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拿起新的武器
[蘇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冬天過去了,春天推開了緊閉的窗戶。失血過多的保爾挺過了最后一次手術,他覺得再也不能待在醫(yī)院里了。保爾對醫(yī)生說:“我的一部分鮮血已經獻給科學,剩下的一些,我還有別的用處呢?!?br />      于是,保爾出院了。
      保爾的醫(yī)生朋友巴扎諾娃到莫斯科出差,前來探望保爾。他們談了很久。保爾熱情洋溢地告訴她,他選擇了一條道路,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重新回到戰(zhàn)士的行列。
      巴扎諾娃注意到保爾兩鬢已經出現了白發(fā),她低聲對他說:“我看得出,您是經受了不少痛苦。您仍然沒有失去那永不熄滅的熱情。還有什么比這更可貴呢?您做了五年準備,現在您決定動筆了,這很好。不過,您怎么寫呢?”
      保爾淺淺一笑,讓她放心:“明天會給我送來一塊挖出幾條長格子的硬紙板,沒有這東西我寫不了字。我琢磨了好久,才想出這個辦法——在硬紙板上挖出一條長格子。這樣,寫字的時候就不會出格了,我試過了,結果相當不錯。”
      保爾開始工作了。
      他打算寫一部描述英雄的中篇小說。書名是《暴風雨中誕生》。
      保爾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他緩慢地寫,寫了一行又一行,寫成一頁又一頁。他苦思冥想,把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可是盡管他心中的形象是鮮活的,但寫在紙上的一行行詞句卻有些蒼白無力,缺乏烈火和激情。這種時候,他才頭一次體味到創(chuàng)作的艱辛。
      已經寫好的東西,他必須逐字逐句地記住,否則,線索一斷,工作就會停頓。母親惴惴不安地注視著兒子的工作。
      寫作過程中,保爾往往要憑記憶整頁整頁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誦,母親有時覺得他好像瘋了。兒子寫作的時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著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揀起來的機會,才膽怯地說:“你干點別的不好嗎,保夫魯沙?哪有你這樣的,寫起來就沒完沒了……”
      對母親的擔心,他總是會心地笑一笑,并且告訴老人家,他還沒有到完全“發(fā)瘋”的程度。
      小說已經寫完了三章。保爾寄給老戰(zhàn)友們看,征求他們的意見。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大家都稱贊他的小說寫得好。但是原稿在郵回的途中被郵局弄丟了。六個月的心血白費了。這對保爾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非常懊悔沒有復制一份,而把唯一的一份手稿寄了出去。
      一切不得不重新開始。一個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脫稿了。
      保爾鄰居家的女兒名叫加莉亞,十八歲,剛從技工學校畢業(yè)。這是個朝氣蓬勃的姑娘。保爾讓母親跟她商量,看她是不是愿意幫助他,做他的“秘書”。加莉亞非常愉快地答應了。
      從這天起,創(chuàng)作的進度加快了一倍。加莉亞那支鉛筆在紙上沙沙地響,遇到特別欣賞的段落,她就連念幾遍,她打心眼兒里為保爾的成功高興。在這幢樓房里,幾乎只有她一個人對保爾的創(chuàng)作充滿信心。
      加莉亞經常來,她那支筆在紙上沙沙地響,字字句句都描繪著難忘的昔日。在這種時刻,保爾心馳神往,沉浸在回憶中。加莉亞觀察他睫毛的顫抖、眼神的變幻,可以捉摸出他的思想活動。有時候,加莉婭真不相信他是視而不見的,因為他那對瞳孔清澈而明亮,毫無斑痕,充滿生氣。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加莉亞把記下來的東西念給保爾聽,她發(fā)現保爾全神貫注地傾聽著,時而皺起眉頭。
“您干嘛皺眉頭呢,柯察金同志?寫得挺好呀!”“不,加莉亞,寫得不好?!?br />      他認為寫得不成功的地方,就親自動手重寫。紙板上的狹長格子限制著他,有時候他忍受不了,扔下不寫了。這種時候,他會對失去視力的生活怒不可遏,他一支支地折斷鉛筆,嘴唇也被咬出血來。
      最后一章終于寫完了。加莉亞花了幾天工夫,把整部小說念給保爾聽。
      明天,書稿就要寄往列寧格勒,寄給州委文化宣傳部審閱。如果他們給書稿開“出生證”,就送交出版社,那樣的話……
      保爾想到這兒,緊張得心頭亂跳。那樣的話……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
      書的命運決定著保爾的命運。萬一書稿被徹底否定,那他的日子也到頭了。如果失敗是局部的,只要進一步修改還能挽救,他會立即發(fā)起新的進攻。
      一包沉甸甸的書稿,由母親送進了郵局。緊張的等待開始了。一天又一天。保爾一生中還從沒像現在這樣痛苦而焦急地等待過來信。
      出版社的沉默在漸漸轉化成一種威脅。失敗的預感越來越強烈。保爾明白,書稿如果被一退了之,那就意味著他的毀滅。這段時間,他不止一次地回想起海濱的郊區(qū)公園,并且一次次地問自己:“為了沖破鐵環(huán),為了歸隊,為了讓生命變得有價值,你是不是竭盡全力了呢?”
