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五中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29 8:6:34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詩書禮樂到鐘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來為國人所津津樂道。然而一到談及傳統(tǒng)建筑,多數人不是一臉茫然,便是心懷遺憾:保存下來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還被歲月剝去了光彩,有幾分“土里土氣”,相形之下,歐洲古建筑“遍地開花”,如風光片里古堡的堅固偉岸、教堂的華麗炫酷,讓人如何與之一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顯著的對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磚石為例。乍看之下,木質建筑簡樸、易朽、扁平,似乎很難與巍峨高聳的石頭教堂一爭高下。有人把這歸咎于古人的技術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實上,中華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術更是世界領先,石料開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進。同時,老祖宗們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們看來,這才是該用石頭堆砌的。而從秦漢陵墓的空間布局、工程結構之精妙來看,早在那個時代,我們的磚石建筑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因此,對于磚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就像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對散點透視的情有獨鐘一樣,形式和質料上的偏好,其實是一種文化選擇。
          追根溯源,審美偏好的出發(fā)點,還取決于人與環(huán)境的相處方式。歐洲建筑多以石砌,呈豎向聳立之勢,以求“飛升天國”的不朽。而中國建筑的外部形態(tài),基本是橫平舒展,寄寓著華夏先民對土地的依戀。在中國古人心中,石頭冰冷堅硬。缺乏生氣,太過疏離自然,至于尋常起居,則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氣”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體系中的地位也不盡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載體,法國作家雨果就曾說過,“建筑是石頭的史書”,一切藝術門類都須為建筑服務,繪畫之,雕刻之,詠嘆之,摹寫之,以圖將其打造為“高大上“的永恒紀念碑。而古老的東方中國就不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載,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義”,中國人在對待建筑上體現(xiàn)出了充分的實用主義態(tài)度。
          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說過:“君子不器?!敝氐垒p器,由是成為中國人精神上的一抹濃重的底色。在傳統(tǒng)文化里,精神遠比物質更受尊崇。國人向來不求物質之長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間萬物一樣都有新陳代謝、自然生滅。儒家倡導卑宮室,往往把“大興土木”等同于“勞民傷財”,更抑制了對建筑規(guī)模的奢華追求。
          縱觀世界歷史,宗教信仰對于建筑技術的進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關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時百年,這樣的不計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為神而非為人服務的。中國則不然,“敬鬼神而遠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現(xiàn)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現(xiàn)世為重。連佛教傳入中國后,也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寺廟布局從以佛塔為中心漸漸演變?yōu)橐缘钐脼橹兀坪醢凳局藗兏鼉A向于在現(xiàn)實營造佛國凈土;中國的重樓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獨一無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層登臨更顯親近;到后來竟至“此心即佛”,已無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質的渲染來吸引信徒了。
          由此觀之,中國古建筑的貌不驚人其來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傳統(tǒng)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與意境的博大嗎?
    (摘編自周飛亞《建筑的“中臉”與“中國心”》)(1)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質料上的差異,看似審美偏好,實為文化選擇,這是由自然環(huán)境決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載體;但是在中國,文字才是文化的載體,建筑只不過是物質器用。
    C.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精神輕物質的理念,儒家卑宮室的觀念,影響到古建筑的規(guī)模與華麗程度。
    D.佛教傳入中國后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從這個事實中可見百姓追求現(xiàn)世幸福,建筑也以現(xiàn)世為重。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中華文明說起,順勢指出許多國人覺得中國建筑難以與歐洲一較高下,作者當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從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將中西古建筑進行對比,以揭示兩者差異。
    C.文章采用總一分一總結構,材料翔實,邏輯嚴密,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優(yōu)于西方。
    D.文章在論述過程中,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由表及里地進行分析論證,從而大大增強了說服力。
    (3)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與詩書禮樂、鐘鼎彝器相比,中國傳統(tǒng)建筑顯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氣”,令人遺憾。
    B.中國古建筑少用磚石而多用土木材料,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國古人對建筑采用的是“實用主義”態(tài)度,重視建筑的實用價值而輕視觀賞價值。
    D.西方古建筑是為神服務的,故高大聳立;中國古建筑是為人服務的,故橫平舒展。

    組卷:4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中華讀書報:作為部編本中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總主編,您為教師和學生編選、推薦書目,關于讀書的著作也出版了很多。您怎么看待閱讀?
