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義龍新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民族獨有的特質。國寶作為歷史文物,承載著民族的記憶與文明,它的誕生與流傳皆源于文化血脈的精髓,同時又反哺于發(fā)展著的博大文化。作為一種器物媒介,不僅僅為今天的人們所欣賞和收藏,更是華夏文明的表征。
“歷史作為一種記憶,使先民的事跡、經(jīng)驗與思想存活于今,它充當著不同時代的紐帶。”每種文化都會形成一種“凝聚性結構”,歷史作為一種“凝聚性結構”,對中華民族的向心力、歸屬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秶覍毑亍芬圆┪镳^的文化底蘊為依托,用文物銜接歷史與當下,采用舞臺劇與小話劇的展演方式,集中展現(xiàn)文明古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故事講述、舞臺演繹與觀眾互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激活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
不同的個人和文化通過語言、圖象和重復的儀式等方式進行交際,從而互動地建立起他們的記憶。
個人和文化兩者都需要借助外部的存儲媒介和文化實踐來組織他們的記憶。用舞臺劇演繹國寶的“前世傳奇”,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是《國家寶藏》的節(jié)目特色之一。如在第五期對國寶辛追墓T形帛畫的前世傳奇的演繹中,雷佳一開嗓,便將辛追所思之人、所念之世深情道來,聽者皆入其境?!恫嫽辍肥歉鶕?jù)T形帛畫的內容作的曲,大致分為天國之美、人世之歡、煉獄之苦。通過這三部分的演繹,將辛追經(jīng)歷生離死別,對命與緣仍留戀與熱愛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舞臺演繹,借助音樂劇極強的代入感和真實感,向我們講述了一段久遠的中國記憶。
每種媒介都會打開一個通往文化記憶的通道。文物作為一種媒介,將中華民族的記憶保存了下來,其中,文物中的文字便是記憶存儲的最佳方式之一?!笆闹模淖种亲嬉病?,漢字作為我們中華文明的根,不僅能記錄歷史,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魂魄,一筆一畫將我們民族的心與心凝聚在一起。就如同一位智者所言:“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毀其文化?!笔挠涗浿腥A文明的博大精深,保存下來的石鼓文更是我們民族信仰的象征。正如梁家輝在扮演司馬池時所言:“很多人都說我們中華民族沒有信仰,可其實我們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歷史,如果我們連這點信仰都糊涂,我們何以為人呢?”通過演員對國寶前世故事的演繹,文物的內涵得以豐富,文化記憶得以再生、更新和建構。
今生故事講述者的職業(yè)多種多樣,但都有著相同的守護之心。他們當中有為了贖回皿天全方罍而不遺余力的文物愛好者;有歷時四年潛心研究《千里江山圖》的“好色之徒”馮海濤;有一家五代都在故宮供職的“故宮世家”……他們用自己的堅守講述著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用一份守護詮釋著中華兒女傳承歷史文脈的責任與擔當。其中最令我們感動的是河南博物院推薦的云紋銅禁中“失蠟法”的傳承創(chuàng)新。
云紋銅禁是古代中國酒文化中自我約束的一件物證,也是一代霸主楚莊王大國夢的一個縮影。今生故事對于它的展現(xiàn),是對古代技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同時它的出現(xiàn)向眾人高喊著:雖然時間流轉,但精湛的技藝 一直沒有改變。古代的云紋銅禁與現(xiàn)代的飛機發(fā)動機渦輪葉片一脈相承,他們是國人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見證者,更為實現(xiàn)強國夢打下了基礎。
《國家寶藏》通過國寶的“前世傳奇”與“今生故事”,講述著屬于中國人的記憶,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
(摘編自張兵娟、劉停停《中華文明的歷史記憶傳播與文化認同建構》)(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反哺于承載著民族記憶與文明的歷史文物的國寶。
B.《國家寶藏》節(jié)目的最大特色,就是用舞臺劇演繹國寶的“前世傳奇”,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C.很多文物中的文字都記錄了歷史,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就需要通過文物這唯一的通道。
D.《國家寶藏》不僅講述國寶的“前世傳奇”,也講述國寶的“今生故事”,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