      日子在期待與失望中一天天過去了。一天,就在保爾對這一切無法忍受的時候,母親——和他同樣焦慮的母親,跑進房間大喊:“列寧格勒來信了!”
      這是州委打來的電報。電報上只有寥寥數語:小說備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保爾的心在狂跳。多年的夢想終于實現了!鐵環(huán)已經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終于回到了戰(zhàn)斗的隊伍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節(jié)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刪改)文本二:
      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么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么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边@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zhàn)勝敵人也戰(zhàn)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zhàn)士。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小說通過巴扎諾娃的視角寫保爾“兩鬢已經出現了白發(fā)”“經受了不少痛苦”,可是熱情不減,準備以文學創(chuàng)作作為自己重新工作的方式。
B.看到保爾瘋狂寫作的狀態(tài),母親既擔心又心疼,在多次勸說保爾放棄寫作未果的情況下,只好找加莉亞做保爾的“秘書”幫助保爾工作。
C.由于郵局工作人員的疏忽大意,小說的原稿在郵回時被弄丟,“六個月的心血白費了”,這對保爾打擊不小,他非常懊悔沒有復制一份。
D.“緊張得心頭亂跳”“心在狂跳”兩次描寫保爾心跳,第一次是寫保爾想象小說成功的緊張激動心情,第二次是寫小說獲準出版的興奮心情。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A.“冬天過去了,春天推開了緊閉的窗戶”形象地交代了季節(jié)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也暗示保爾身體逐漸康復、事業(yè)取得成功并即將歸隊。
B.面對朋友擔心自己如何寫作的問題,雙目失明的保爾介紹了用“挖出幾條長格子的硬紙板”寫字的方法,也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了鋪墊。
C.“為了沖破鐵環(huán),為了歸隊,為了讓生命變得有價值,你是不是竭盡全力了呢”一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了保爾的心理活動。
D.“鐵環(huán)已經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中,“鐵環(huán)”比喻保爾生活中困難和惡運,“武器”比喻他手中的筆,指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
(3)小說中加莉亞這一人物對保爾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
(4)文本二對“鋼鐵戰(zhàn)士”進行了解讀,請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保爾是如何成為鋼鐵戰(zhàn)士的。
【考點】散文
【答案】B;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24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黃河入海
    葉梅
           很久以來,我對滔滔黃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滿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長龍擺尾?或是桀驁不馴、浩浩湯湯?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親眼見到它的渴望與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償,我來到了黃河入??跂|營。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麗的藏族女詩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說她的父老鄉(xiāng)親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從不敢用任何不潔之物褻瀆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鄉(xiāng)親們都會跋涉到雪山腳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說這些話時,一臉虔誠,這使她本來好看的雙眼顯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經去過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是如此宏闊而寥遠,連綿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脈橫貫其間,高聳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莊嚴,一派圣潔,而雪山腳下涌出的清泉則如從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歡跳著,四處流動…一時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歸了黃河?