          溫儒敏:讀書其實是個人的事情,要讀什么書,怎么讀,是根據自己的愿望、功用與興趣去決定的。真正的愛書者,他們把讀書作為像吃飯睡覺一樣的生活方式。他們也有事功的閱讀,但更樂于自由的閱讀,或者說私密的閱讀。金圣嘆所言“雪夜圍爐讀禁書”,就是“私密閱讀”特有的享受吧,那真是讀書的妙境。周作人也說過,書房是不可示人的,因為一看你讀些什么,就知道斤兩了。這有點幽默,但讀書的確是“很個人”甚至私密的事情。
          不過對于學生來說,開個書單,推薦一些經典,有些引導,也有必要,只是不宜強制。孩子也有他們的“私密”,應容許有閱讀的自由。中小學語文課會指定學生接觸某些經典,然而往往事與愿違,凡是書單指定的,孩子不一定喜歡。經典與學生有隔膜,本來就不容易讀,若又當作任務,有種種外加的“規(guī)定動作”,甚至處處指向考試,那就煞風景了。既然“讀書其實是個人的事”,即使指定閱讀范圍,也還是要給學生一些選擇的空間,容許讀一些“閑書”。
          人各有各的愛好,并非所有人都愛讀書的。而真正的愛書人,不會隨波逐流,不是哪些書走紅就讀哪些,他們選書總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獨立的眼光,閱讀對他們是一種觀望世界、涵養(yǎng)性情、安放靈魂的方式。
          中華讀書報:問題是現(xiàn)在的孩子作業(yè)太多,沒有時間讀書。您上中學后還能有那么多自由的閱讀嗎?
          溫儒敏:作業(yè)太多的確是個問題,所以現(xiàn)在要“雙減”。不過可以設想,即使不布置作業(yè),孩子就有時間讀書嗎?不見得。孩子嘛,精力無限,興趣就是動力。沒有興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癥,有興趣,就聚精會神有的是時間?,F(xiàn)在的孩子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大,但他們還是比父輩幸福多了。我不贊成“九斤老太”的說法。無論如何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了,絕大多數孩子不存在溫飽問題,而我們的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在饑餓中度過的。若要比較,那時物質匱乏,沒有現(xiàn)在那么多機會和誘惑,比較單純,讀書也就有較多的時間和自由。時代不同,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惱。
          中華讀書報:您是怎么喜歡上文學的?
          溫儒敏:大約上初中時,我開始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詩歌,像普希金、萊蒙托夫、拜倫、雪萊、聶魯達、惠特曼等等,都找來讀。我還是艾青的粉絲,給自己起了個筆名“艾琳”。我自己也模仿著寫詩,給《少年時代》《紅領巾》等少兒雜志投稿。正是自由閱讀充實了我的靈魂,伴隨我挺過了艱難的饑餓年代。
          高中我就離開小鎮(zhèn)上的家,到縣城上學了。那時高中生不多,上大學的更少,我參加高考的1964年,全國才幾十萬考生,錄取率也非常低。但那時人們好像比較看得開,高考不像現(xiàn)在壓力這么大,我們復習備考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大量刷題,老師是不太管的。我自然想考上大學,而且希望過黃河長江,離家越遠越好,好男兒志在四方嘛。我的備考不是刷題(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題),而是拓寬視野,讀一些比較深的書。如王力的《古代漢語》、楊伯峻的《文言語法》,都過了一遍。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也選讀了部分。那時中華書局不定期出版的“活頁文選”,專門刊載古詩文的,薄薄的冊子,幾分錢一本,我?guī)缀醵甲x過。這些閱讀的目的是為了高考,卻又不限于應考,毫無疑問對于我讀寫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因為讀書有興趣了,一天不讀就不習慣,我高中時期的閱讀面是比較廣的。不光讀文學,讀《紅巖》《青春之歌》《創(chuàng)業(yè)史》等革命小說,也讀其他方面的書,如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史之類。
          那時沒有錢,買不起書,讀書一般從圖書館借,或者就在書店站著讀。好不容易得到一本書,就很珍惜,會抓緊時間讀完。記得《青春之歌》出版時,學校沒有錢買那么多書,就準備了兩本,每隔幾天撕下十幾頁,正反面貼在公告欄上,讓學生圍著讀,像看連續(xù)劇似的?,F(xiàn)在我藏書很多,可戲稱坐擁書城了,反而失去了當年對于書的那種珍惜與敬畏。
          高中時期,我對于書的確有種崇仰之心,還喜歡讀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書,讀外國的書,理論的書,甚至還讀過康德,讀過天文學。天文學對我影響大,改變了我的時空觀,甚至還想過要考南京大學天文學系。也不太懂,但高中生的我就有意找來讀。這是什么心理?是一種“喜歡讀書”的象征吧,一種上進的力。
          中華讀書報:幾十年與書為伴,反復讀的書有哪些?
