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寧夏銀川市賀蘭縣銀川景博中學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10 9: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1909年,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在研究歐洲某處的地震記錄時發(fā)現(xiàn),地震縱波的參數(shù)在地表下50千米深度處顯著改變。他認為這是地質結構在此處急劇變化所致。后來人們證實。該突變面在全球普遍存在,并將其命名為“莫霍面”。界面以上的區(qū)域稱為地殼,界面以下的區(qū)域稱為地幔。
          隨后幾十年間,關于莫霍面的結構形態(tài)和物質組成。再無革命性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下,科學家已無法壓制對地底世界的好奇……
          1957年,美國的地質學家和海洋學家們在會議中提出了“打個洞,直抵莫霍面!”的想法。會后,“莫霍計劃”正式啟動策劃。考慮到大陸上地殼平均厚度33千米,而大洋地殼平均厚度僅7千米,策劃組織判斷,要想鉆穿地殼,到達地幔,就得在水下開展。
          如今我們已經(jīng)知道,雖然只是打洞,但鉆穿地殼這件事沒那么簡單,莫霍計劃打一開始就難題不斷。
          面對重重困難,科學家決定先定個小目標——在海底戳幾個淺洞,找找感覺。他們改裝了一艘鉆探船,于1961年在太平洋西海岸靠近墨西哥的海域鉆了5口深度不超過200米的井。該船返回時,時任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致電祝賀。稱之為科學史上“歷史性里程碑”。
          遺憾的是,這幾口淺洞幾乎是莫霍計劃的全部直接成果。莫霍計劃的預算不斷增加,取得的成果卻寥寥無幾,讓人感覺很沒盼頭。畢竟,在20世紀60年代那會兒,美國還有非常重要的航天事業(yè)要發(fā)展。1966年,美國國會砍掉了撥款,莫霍計劃擱淺。
          莫霍計劃的初衷是鉆穿地殼,雖然這個目標沒實現(xiàn),但科學家通過這個項目發(fā)現(xiàn),在海底鉆鑿采集地質數(shù)據(jù)和樣品,無疑是一種新穎又直接的“窺探”地球的手段。
          1968年,美國四大海洋所共同提出“深海鉆探計劃”,這也開啟了已延續(xù)數(shù)十年的、地球科學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國際合作計劃。迄今,該計劃經(jīng)歷深海鉆探計劃、大洋鉆探計劃、綜合大洋鉆探計劃、國際大洋發(fā)現(xiàn)計劃的多次更名、擴建、重構,已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
          1971年和1975年,鉆探船兩次進入地中海,從海底以下取出巖芯??茖W家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形成于約600萬年前的巖層中,竟然有石膏和巖鹽。這些礦物需由海水或鹽湖里的鹵水經(jīng)強烈蒸發(fā)形成,怎么會出現(xiàn)在深海海底以下呢?科學家推測,600萬年前的構造運動使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通道被切斷,導致地中海水位越來越低。最后變成了“曬鹽場”,從而堆積起了巖鹽、石膏等蒸發(fā)巖。
          20世紀90年代,鉆探船在太平洋底下的深部巖層中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有的沉積物中每立方厘米甚至有1000多萬個活細菌??茖W家將這些生活在海底下部巖石里的微生物群稱作“深部生物圈”,這是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儲庫,生活在地球深處的微生物可以享有遠超“萬歲”的高壽。