          有關黃河源的記載,《尚書?禹貢》即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之說。唐王朝和吐蕃來往密切,特地派遣過一些官員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訪吐蕃王松贊干布,還在這一帶迎娶了不遠萬里前來和親的文成公主。這黃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將隨著黃河之水久久流傳,成為民族親情千秋美好的見證,一定會欣慰不。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條大河:黃河、長江、瀾滄江黃河為何選擇流向北方,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蛟S她從巴顏喀拉山脈初生之時,便與長江、瀾滄江心照不宣,以對生命無邊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選擇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續(xù)的前行中不斷豐盈,哺育著億萬生靈。
          從雪山到海洋,這條中國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巒和土地,滋潤了廣袤的高原與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經歷了一路驚險傳奇,是在山地峽谷間穿行,又隨手造就出富饒的河套平原;隨后急轉朝南,飛流直下,將黃土高原的泥沙裹挾而去;繼而搖蕩前行,過三門峽,長驅直入,橫貫華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將挾帶而來的泥沙堆積成一塊塊新生的陸地,任那里綠芽萌發(fā),草木葳蕤。
          我追隨著她的氣息,終于來到了黃河入???,也就是她不斷簇擁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诘穆飞?,黃河就在相距不遠的大堤之外,行高處,能時時看到她萬馬奔騰似的流動,仿佛聽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長路,她潤澤了廣袤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人們用這母親河灌溉農田,興修水電,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為繼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們突然發(fā)現,黃河竟然出現斷流現象,究竟是源頭的雪線下降,黃沙遮蔽?還是沿途樹木減少,水系退化?或是人們過度開發(fā)利用,造成環(huán)境惡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淺淺的水面,淺得人赤著雙腳就能過河去,怎不叫人痛徹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黃河入??诘妮谵竦?,展現了東營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至黃河源頭,下至黃河入??谝约安澈?,啟動了全面保護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還大自然以勃勃生機,日見成效。
          受到黃河饋贈的東營似乎迎來了高原的某種氣息,那受到呵護的濕地一望無際,青蒼蒼的蘆葦枝葉舒展,密不透風,水洼里蟲鳴魚跳。遼闊的濕地成為鳥兒的樂園,每年南來北往的近六百萬只鳥兒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頂鶴、白鷺、天鵝…數不清種類的鳥兒們在濕潤的草地、密集的蘆葦叢中優(yōu)雅地翩翩起舞,它們組成曼妙的隊列,在這片與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飛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歡迎遠道而來的黃河之水。
          眼見得,黃河就要撲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終將回歸的家園。她一定是遠遠地看見了那一片蔚藍,從那么遙遠的高原到此,她從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萬苦,也仍然毫不躊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濤便是她急急的腳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從她回卷的瞬間看出來,但終歸,她氣勢磅礴地迎著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極為震撼的奇觀便出現了:巨大的黃河浪潮與渺遠的藍色大海緊緊相匯,持續(xù)著,連綿不斷……那是經歷了無數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渾的黃,那是經歷了從陸地湖泊--海的滄桑演變的無盡的藍,兩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這時候,你還可以明顯地看到,奔騰而來的黃河即使進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強。
          她在一派寬容的藍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頂揚起一不屈不撓堆堆雪白,展現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時,也沒有忘記雪山的恩典,試圖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遙遠的、人的視線難以企及的海之深處,她終于化作了海。
    (節(jié)選自2019年12月14日《人民日報》)(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在追溯古人關于黃河源的古老記載時,還聯想到了文成公主赴藏和親的歷史往事,這些內容使黃河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厚。
    B.文章描述了黃河從雪山到海洋驚險傳奇的漫長歷程,用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黃河在上游、中游、下流和入海口處的不同特點。
    C.黃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淺淺的水面”,而入??谔巹t是“排山倒海的波濤”,不同的現狀顯示出不同地區(qū)環(huán)保態(tài)度的差別。
    D.“兩者都是天地的原色”,兩者是指藍色和黃色。黃色河水匯入藍色的大海,作者稱這一景象是“令人極為震撼的奇觀”。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一段連用三個問句,表達對黃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對親臨其境感受壯觀景象的向往,也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藏族女詩人梅卓講述鄉(xiāng)親們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時,文章寫她“本來好看的雙眼顯得更加清澈透亮”,運用肖像描寫突顯人物的虔誠。
    C.文章前后照應,首尾圓和。文中借助聯想和想象展現黃河的風貌,最后濃墨重彩實寫黃河入海的場景,至此作者的情感也達到高潮。
    D.文章開頭稱黃河為“它”,后面則改稱“她”,人稱用詞從客觀性的表述變?yōu)閿M人化的表述,意味著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3)本文以“黃河入?!睘轭},有哪些作用?