(2)下列對原文相關論證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主體部分就《國家寶藏》節(jié)目所演繹或講述的國寶的前世傳奇及今生故事進行了闡述。
B.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舉例論證,事實勝于雄辯,這些例證為作者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C.文章引用智者的話意在強調文化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因此必須對承載中華民族文化記憶的文物加強保護。
D.文章將云紋銅禁與飛機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進行了對比,表現(xiàn)了國人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任何一個民族要想促進本民族的向心力、歸屬感,就必須重視對歷史文化的傳承。
B.《國家寶藏》是很成功的節(jié)目,其成功的經(jīng)驗十分值得其他藝術工作者學習與借鑒。
C.衡量一個民族是否真正有信仰,關鍵是看這個民族是否擁有本民族的文字和歷史。
D.文物的精湛技藝是文物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世工匠可以以文物為師,推陳出新。組卷:11引用:4難度:0.7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影響最大的文化教育機構。其獨特的文化教育組織,大概是因為它既非官學,亦非純粹的私學,但又與官府、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直得到各級官府的支持和資助。許多官員也將創(chuàng)建書院、講研義理學問視為一種可以自豪的政績,希望以書院長育人才、開啟民智、移風易俗。但書院又非官學,書院的科目設置、講論內容都由著名學者擔任的書院山長、主講設定與主持,官府干涉有限。書院與官學既相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故清末廢科舉、改書院為學堂,使中國教育由古代邁入現(xiàn)代,便能自然銜接而水到渠成了。
書院講求敦勵品節(jié)、探研經(jīng)義,以求知行合一,長育人才。主持者往往以自身風范聲望言傳身教,并不刻意傳授系統(tǒng)知識。尤其是宋代書院批判繼承了兩漢的講經(jīng)之風,注重闡釋以《四書》為中心的儒家經(jīng)典義理,理學借書院講學得以光大。此后,隨著時代的需要和地方學術風氣的浸潤,書院講學內容各有側重,或義理或實學或訓詁或辭章,而書院的教學方式也不拘一格,講論、問答、辯說、切磋,形式多樣,效果顯著,頗有百花齊放之勢。當然,書院的根本任務是養(yǎng)育人才,故與唐宋元明清各代科舉密切相關,講論經(jīng)義、草擬試策、熟記帖括、習練論說,自然也是書院學習的重要內容。書院以及鄉(xiāng)村的義塾、義學,使中國儒學傳承的血脈貫通而達至社會底層,從而也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了最堅實的社會基礎,中國文化綿延不絕,書院有其莫大貢獻。
(摘編自《中華讀書報》2018年10月31日)材料二:
新時代下,西學興盛,舊學沒落。讓人得以安住沉靜、回歸本真的精神世界的中國傳統(tǒng)書院空間消失殆盡。而擇守書院,風格古樸典雅,無處不流淌著傳統(tǒng)文化氣息,給人以“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的人文詩意空間。
以中式園林中庭院為造景手法,通過布局的巧妙構思將園林造景、假山、漫步、穿插的體驗代入現(xiàn)代空間中,傳達出設計對自然與生活相融的哲學思考。在頂部燈膜飛鶴的燈膜下,在柔和的暈光下,讓空間充滿了氛圍感??臻g以藝術品的妙趣橫生來表達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人趣味性,這種微妙的排列使人駐足停留,呈現(xiàn)出歷史與現(xiàn)代之間融會貫通的感官體驗。鼓琴室(琴房)、校書房(書房):古典紅木家具,白墻黑地磚,黑白灰調子的素雅更多的重點在于古琴、琴譜、書畫案牘。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融,讓歷史停駐于此刻,展現(xiàn)出書院通達的智慧與純粹;藝術與人文的繾綣,讓情致釋放于此間,展現(xiàn)出文人高雅的豁達與灑脫。
(摘編自“搜狐“《中國最美新書院--擇守書院》2018年6月11日)材料三:
書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現(xiàn)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書院與藏書閣,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學府與圖書館,曾伴著瑯瑯書聲與淡淡墨香,成為名流學者們的講經(jīng)論道之所,文人學士們的向往之地。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播中,沒有一種形式能如書院呈現(xiàn)的這般自由。書院在我國古代所承載的精神氣質和文化使命大約與現(xiàn)代的大學類似,但是現(xiàn)代的書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傳播功能,只能成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號。讓我們追尋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岳麓書院、河南省登封嵩陽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感受古典文化的余音。
