聲,乃下令曰:“備糗糧,聽鼓聲,視吾旗所鄉(xiāng)!”契丹聞之震恐。會復議和,兵解,徒知陳州。
自寶元、慶歷之間,元昊叛河西,兵出久無功,士大夫爭進計策,多所改作。公笑曰:“奈何紛紛?兵法不如是也。使士知畏愛,而怯者勇,勇者不驕。以吾可勝,因敵而勝之耳,豈多言哉!”其在樞密,亦嘗自請臨邊,不許,凡大謀議,必議咨之。其在外,則遣中貴人詔問,其言多見施用。公于是時,屹然為中國矩人名將,雖未嘗躬矢石,攻堅摧敵,而恩信已是撫士卒,名聲已足動四夷。
公年七十有余,以疾薨于家。其遺言曰:“臣有俸祿,足以具死事,不敢復累朝廷,愿無遣使者護喪,無厚賻贈?!碧熳訍湃?,哀其志,以黃金百兩、白金三千兩賜其家,固譯,不許。明年,有詔史臣制其墓碑,謚曰武恭。
(取材于歐陽修《忠武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泰王公神道碎銘》)(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亦不貸其過 |
貸:寬恕 |
B.契丹使人覘其軍 |
覘:參觀 |
C.徙知陳州 |
徙:遷任 |
D.足以具死事 |
具:準備 |
(2)下列對各句中“為”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文中句子 |
“為”字的幾種解釋 |
(甲)為先鋒 |
①充當,擔任。 ②對,向。 ③成為,變成。 ④行為。 ⑤替,給。 ⑥因為。 |
(乙)雖武康公亦為之按轡 |
(丙)而士大夫服公為有量 |
A.(甲)③(乙)⑤(丙)④
B.(甲)①(乙)⑥(丙)④
C.(甲)①(乙)②(丙)⑤
D.(甲)⑥(乙)②(丙)③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舉止言色如平時,惟不接賓客而已
武恭公的舉動、語言、面色都像平常一樣,只是不接待賓客罷了
B.明日,大閱于郊,公執(zhí)桴鼓誓師
第二天,在郊外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武恭公拿著鼓槌擊鼓誓師
C.備糗糧,聽鼓聲,視吾旗所鄉(xiāng)
準備干糧,聽鼓聲號令,看我揮舞旗子指揮大家返回故鄉(xiāng)哪
D.愿無遣使者護喪,無厚賻贈
希望朝廷不要派遣官使幫助舉辦喪儀,不要有豐厚的賞賜
(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武康公侍上治軍都頗有功勞,被憐恤推崇。武恭公因父親的原因,擔任了相關(guān)職務。
B.面對元昊的叛亂,朝廷軍隊久戰(zhàn)無功,朝臣意見多被修改,武恭公卻贊同這些意見。
C.作者認為武恭公是朝中的著名將領(lǐng),恩信能撫慰士卒,聲望可震動四方。
D.武恭公去世,皇帝十分悲傷,不僅重金厚慰其家人,還下詔為其刻墓碑。
(5)將下面語句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其在樞密,亦嘗自請臨邊,不許,凡大謀議,必以咨之。
(6)歐陽修的碑志文借鑒了史家筆法,注重用簡潔的語言記述人物事件及結(jié)果影響。文中用“由是士卒無敢先后”“由是知名”“由是言者終身以為愧”三句寫出了武恭公言行的結(jié)果或影響。其中的“是”分別指代什么事件?根據(jù)文意,簡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