    (4)如果將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攬勝”和“文明探源”兩個欄目,你認為應該把本文放在哪個欄目中?請結合文本內容,闡述你的理由。
    發(fā)布:2024/9/22 13:0:9組卷:2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魚?魚鷹?鷹幫
    李木生
          與旭日一起,山莊村的鷹幫出發(fā)了。不大的鐵殼機動船,拽著七八只小溜子,每只小溜子上都有一個六十歲上下的漁民,或蹲或站。小溜子的兩舷支著四五排橫木,橫木上站著魚鷹,每只溜子仿佛一只張著翅膀的大鳥。
          魚鷹們大多縮著脖,將頭向后插進翅腋里,猶如沒精打采的家鴨,只是光滑的羽毛黑里泛著亮閃閃的寶石藍,小小的眼睛則冒著綠瑩瑩劍般的寒光。而那些個六十歲上下的漁民們,個個戴著或黑或灰或藍的棉線無檐帽,仍然或蹲或站,縮脖抄手,和船舷上的魚鷹一起與湖融為一體。
          終于停船,解纜,七八只小溜子自由地散浮在湖面上。小溜子上的“老者”們不經意間各自拿出一把青黃的苦江草,在湖水里浸浸,便一只一只為魚鷹們扎好了嗦子。
          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見各只小溜子上的“老者”們,全都麻利地甩掉身上的羽絨服,揮起長長的竹竿,將魚鷹盡皆趕進綠寶石般的湖水里。隨即,“嗬嗬嗬嗬……啊啊啊啊……嗷嗷嗷嗷……喲喲喲喲……”吆喝與呼叫,驟然爆破!
          靜悄悄的獨山湖剎那驚醒。
          雄性的吼鳴與吶喊,恰如急驟而又激越的鼓槌鑼槌,敲擊著原本寂然的湖面,如驚雷行天、野馬奔地。吆喝與呼叫,吼鳴與吶喊,既是激勵百十只魚鷹的戰(zhàn)斗精神,又是在點燃各自蘊藏在生命最深處的活力。
          勞動開始了!
          十分鐘左右,百十只魚鷹就已迫不及待地飛翔于湖水的深處了。躍起,收身,箭一般射進水里,此入彼出間,魚鷹們的大嘴與伸縮力極強的嗦子里,便會鼓鼓囊囊著捉到魚。逢到大些的,杈形的魚尾就會在魚鷹的嘴巴上甩動著、搖晃著,還帶著濕淋淋的湖水,水珠上就閃著陽光碎成的星星,眨個不住。
          原本又蔫又老的漢子們,早已成為意氣風發(fā)的英雄。雙手握槳,膀臂肌肉突起,身子前傾,昂俯有致,一劃一收間,像極飛翔時的俯沖。隨著昂俯劃收,小溜子便像流星般向著噙滿魚的魚鷹沖去?;驈拇享樖譅窥?,或抄起竿頭纏有網兜的長竿,迅速將鷹撈到船上,一手掰開鷹嘴,一手輕搦鷹嗦,三兩條小魚或一條七八兩的半大魚就會吐進船艙里。
          鷹,爭相入水叼魚;人,東奔西突地搶魚。
          “嗬嗬嗬嗬……啊啊啊啊……嗷嗷嗷嗷……喲喲喲喲……”此起彼伏。
          原本靜悄悄的湖,熱氣騰騰得讓人心潮澎湃。
          最是兩三只魚鷹頭擠在一處,在水里疾行,一定是一條大魚被它們纏住。四五斤,八九斤,有時竟有二三十斤的大魚。魚大勁便大,在水中更是讓力道放大數倍,而竟能一條一條敗在體重只有六七斤的魚鷹喙下,其中必有門道。仔細觀察,其景象緊張異常。兩三只或三四只魚鷹,喙叼如急雨,且次次叼在要害處:眼睛或呼吸用的腮處。還能心照不宣,團團圍定,輪番進攻,一只失嘴,另一只或兩只立即叼住。
          這時,我才后悔將其當成家鴨的念頭。魚鷹也是鷹。魚鷹更是鷹!