(摘編自《CCTV-文化頻道》)材料四:
書院,是古代精神資源的寶庫。其中,學術創(chuàng)新、文化傳承、社會擔當?shù)热齻€方面,今天尤其值得重視與發(fā)揚。學術創(chuàng)新,既是書院的精神內核,也是其千年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文化傳承和社會擔當,讓學術創(chuàng)新有了歷史與現(xiàn)實的視野,從而得以在兼顧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正確軌道上進行。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今天以各種名目活躍著的書院,有五六百所。新興書院,普遍面臨著經(jīng)營難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定位不夠準確,缺失了書院的人文精神。今天,書院大范圍興起,從文化傳承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問題在于,現(xiàn)代書院復活的,究竟是形式還是精神?如果只滿足于重新修復書院,將之納入所謂的文化旅游,或者硬生生地將四書五經(jīng)納入學校課程,這與書院精神就是不相符的。二、經(jīng)濟來源沒有保證,發(fā)展后勁不足。經(jīng)濟來源,是書院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民辦書院,一般是自負盈虧,一旦建設者或投資者出現(xiàn)資金周轉困難,便有可能無法支撐下去。另外,建設資金的匱乏,也可能導致書院精神背離初衷,走上低俗化道路。三、缺乏強有力的組織者,以及應有的秩序和完善的發(fā)展體系。現(xiàn)代書院,大都是由民間力量興辦的,難以保障運營方式的合法化、規(guī)范化和有序化。例如,因尚未獲得國家相關部門頒發(fā)的“準生證”,許多書院沒有學位授予權?,F(xiàn)代書院辦學,如何與體制內教育、與整個社會結合起來,值得深思。
(摘編自光明網(wǎng)?文藝評論頻道2018年11月28日)(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書院批判繼承兩漢講經(jīng)之風,注重闡釋光大以《四書》為中心的儒家經(jīng)典義理。
B.中國古代一般的書院非官非私,但與官府、官學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難以分割。
C.書院講求敦勵品節(jié)、探研經(jīng)義,以求知行合一,長育人才,故而并不傳授系統(tǒng)知識。
D.書院使中國儒學傳承的血脈貫通至社會底層,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莫大貢獻。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書院余韻流傳綿長,新時期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要在兼顧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軌道上前行。
B.新時代西學興盛,舊學沒落,讓人安住沉靜、回歸本真的精神世界的傳統(tǒng)書院消失。
C.作者借宋代白鹿洞、岳麓、嵩陽、應天四書院告訴人們可在其中感受古典文化余音。
D.作為古代精神資源寶庫的書院,因為有作為精神內核的學術創(chuàng)新而使書院長久不衰。
(3)請結合材料分析,如何解決新興書院的發(fā)展問題?組卷:0引用:3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醉紅粱
周曉楓 2018年的夏天,在四川瀘州,我看到漫無際涯的高粱。高粱,像燃燒燎烈的火把,像夏天滾燙的鎢絲。這些生長在北緯28度的莊稼,是用來釀酒的糯紅高粱。
我平常滴酒不沾。只是偶爾失眠,百方無解,喝一口紅酒——也就眼藥水瓶那樣的量,我就能很快不省人事。我開玩笑說,幸虧房屋面積小,要不然,在廚房里喝酒,走不到臥室的床邊。
但來瀘州收割高粱,我興致盎然。鐮刀的柄尺長,刃是弦月形的。我一一割斷莖稈,我握住的籽穗越來越豐盈沉實。在這塊最適合制造蒸餾酒的中國版圖上,雨水和汗水滴落,天上的陽光和眼睛里的希望之光閃爍,我們才有這樣紅色的豐收。江河天成,生生不息;夏收高粱,春釀美酒——所以我們此時收割,是對未來的準備。經(jīng)過泥窖發(fā)酵,經(jīng)過酒洞洞藏,這些高粱將成為年輕的酒,成為老熟的瓊漿。
高粱發(fā)酵,是在古老的泥池泥窖里。窖泥取自長江回水灣的五渡溪,那里的泥質黏性強。工藝古老,工具也古老:云盤架、云面、石缸、冰桶和牛尾巴。它們每年出酒數(shù)次,釀造歷史距今四百多年,這些器物,這些窖池,經(jīng)過數(shù)千次使用,它們上面疊印著無數(shù)勞動者秘密的指紋。