          溫儒敏:魯迅的書讀得最多,這跟我從事文學史研究有關。一百多年來,對中國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魯迅是第一人。魯迅的眼光很“毒”,他是要重新發(fā)現(xiàn)“中國與中國人”。有關中國文化的研究論著很多,但魯迅作品很特別,是別人不可替代的。他對中國文化的觀察和思考,不是書齋里隔岸觀火的學問,而是痛切的感受,是從生命體驗中總結出來的人生智慧。這和讀一些學問家的概論和歷史著作之類,是不一樣的,功能和感覺都不一樣。
          中華讀書報:請您選擇三本書到無人島,您會選哪三本?
          溫儒敏:到無人島,多么艱難,如何活下去都有問題,怎么還讀書?當然,在那樣的情形下,我可能也會回想《紅樓夢》中那些有關色空的哲理性的描寫。
    (摘編自《中華讀書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溫儒敏先生之所以說讀書其實是個人的事情,是因為他認為真正的愛書者,更樂于自由的閱讀。
    B.書單指定的學生不一定喜歡,中小學語文課指定學生接觸某些經典,當作任務,常事與愿違。
    C.溫儒敏先生深切體會到魯迅對中國文化的觀察和思考是從生命體驗中總結出來的人生智慧,這是他幾十年來反復閱讀魯迅書籍的原因之一。
    D.溫儒敏先生也認為學習任務太多的確是個問題,雖然孩子精力無限,但任務過多,學生會疲于閱讀。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訪談主持人聚焦中小學生閱讀,結合現(xiàn)實與訪談對象的觀點提問,將訪談引向深入。
    B.此次訪談,不僅關注到了中小學生閱讀的現(xiàn)實問題,也展現(xiàn)出一定的歷史眼光和期待。
    C.對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受訪者會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會,面對現(xiàn)實做出對應的回答。
    D.在推進中小學生閱讀過程中能否切實有效加以適當引導,是訪談雙方都關心的問題。
    (3)引導中小學生廣泛閱讀,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怎樣的積極影響?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5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登臨黃洋界
    賀小林
          ①我對井岡山黃洋界最初的認識,是“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詞句。在這些詞句的吸引下,登臨黃洋界的想法一直在我的心里縈繞不去。
          ②終于,有機會走進黃洋界。通往黃洋界的山路九曲回腸,兩邊郁郁蔥蔥的竹林,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向上延展。隨著高度上升,云霧開始清淡,遠處的竹林也變得明晰起來。峰回路轉間,黃洋界的雄姿就在前方。
          ③踏上黃洋界,仰望紀念碑。那段艱苦卓絕的斗爭歲月,再次在腦海里閃現(xiàn)。1928年8月,駐扎湘、贛兩省的敵軍合謀“會剿”井岡山。紅軍憑借黃洋界哨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天險,利用漫山遍野的毛竹,制作竹釘埋在哨口通向山下的路旁草叢中。同時,將滾木礌石推下山坡,亂敵陣形。戰(zhàn)斗中,敵軍發(fā)動多次進攻,卻始終無法接近哨口。大小五井赤衛(wèi)隊、暴動隊等群眾武裝力量埋伏在附近山頭,配合紅軍作戰(zhàn)。紅軍與數倍于己的敵軍激戰(zhàn),誓死保衛(wèi)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④走到當年紅軍戰(zhàn)士阻擊敵軍的哨口,巨石和木頭還在,戰(zhàn)壕遺址還在,見證戰(zhàn)斗勝利的參天古木還在,沐浴輝煌的那尊迫擊炮還在。那載入史冊的隆隆炮聲,仿佛又在我的耳邊響起。這場創(chuàng)造奇跡的戰(zhàn)斗,如今已經成為一段經典的歷史,為人們所銘記。
          ⑤哨口下,一條崎嶇的山路向山谷里延伸。山路狹窄,只容一人行走,齊腰的青草在路兩旁恣意生長,有的路段甚至被小草所掩蓋。當年,為了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軍將士從寧岡運糧到井岡山上,以防被敵人長期圍困。他們正是行走在這條崎嶇的小道上,每天都要翻越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黃洋界高峰,并且,是背著或挑著幾十斤重的稻谷。由于敵人嚴密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軍民生活異常艱苦,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紅軍將士依然豪邁樂觀地生活與戰(zhàn)斗。他們一次次挑糧上井岡,一次次擊碎了敵人的圍困,無所畏懼地在這陡峭的羊腸小路上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奇跡。
