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賢辯之甚詳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見獨識,遂以為說,既失其本,而學(xué)士大夫共守之不為變者,蓋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論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辯之反復(fù)不一,是愈益可信也??鬃釉唬骸安荒钆f惡,求仁而得仁,餓于首陽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惡人之朝,避紂居北海之濱,目不視惡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師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紂之惡,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餓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號為圣人耳。然則司馬遷以為武王伐紂,伯夷叩馬而諫,天下宗周,而恥之,義不食周粟而為《采薇》之歌。韓子①因之,亦為之頌,以為“微二子②,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紂以不仁殘?zhí)煜?,天下孰?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病紂?而尤者,伯夷也。嘗與太公③聞西伯④善養(yǎng)老,則往歸焉。當(dāng)是之時,欲夷紂者,二人之心豈有異邪?及武王一奮,太公相之,遂出元元⑤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與,何哉?蓋二老,所謂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馀,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濱而趨文王之都,計亦數(shù)千里之遠,文王之興以至武王之世,歲亦不下十?dāng)?shù),豈伯夷欲歸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來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義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獨以為非,豈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與不仁也。紂之為君,不仁也;武王之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紂,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則伯夷何處乎?余故曰:圣賢辯之甚明,而后世偏見獨識者之失其本也。嗚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時,其烈豈減太公哉!
(取材于《王安石文集卷六十三伯夷》
【注】:①韓子:指韓愈。作《伯夷頌》。②二子:指伯夷、叔齊。③太公:指姜子牙。④西伯:指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fā)的父親。⑤元元:平民百姓。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子因之 |
因:沿襲 |
B.天下孰不病紂 |
?。杭膊?/td>
|
C.欲夷紂者 |
夷:推翻 |
D.則伯夷何處乎 |
處:存在、置身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求仁而得仁 |
而春秋固已高矣 |
B.餓于首陽之下 |
二人之心豈有異邪 |
C.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紂之惡 |
以求其仁 |
D 而尤者,伯夷也 |
欲夷紂者 |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目不視惡色,不事不肖
眼睛不看丑陋的顏色,不侍奉沒有才德的人
B.伯夷叩馬而諫,天下宗周,而恥之
伯夷攔著馬頭勸阻,天下歸周后,(伯夷)感到恥辱
C.及武王一奮,太公相之
等到武王起事,姜太公輔佐他
D.其烈豈減太公哉
他的剛烈又怎會少于姜太公呢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王安石認為孔子、孟子對伯夷的事反復(fù)辨說,加之二者身份,認為他們的話是可信的。
B.王安石駁斥了司馬遷的記載,他認為《史記》中記述的“不食周粟”的情節(jié)是不合理的。
C.王安石認為伯夷不依附文王,原因是伯夷年紀大,從他的居住地到文王都城路途遙遠。
D.本文根據(jù)“圣人”的記敘,舊時的傳說,以及合理的推論,證明司馬遷之說不可靠。
(5)王安石認為是什么原因?qū)е潞笫缹Σ牡腻e誤認識?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