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鏡 全章綜合檢測》2023年單元測試卷(3)
發(fā)布:2024/8/27 18:0:8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光路圖中,能正確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魚的光路圖是( ?。?/h2>
組卷:1633引用:36難度:0.7 -
2.有一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產(chǎn)生一個光斑O,如圖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動的是( ?。?/h2>
組卷:4597引用:68難度:0.5 -
3.小明通過透鏡觀察“美麗濰坊”四個字,看到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515引用:19難度:0.5 -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274引用:2難度:0.5 -
5.為滿足城市治安防控的需要,很多公壯聚集地區(qū)安裝了360°高清攝像頭,其鏡頭的功能類似于人眼睛的晶狀體,焦距可以調節(jié)。它的像距幾乎不變,如圖所示,某人在成像板上已經(jīng)成清晰的像,此時鏡頭的焦點在F處,在監(jiān)控此人的過程中(該人在成像板上的像始終保持清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906/22/dca34666.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float:right;" />
組卷:183引用:6難度:0.7
四、實驗探究題
-
14.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實驗中,意外發(fā)現(xiàn):下部水槽裝滿水,當光從水斜射向空氣時(如圖甲),隨著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空氣中的折射光會突然消失同時反射光變得更亮(如圖乙)。課后,小明在老師的幫助下,改變入射角的數(shù)值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得到如表的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
入射角i 0° 8° 15° 24° 30° 35.2° 40° 45° 46.8° 50° 折射角r 0° 10° 20° 30° 40° 50° 60° 70° 90° /
(2)根據(jù)光路可逆的特性,當光從空氣斜射向水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隨著入射角增大時,折射光線 (選填“會”或“不會”)消失。
(3)小明推斷:當光從 (選填“玻璃斜射向空氣”或“空氣斜射向玻璃”),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光線也會消失,只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小明進一步查資料了解到,原來這種現(xiàn)象是光纖通訊的基本原理--全反射,光纖通信的發(fā)展以及光纖寬帶的普及都帶動了互聯(lián)網(wǎng)速的提升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改善,而這一切的理論基礎僅僅來源于這個簡單的光學實驗。組卷:229引用:4難度:0.6 -
15.某同學用蠟燭、焦距10cm的凸透鏡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如圖甲示位置時,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的實像。
(2)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換用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繼續(xù)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向左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的清晰的實像
②向左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
③向右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
④無論怎樣移動蠟燭,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清晰的像
(3)如圖乙所示,F(xiàn)表示凸透鏡的焦點,S表示燭焰,S′表示S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請在圖乙中畫出凸透鏡和入射光線SA經(jīng)過凸透鏡之后的光線。組卷:128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