          幾乎就在魚鷹們兜頭疾行的當口兒,就會有一只小溜子飛一般沖上前去。這時的搖槳人,兩目放光,身子壓得極低,一起一伏,人船一體,幾乎就是眼到船到,喉嚨里同時發(fā)出興奮的呼叫。一旦臨近,閃電般抽出竿兜,一兜下去就會將鷹與魚拖上船來。這樣的大魚,一般是微山湖聞名全國的四鼻鯉魚,銅錢般大小的鱗放電似地閃著光彩,而金黃血紅的尾巴猶如獨腳,彈著巨大的身軀跳起魚之芭蕾,敲擊得船艙“嘭嘭”如戰(zhàn)鼓在叫。這時的搖槳者,并不稍怠,又將身子俯壓著飛翔一般,快速地搖向新的目標,只是眼梢揚起著收獲的喜悅,而緊抿的嘴角還凝著戰(zhàn)斗剛剛開始的莊嚴。
          只有鷹幫的幫主、六十四歲的屈慶金,獨駕一只小溜子,似乎超然于這種熱火朝天之外。他快捷而勻速地搖著船槳,在魚鷹與眾小溜的外圈轉悠,滿臉的皺紋每一道好像都是一只眼睛,能夠看穿湖下的一切:哪里有魚,哪里的魚多??此齐s亂的場面,卻有一個綱在,這個綱就捏在他的手里:向哪里轉移,什么時間轉移,全看他與他搖的那只小溜子。開鐵殼機動船的小伙子屈云華小聲告訴我們:他的壓力比誰都大。
          等到下午一時許短暫的休息,“嗬嗬嗬嗬……啊啊啊啊……嗷嗷嗷嗷……喲喲喲喲……”吆喝與呼叫,已在五個小時里持續(xù)丕歇。
          開始時的興奮與搏擊,還好理解。而這種持續(xù)的生命力的強大釋放,暗暗震撼了我。我記下了這些鷹戶:屈慶純六十一歲。李居連六十二歲,熊光和五十八歲,李喜云六十六歲……不僅下午還要繼續(xù)上午一樣的強力勞動,明天、后天更是日復一日,從農歷的十月直至來年的農歷二月,五個月里不停不歇。累到什么程度?一旦回到家里,晚上睡覺雙手都無力上舉脫掉身上的毛衣。這支鷹幫的漁民們,已是四輩結合在一起,生生世世與這片湖、與這些鷹為伴,不離不棄。屈幫主不無憂傷地告訴我們,等到他們真正老了,微山湖上的鷹幫也就會絕跡了。滿臉縱橫著深的皺紋的屈幫主說:“苦不怕,最焦心的是每年都要閑上六七個月(天一熱,魚活躍了,鷹就逮不住魚了)。閑的這些日子里,全靠買魚來喂,可是上邊每年每只鷹還要征收八十塊錢的管理費,小青年誰還愿意干這個營生?”