酒有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是收割高粱的鐮刀,是翻動酒糟的鐵鍬。木,是高粱的植物屬性,是燒煮的柴。水,是釀酒的泉?;穑菬鸬难?。土,是發(fā)酵的泥池泥窖,是蒸煮的云甑和藏儲的陶壇。五行聚匯,這是最美妙的化學。酒看起來澄澈清透,它匯聚五色:來自高粱籽的紅、高粱葉的綠、高粱稈的黃,來自泉水的水晶白,來自窖泥的炭黑。它匯聚五味,既有甜和辣,也有微量且必要的苦和澀,繚繞其間是沉實的香氣。
悲歡交集的酒啊,放著是涼的,喝下是熱的……把豐富的一切壓進酒漿,素不飲酒的我喝下半杯,喉頭和胸腔萬馬奔騰。我明白了,酒就是內心的洪水。童話里有神仙水,現(xiàn)實中有酒,喝下去可身經(jīng)百戰(zhàn)或百變。有人平常寡言,三杯過后,酒力拆除了自設的樊籬,大開戶腐,風月入懷,似乎所有相遇的都是親人。酒,無論甘澈還是綿甜,無論清雅還是凜冽,只要酒杯在手,都可以邀約朋友,或對月獨酌、無畏孤獨。對善飲者來說,酒是一種日常而美好的夢游。如果說一枕黃粱,是夢醒時分破滅了的浪漫主義,那么一醉紅粱,就是微醺時刻魔幻的現(xiàn)實主義。
血粒般的高粱,血性般的高粱酒……高粱,既是糧食也是酒;就像文字,既是靈魂的糧食,也是情感的酒漿。其實釀酒與寫作的過程,諸多相似。多余的糧食才能釀酒,酒,服務于精神的享樂。在履歷與匯報之外,多過基礎功用之外的文字表達,才能構成文學。從高粱上打下穗實,釀酒最初取自樸素的糧食;從日常生活中有所發(fā)現(xiàn),寫作的靈感潛伏在看似平淡的柴米油鹽與春夏秋冬。進入藏酒洞,浸透空氣的沉著酒香,讓人不飲自醉。酒壇器形巨大,每壇盛納的酒液都有2000斤,而這樣的巨壇,竟在洞中綿延七公里之遠。洞壁和壇體都布滿益生菌團,使這里像是神秘而潮濕的腸道系統(tǒng),這是釀造的必經(jīng)過程;就像寫作者曾把素材儲存在沉默而幽暗的內心,讓它們默默醞釀與成長。氣候和儲存條件,都影響酒的口味和品質;就像即使相同的題材,因為寫作者不同的性格、經(jīng)歷和處理,會形成迥異的作品風格。我們每個人都在國窖1573的實驗室里,用基礎酒和調味酒,嘗試調制自己偏愛的美酒配方。觀察量杯,晃動搖瓶,注射針劑,就此產(chǎn)生千變萬化。調制的酒體澄澈,無懸浮和沉淀,在看似透明里,卻已蘊藏糧香、窖香、沉香以及難以言說的萬物。我們在文學世界里又何嘗不是如此?尋找恰切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搭配合適的主語、謂語和賓語,調整偏正結構、動賓結構和聯(lián)合結構,安排人物、事件、場景和意義,讓作品變得新穎、豐富、奇妙甚至復雜,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回味。
一瓶酒要經(jīng)過歷練,如同一個人要經(jīng)過考驗。高粱上演著變形記,脫去表層皮殼,經(jīng)過錘煉、磨礪、蒸煮、幽閉和點睛般的調校,它們從飽滿的谷物,變成迷人的酒液。這是象征和隱喻。也許每個人都是一棵歲月里的莊稼,醞釀生命為酒,辛辣而芬芳。讓我們能夠記住自己的源頭:高粱般的樸素生長;讓我們能夠創(chuàng)造自己的遠方:酒般的豐富韻味……讓我們永不喪失,蘊藏其中,那克制或釋放的激情。
(節(jié)選自《散文?海外版》2018年第11期)(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我”在四川的所見和獨特經(jīng)歷,為下文寫“我”的所思所感作鋪墊,以所見的真實性映襯所感的真實性。
B.文章以“酒”為寫作對象,寫酒的釀制、飲酒后的感受、酒的聯(lián)想,有描寫,有議論,有抒情,顯示出作者高超的寫作能力。
C.“釀酒與寫作的過程,諸多相似”在文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緊承了上文高粱與文字的話題,又引出下文二者相似點的寫作。
D.文章寫高粱成熟、豐收、收割、發(fā)酵、洞藏直至成酒,意在通過這一復雜的變形過程,曲折隱喻人生境界提升的不容易。
(2)結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這是象征和隱喻”的含意。
(3)作者說“釀酒與寫作的過程,諸多相似”,請概括作者的寫作觀。組卷:9引用:1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閱讀下面的語段,把文中畫橫線的散句改成整句,可以改換和增加詞語,改換標點。
煙雨檬漾,情也瀠濠,飛花如夢,人也如夢。一覺睡去,睡在花里了;一覺醒來,又醒在花里了。心,都是桃紅、粉色、潔白的了,早已辯不出,自己究竟是花,還是人了。空氣里彌漫的,全是那粉色的誘惑,一壺酒,喝到薄醉;一壺茶,品到微甜。原來空無一物,就是萬紫千紅開遍。柳絲就是發(fā)絲?。话?,飛花就是離人;煙雨猶如離人的淚,離人的眉眼啊就是山水。組卷:31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周國平先生說:“人是一種講究實際的植物,他忙著給自己澆水、施肥、結果,但常常忘記了開花?!?br /> 要求: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組卷:12引用:6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