          中生代地球上橫行一時的恐龍。在距今6500萬年前消失。恐龍滅絕,誰是罪魁禍首?地質界有兩種解釋:火山活動和小行星撞擊。結果是大洋鉆探給出了答案:一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撞上墨西哥灣,砸出了直徑180千米的隕石坑。
          1997年,鉆探船從水深2600米的海底取得了這次撞擊事件的證據(jù):富含化石的軟泥上,突然出現(xiàn)一個10多厘米厚的暗綠色層,其中含有大量硅質球粒和巖石碎屑。經(jīng)分析,這些物質來自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和炸裂的撞擊坑。它們生動地記錄著這場曠世悲劇的慘烈情景。
          2004年夏。三艘破冰船在北冰洋執(zhí)行大洋鉆探任務:一艘鉆鑿。兩艘破浮冰(以保證鉆探船的穩(wěn)定)。這場“冰上大戰(zhàn)”十分艱苦,卻換來了巨大發(fā)現(xiàn):5000萬年前,北冰洋居然是個溫暖的“湖泊”!
          這次大洋鉆探取得的巖芯中有大量的真蕨植物“滿江紅”的孢子。這是一種小型浮水植物,幼時呈綠色。也叫“綠萍”,常在水面上長成一片,到秋冬季節(jié)呈現(xiàn)一片紅色,所以叫作“滿江紅”,現(xiàn)在廣泛分布于江南的水池和稻田里。5000萬年前,這些植物居然漂浮在北極的水面上,這表明當時的北極屬于亞熱帶氣候。這個“北極湖”的生產力極高,沉積了豐富的有機碳,因此可以說,北冰洋底具有重大石油前景。
          半個多世紀以來,大洋鉆探船成了海洋科學的“航母”,接二連三的重大發(fā)現(xiàn)成了20世紀地球科學研究成果的關鍵組成部分,其研究過程中也不乏我國科學家的身影
          1998年,我國加入大洋鉆探計劃。當時提出的鉆探建議書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1999年春。在我國的設計和主持下,科學家實施了南海大洋鉆探184航次,取得了南海3000多萬年來的沉積記錄,這是當時西太平洋海區(qū)的最佳長期沉積記錄??茖W家由此發(fā)現(xiàn)了氣候演變的長周期。這一發(fā)現(xiàn)為探索氣候變化打開了新途徑。也使我國的深?;A研究躋身世界前列。二十多年來。我國在南海開辟了17個鉆探站位,為人類認識南海深部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摘編自《比海底更深的地方》,湯恒巖編譯)(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莫霍洛維奇發(fā)現(xiàn)地震縱波參數(shù)在地表下50千米深度處顯著改變的現(xiàn)象,后來被人們證實,這一現(xiàn)象在全球普遍存在。
    B.在莫霍計劃的基礎上,美國先后提出了深海鉆探計劃、大洋鉆探計劃、綜合大洋鉆探計劃等計劃,實現(xiàn)了莫霍計劃的初衷。
    C.自從“莫霍面”被發(fā)現(xiàn)以來,科學家對地球的研究從未間斷,對其結構形態(tài)和物質組成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D.1999年,在我國的設計和主持下,科學家實施了南海大洋鉆探184航次,為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氣候演變的長周期提供了幫助。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地殼厚度不均,陸地地殼平均厚度大于大洋地殼平均厚度,所以“莫霍計劃“考慮在水下鉆穿地殼。
    B.科學家從地中海海底以下取出的巖芯中發(fā)現(xiàn)了石膏和巖鹽,推測出600萬年前地中海是“曬鹽場”,堆積起了巖鹽、石膏等蒸發(fā)巖。
    C.地質界對恐龍滅絕有兩種解釋:一是火山活動,一是小行星撞擊?!吧畈可锶Α钡陌l(fā)現(xiàn)證實是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
    D.2004年,北冰洋鉆探任務發(fā)現(xiàn)大量“滿江紅”孢子,這表明北冰洋在5000萬年前屬于亞熱帶氣候,在北冰洋底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持畫波浪線部分說法的一項是
     