          ⑥眼下,黃洋界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開得正艷,一片片,一層層,一簇簇,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恰到好處地綴飾在翠綠的大山中。它們懷著向往藍天的堅定信念,積攢著自己的力量,不屈不撓地綻放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生機盎然。放眼望去,云霧濃時,山間花海若隱若現(xiàn);云霧散去,便是一片片壯觀的杜鵑花海,一眼望不到邊際。那么耀眼,那么爛漫。
          ⑦凝視小路,似乎看到了當年紅軍在路上行走的身影。先輩們用草鞋踏平了險峻和坎坷,踏出今天的幸福之路。
          ⑧站立哨口,松濤四起。一尊炮依舊穩(wěn)穩(wěn)地守著哨口。一座紀念碑,高高地矗立著,肅穆、巍峨……
    (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5月2日)(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引用詞句,既點明黃洋界吸引作者的原因,也引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終于,有機會走進黃洋界”,把作者即將登臨黃洋界的激動心情寫得真切動人。
    C.黃洋界阻擊戰(zhàn)的哨口等遺跡還在,但將士已不在,讓作者產生了物是人非之悲。
    D.文章以一尊炮、一座紀念碑結尾,兼有守衛(wèi)與銘記之意,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2)文章第③段和第⑤段表現(xiàn)了紅軍將士哪些精神品質?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文中“杜鵑花”這一意象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品味其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

    組卷:8引用:3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每次想吃垃圾食品的時候,腦子里總會有另一個聲音在不斷地提醒:少吃點,這些都是垃圾食品!有時候不禁想問:“為什么垃圾食品都這么好吃?”①            ?垃圾食品是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他營養(yǎng)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從而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一般來說,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燒烤類食品……
          為什么說它們是垃圾食品?以漢堡為例,制作漢堡胚的精面粉屬于簡單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進入消化系統(tǒng)后,會導致體內血糖濃度在短時間內飆升,人體分泌大量的胰島素。雖然血糖水平會很快降下來,但長此以往,身體就會逐漸喪失對胰島素做出正確反應的能力,引發(fā)胰島素分泌不足。漢堡中的沙拉醬就是脂肪,油炸肉類更是脂肪大戶,還要加上芝士,這樣一來,一個漢堡的脂肪含量就太高了。
          大家為什么這么喜歡吃垃圾食品呢?因為我們骨子里就喜歡這些食物,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②            ,別說是幾百年前了,放在幾十年前,那也都是好東西!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獲得足夠的能量活下去,為此我們的腸胃更喜歡高能量食物。有了這樣的天賦,我們可以用最少的食物獲得最多的能量,然后生存、繁衍下去。所以喜歡吃“垃圾食品”,其實是人類進化的結果;喜歡吃“垃圾食品”,不是因為貪嘴,而是             。這個基因,讓我們的祖先在惡劣的年代生存下來,卻讓我們在這個食物充裕的世界中無限發(fā)胖!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假如你有一個特別喜歡吃燒烤類、油炸類等重口味食物的朋友,你將如何勸說他呢?請結合材料寫一段話,不超過70個字。

    組卷:31引用:7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科幻喜劇電影《獨行月球》中的維修人員獨孤月因故錯過領隊馬藍星的撤離通知,最終獨自一人留在了月球。在努力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獨孤月經歷了兩次抉擇:
          在找回返回艙發(fā)動機后,是利用太陽能繼續(xù)趕路回到月球基地,還是原路返回營救唯一的同伴——一只陪伴自己的大袋鼠?獨孤月經過思想斗爭,最終選擇返回救助大袋鼠。后來,因月球車耗光動能陷入絕境的獨孤月,偶然發(fā)現(xiàn)并利用大袋鼠的超強的跳躍能力,牽引自己成功返回了月球基地。
          好不容易修好了返回艙準備返回地球時,卻得知有一顆小行星正撞向地球:是留在月球保全自己,還是駕駛返回艙撞向小行星拯救地球?獨孤月沒有猶豫,選擇獨自駕駛返回艙,撞向小行星。
          請結合以上材料,以“兩難選擇中的取舍”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