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四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題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并吞戰(zhàn)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評價主要是針對秦始皇(  )
    組卷:17難度:0.6
  • 2.西周初年,商紂王兒子武庚的叛亂被平定后,商族的公社組織并未被拆散,仍由原來的公社首領來統(tǒng)率,宗族組織和他們的風俗、習慣等均被保留下來,但他們要服從周王國的法令。西周的這一做法( ?。?/div>
    組卷:7難度:0.7
  • 3.《詩經?生民》記載:“夏祖女修吞神珠生大禹;商祖女簡狄吞玄鳥卵生契;周祖姜嫄踩巨人腳印生棄。”這些傳說( ?。?/div>
    組卷:18引用:13難度:0.5
  • 4.實行郡縣制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中國古代政治形成了長久的影響。下列有關秦朝郡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iv>
    組卷:57難度:0.9
  • 5.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也承認“涂之人(普通人)可以為禹”。這說明先秦儒學家( ?。?/div>
    組卷:7引用:16難度:0.9
  • 6.錢穆在《國史大綱》一書中指出:西漢武帝時,大將軍樁光廢昌邑王而壓相楊敝事先并不知曉,或曰應關白(關白:察告)垂相。光謂:“此內朝事,無關外朝也”.材料說明當時的丞相(  )
    組卷:1難度:0.6
  • 7.商鞅變法推行“異子之科”,規(guī)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戶口稅等;漢宣帝以孝治天下,對“父子別居”等現(xiàn)象進行懲治,曹魏廢除“異子之科”。以上變化反映了( ?。?/div>
    組卷:12難度:0.9
  • 8.有學者認為西周的分封制可以說是人口的再編組,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領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實行從內部和外部對原族群的血緣關系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變革。而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對其親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圍、分解、隔絕、控制了。這強調族群關系的重新組合( ?。?/div>
    組卷:10難度:0.5
  • 9.到戰(zhàn)國末期,來源于土地開墾的新縣數量遠遠高于被吞并小國變成的縣的數量,這主要是因為( ?。?/div>
    組卷:69難度:0.5
  • 10.周代已形成嚴格的宗廟祭祀制度。在《詩經》中,祭祀祖先的詩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詩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詩歌為多。這表明( ?。?/div>
    組卷:34引用:18難度:0.5

二、材料題(共40分)

  • 31.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漢初制度大多不切實際,要求制度變革的呼聲甚高,卻無法得以實施。直到武帝時期,才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制度變革,這是一個事功顯赫的時代,也是一個垂范立制的時代,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強化對官僚隊伍的管理、確立新的經濟政策等重大領域,漢武帝都進行了制度創(chuàng)新和變革。
    --摘編自孫家洲、王文濤《制度變革與漢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二: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圖:
    菁優(yōu)網
    材料三:宋王朝建國的特殊性,使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以來的教訓進行了比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約機制的設計相當完備。設官分職,達到了相互維系、相互牽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了中央集權。
    --摘編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約機制產生的背景》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時期“制度創(chuàng)新和變革”在政治上的表現(xiàn)。
    (2)根據材料二,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歷史作用。
    (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北宋加強對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組卷:11難度:0.6
  • 32.儒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經歷了一系列的發(fā)展和演變。閱讀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孔子極力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孔子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品格修養(yǎng),具備忠信、孝悌、克己、禮讓、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的情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論》材料二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zhèn)鳌?/bdo>材料三 宋時期,新儒學思潮的振興,促使“治學”與“從政”的溝通蔚為風氣。以“天下”為胸懷的士大夫們,以“天道”“公議”為旗幟,參與治理國家政事。他們將個人修養(yǎng)與天下國家之興亡聯(lián)系起來,將自我道德名節(jié)的完善視為最終目標。
    --袁行霈等《中華文明史》(第三卷)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德?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孔子的政治主張。
    (2)據材料二歸納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張,董仲舒提出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新儒學”是指哪一思想體系?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儒學”的基本主張。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儒家思想長盛不衰的原因。
    組卷:6引用:7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