    A.我國自主設計的首艘面向深海萬米的超深水科考船,具備全球海域無限航區(qū)作業(yè)能力。
    B.《管子》一書曾對河流的橫向環(huán)流、側蝕作用形成河曲的過程進行了正確分析。
    C.1810年,英國地理學家詹姆斯?雷內爾總結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D.大洋科學鉆探面向2050年科學框架重點研究方向之一是棲居海底的生命類型。
    (4)請簡要說明“莫霍計劃”擱淺的原因。
    (5)從材料中看,大洋鉆探取得成績的因素有哪些?請結合文本概括說明。

    組卷:6引用:6難度:0.5

(二)現(xiàn)代詩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3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前面的槍聲,已響得稀落了。感覺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實還只是半夜。外邊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作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全體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他安詳?shù)睾现?,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了。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jīng)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yī)生,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蔽疫^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br />      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br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節(jié)選自茹志鵑《百合花》)      材料二:
          紅燭?。?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匠人造了你,/原是為燒的。/既已燒著,/又何苦傷心流淚?/哦!我知道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流罷!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br />(節(jié)選自聞一多《紅燭》)(1)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了年紀的擔架員”的話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訊員壯烈犧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小通訊員的機智和勇敢。
    B.新媳婦兩次“短促地‘啊’了一聲”,第一次是表明她認出是小通訊員,第二次表明她發(fā)現(xiàn)小通訊員傷勢嚴重,可能已經(jīng)犧牲。
    C.“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照應上文,既表現(xiàn)了小通訊員關心他人的品格,也表達了“我”無比痛苦的心情。
    D.“紅燭?。?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流淚”寫出紅燭燃燒的狀態(tài),“灰心”表明紅燭對未來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
    (2)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藝術特點的理解、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合花》中的“我”,不僅起到串連情節(jié)的作用,還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的,突出了內容的真實性。
    B.“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著小通訊員的純潔與高尚,同時也照應了題目。
    C.“哦!我知道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中“殘風來侵”是指黑暗反動勢力的阻撓。
    D.聞一多的《紅燭》這首詩,每一節(jié)都以“紅燭啊”的呼喚開頭,形成了詩歌濃郁的抒情氛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3)“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的意蘊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4)《紅燭》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紅燭精神”,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

    組卷:14引用:15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這段文字,完成各題。
          位于我國大西北腹地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被沙漠包圍,生態(tài)系統(tǒng)脆弱,長期處于荒漠化的威脅中。多年來,寧夏幾代治沙人前赴后繼,用辛勤和智慧,鎖住了漫天黃沙,構筑了一道道綠色屏障,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綠色奇跡。
          黃沙滾滾不見路,跟著駝鈴找寧夏。這是60多年前寧夏的真實寫照。嚴重的沙害不僅長期制約著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還嚴重威脅著①        。曾幾何時,只要刮一場大風,②        ,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著沙坡走上自家房頂。隨著荒漠化的日益嚴重和沙漠的不斷進逼,很多村莊甚至被迫數(shù)次搬遷。在靈武市的黃河東岸,百余畝“天使林”“師生林”等公益林在陽光下傲然挺立,與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著風沙的侵蝕。在這片萬畝荒灘上植樹造林的帶頭人是“全國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來他帶領寧夏白芨灘防風圃沙林場干部職工一起戰(zhàn)沙魔,營造了63萬畝綠色屏障,阻擋住毛烏素沙漠向西侵蝕,創(chuàng)造了世界聞名的“白芨灘治沙路徑”。從被迫抗爭到主動出擊,從“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從“老典型”到“新面孔”……在與沙漠經(jīng)年累月的搏戰(zhàn)中,不斷涌現(xiàn)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綠色“長城”,③        。
    (1)文中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多年來,寧夏幾代治沙人經(jīng)過努力,控制了沙漠蔓延,建成了奇跡般的防護林?!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

    組卷:13引用:5難度:0.5

四、作文(40)

  • 8.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說,勞動讓人“吃苦”。《插秧歌》描繪一家四口農忙時冒雨插秧的緊張生活,表現(xiàn)出農事的辛苦與繁忙;張秉貴晚上下班后,也會“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時連上樓還要扶著墻”。
          也有人說,人類一切藝術的起源,音樂、文學、美術、體育、科技……都離不開勞動。正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塑造了美,也豐富了人類精彩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
          勞動之“苦”與勞動之“美”之間似乎是矛盾的,對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請你結合社會生活和自己的人生體驗加以闡述,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組卷:87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