          會有買魚的機動船從遠處駛來,船舷上站滿著也在歇息的魚鷹的群溜,就會靜靜地移過來。二十多條大鯉魚與半艙銀色的草魚,就被分別裝進大筐過秤,大鯉魚四塊錢一斤,半大草魚兩塊錢一斤。望著稱秤與一張張點清七百二十元票子的過程,讓我想起家鄉(xiāng)開鐮割麥時的喜悅與怦然心動。加上下午近四百元的收獲,鷹戶們這一天每人分到了一百一十五元。
          等到鷹累透了,人再攆也攆不動它們的時候,也就是這些個六十歲上下的人收工的時辰。夕陽就枕著不高的獨山,靜靜地落著,將自己的血灑了一湖。
          明天,這片靜悄悄的湖上,還會響起激動人心的“嗬嗬嗬嗬……啊啊啊啊……嗷嗷嗷嗷……喲喲喲喲……”
          等到微山湖上的鷹幫消失的那天,這些已經老得干不動的曾經的鷹戶,一定還會爆起星星點點的生命的火花來。點起這火花的,就是這必將與生命共始終的嗬嗬嗬嗬……啊啊啊啊……嗷嗷嗷嗷……喲喲喲喲……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對魚鷹和鷹幫的刻畫,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烘托。如通過“我”前后態(tài)度的不同和心理活動等來襯托。
    B.文章善用對比。既有縱向的對比,如“我”對魚鷹前后看法的對比;也有橫向的對比,如魚與魚鷹的對比,魚鷹與鷹幫的對比。
    C.本文寫人注意點面結合。如寫鷹幫的漁民們意氣風發(fā)的戰(zhàn)斗是“面”,寫幫主屈慶金看似超然于外實則統(tǒng)籌全局為“點”。
    D 本文善于描寫場景,如寫開始勞動的場景,運用傳神的動作和恰當的比喻將捕魚的場景寫得血脈竟張,很有感染力。
    (2)文中畫線句子作者詳細羅列了鷹戶的年齡,試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嗬嗬嗬嗬……啊啊啊啊……嗷嗷嗷嗷……喲喲喲喲……”在文中多次出現,請結合文章揭示其多重意蘊。
    發(fā)布:2024/9/22 4:0:8組卷:8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這里有一座歪房子梁 衡      我們只見過因年久失修而歪斜的老房子,哪有人專門去建一座傾斜欲倒的新房子呢?但還真有這樣的事。婺源嚴田村就建了一座精心設計、結構復雜、外斜內平的徽式新房。
          婺源向以山清水秀的風景和白墻黛瓦的民居聞名。近年來,婺源除吸引了走馬觀花的游客外,還有一批藝術家、作家、學者長期住在那里。他們將身心融入山水田園,同時,他們又按照自己的理念來解讀生活。文化,從來都是在傳統(tǒng)與變異中前行的。于是,這座歪房子就成了老樹上的一朵新花,忽放奇彩,蜚聲四野。而每當一個內涵豐富的意象出現,總會有無窮個不同的解讀,斯為藝術。
          世界萬物沒有一個絕對的平衡,總是在傾斜與校正中來回擺動。這座歪房子不過是將這種意識具象化,讓人可看、可摸、可住、可思,去理解人生。其實,以“斜”警世古已有之。中國古代有一種叫“款”的器皿,在一根橫木上掛一陶罐,空著時,罐身半斜;加水一半,罐身正;加滿水,罐子立刻傾翻??鬃右姸袊@道:“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這是警惕人不要自滿?!办ァ?,名“宥坐之器”,“宥”同“右”,意為座右銘,是在以斜警正。國寶山西永樂宮壁畫里有眾多人物故事,但是沒忘了畫一個細節(jié):一個童子,正在用一塊斜木片去墊支一個桌腿。別小看這塊斜木片,明代學者李漁的《閑情偶寄》曾記錄它。宋代學者劉子翚曾有一首詠物詩專說它:“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傾。不是乖繩墨,人間地少平?!边@也是以斜示正。清代詩人龔自珍有一名篇《病梅館記》,他說梅花本來長得好好的,有人偏要把它們綁得東扭西歪,以曲為美,這是病態(tài)。他同情被扭曲之梅,就買了300盆梅花為它們松綁,發(fā)豪言要將天下病梅全部解放。這也是以斜說正。佛說“一物一世界”,看來無論是一個小陶罐、一塊小斜木片還是一枝梅,都含有辯證法,都可解物警世。
          以上所舉三件,都是可于手中把玩之小物件,現忽有龐然如一所房子者矗立眼前,人可繞其外,入其內,效果又當如何?這正是現代藝術與傳統(tǒng)之別吧。遂有感而作《歪房子銘》:
          人居地球而不知頭朝下行走,居平常之屋而不知反常之事,正所謂習以為常,歪以為正,非以為是。
          居都市者,吸汽車尾氣而不覺;吃農藥殘留之糧菜而不覺;夜不見星光之燦爛而不覺;日不聞鳥語之歡鳴而不覺;身處喧鬧紛擾之市而不覺;心陷案牘之勞、商利之爭、職場之累而不覺。疲于奔命,忙如蜂蟻,自以為得意。
          有某君一日行至婺源嚴田古村,見山青水綠,天朗氣清,驚為桃源。遂造屋數間以引知音,又筑歪房一座以警人心。房外觀之,為將傾欲倒之狀,入內則敞亮平穩(wěn),目跳遠山天際綠,耳聽鳴泉心上流。坐飲清茶一杯,頓悟今是而昨非,盡洗半生紅塵。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今以房為鏡,可明居世之道。陡然一傾,震悟人生。
     (摘編自《解放日報》2022年1月20日)文本二:
    文章傳統(tǒng)的傳承與進階—論梁衡的《樹梢上的中國》兼及其散文創(chuàng)作史高明勇      王夢奎曾說:“考察近代中國文學史,散文發(fā)展的主流始終是同社會政治和思想進步的潮流相呼應的,有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積極參與者,他們作品的社會意義也因此而提升。梁衡的散文繼承著這種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他所說的“傳統(tǒng)”,更多偏重于“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
          關于文章寫作,梁衡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本,談“一篇文章怎樣才好看呢?”由此,他提出了“文章五訣”的寫作主張: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我們可以稱之為“文章五訣”。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種內容,又是描寫、敘述、抒發(fā)、議論四個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為實,“情”“理”為虛,“典”則是作者知識積累的綜合運用。
          他進一步闡釋:“(創(chuàng)作)手法必須有變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寫、敘事、抒情、說理等。如就單項技巧而言,描寫而不單調,敘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說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作好了。但更多時候是這些手法的綜合使用,如敘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雜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襯之法、反串互換之法?!?br />      這個寫作主張,其實就是對“文章傳統(tǒng)”在方法論層面的重新理解與高度提煉,來自梁衡散文創(chuàng)作的經歷與認知,又反過來影響甚至統(tǒng)攝其散文創(chuàng)作。在宏觀層面,“文章傳統(tǒng)”可與“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相銜接;在微觀層面,又與梁啟超、葉圣陶、唐弢、夏丏尊以降的文章修養(yǎng)相沿襲,進而言之,對話題選擇的重視、對寫作目的的反思、對語言推敲的專注、對修辭錘煉的講究、對思想表達的思索,都是“文章傳統(tǒng)”所在意的范疇。
          值得注意的是,梁衡談“為文之道”,大多是通過“文章”——當然,從詩歌、散文、小說的分類來看,散文的創(chuàng)作邏輯也是最符合文章傳統(tǒng)的。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運用設問修辭,作者自問自答,引出本文的寫作對象“歪房子”,同時也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文章將歪房子比作“老樹上的一朵新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歪房子是傳統(tǒng)文化孕育出的新理念的產物。
    C.作者賦《歪房子銘》贊美歪房子,列舉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反常之事證明“歪以為正,非以為是”的觀點。
    D.文章以物明理,文末又運用類比手法,勸誡人們要像古人以銅、人為鏡一樣,以歪房子為鏡,感悟人生。
    (2)文本一的語言有哪些特色?請簡要分析。
    (3)文本二中梁衡指出,一篇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這五個要素中“形”“事”為實,“情”“理”為虛,“典”則是作者知識積累的綜合運用。請問文本一是如何落實這一點的?
    發(fā)布:2024/9/22 8:0:9組卷:2引用: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