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五)

發(fā)布:2024/9/17 4: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這些年所講述的中國故事中,普遍存在著兩個誤區(qū)。一是在講故事的藝術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一味求新,普遍學西方,但如何對待中國自身的敘事資源,如何在故事中建構起中國風格、中國語體的文化自覺還不明顯,二是中國小說迷戀凡俗人生、小事已經(jīng)多年了,這種寫作潮流,最初起源于對一種宏大敘事的反抗,然而,反抗的同時,伴隨而生的也是一種精神的潰敗——小說被日益簡化為欲望的旗幟,縮小為一己之私,它的直接代價是把人格的光輝抹平,人生開始匍匐在地面上,并逐漸失去了站立起來的精神脊梁。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國故事的精神呢?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要公正地對待歷史和生活。只看到生活的陰暗面,只挖掘人的欲望和隱私,而不能以公正的眼光對待人、對待歷史,并試圖在理解中出示自己的同情心,這樣的寫作很難在精神上說服讀者。因為沒有整體的歷史感,不能以寬廣的眼界看世界,作家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偏狹、執(zhí)拗,難有溫潤之意。這令我想起錢穆在《國史大綱》一書的開頭所說的,他勸告我們要對本國的歷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將我們自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錢穆所提倡的對歷史要持一種“溫情與敬意”的態(tài)度,既是他的自況之語,也是他研究歷史的一片苦心。文學寫作何嘗不是如此?作家對生活既要描繪、批判,也要懷有溫情和故意,這樣才能獲得公正地理解人和世界的立場。可是,“偏激的虛無主義”在作家那里一直大有市場,所以,很多作家把現(xiàn)代生活普遍簡化為欲望的場景,或者在寫作中單一地描寫精神的屈服感,無法寫出一種讓人性得以站立起來的姿勢,寫作的路子越走越窄,靈魂的面貌也越來越陰沉,慢慢地,文學就失去了影響人心的正面力量。
          精神視野的殘缺,很容易使作家沉陷于一己之私,而無法在作品中展示更廣闊的人生、更高遠的想象。而好的小說,不僅要寫人世,還要寫人世里有天道,有高遠的心靈,有渴望實現(xiàn)的希望和夢想。有了這些,人世才堪稱可珍重的人世。中國不少當代小說慣于寫黑暗的心,寫欲望的景觀,寫速朽的物質(zhì)快樂,唯獨寫不出那種值得珍重的人世——為何寫不出“可珍重的人世”?因為在作家們的視野里,早已沒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物了。他們可以把惡寫得尖銳,把黑暗寫得驚心動跳,把欲望寫得熾熱而狂放,但我們何曾見到幾個作家能寫出一顆善的、溫暖的,充滿力量的心靈?那些讀起來令人心驚肉跳的欲望故事中,有幾個寫到了靈魂深處不可和解的沖突?為現(xiàn)代人的靈魂破敗所震動,被尋找靈魂的出路問題折磨的作家,那就更少了。
          很多小說都成了無關痛癢的竊竊私語,或者成了一種供人娛樂的膚淺讀物,它不僅不探究存在的可能性,甚至拒絕說出任何一種有痛感的經(jīng)驗。作家們只要一開始講故事,馬上就被欲望敘事扼制,根本無法掙脫出來去關心欲望背后的心靈跋涉,或者探索人類靈魂中那些困境。
          欲望敘事的特征是,一切的問題最后都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案,也就是獲得俗世意義上的和解;唯獨靈魂敘事,它是沒有答案的,或者說它在俗世層面是沒有答案的——文學就是探究那些過去未能解答、今日不能解答、以后或許也永遠不能解答的疑難,因為這些是靈魂的荒原,是每一個人的生存都無法回避的根本提問。只有勇敢面對這樣的根本提問,人才有可能成為內(nèi)在的人,文學才能稱之為尋找靈魂的文學,木心說:“五四以來,許多文學作品之所以不成熟,原因是作者的‘人’沒有成熟。”確實,作家如果沒有完成精神成人,文學所刻畫出來的靈魂就肯定是單薄的。
          當下時代,寫作門檻已越來越低,各種方式流行的中國故事實在太多了,有些是滿足于讀者一種閱讀的趣味,有些是消費性寫作潮流的產(chǎn)物,但最值得倡揚的,還是完成了一種精神的那些中國故事。畢竟,一味地展示欲望細節(jié)、書寫身體經(jīng)驗、玩味一種竊竊私語的人生,早已不再是寫作勇氣的象征;相反,那些能在廢墟中將潰敗的人性重新建立起來的寫作,才是有靈魂的、值得敬重的寫作。我相信后者才是中國文學精神流轉的大勢。要講好中國故事,必須看到這一精神大勢的變化,也唯有如此,在中國故事中所創(chuàng)造的中國形象,才是健全的、成熟的、真正有中國氣派的。
    (摘編自謝有顧《如何完成中國故事的精神》)(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藝術上一味求新,缺乏中國特色,在內(nèi)容選擇上過于狹隘,缺少人格的光輝,是這些年中國故事講述時的普遍誤區(qū)。
    B.作家要對生活抱有“溫情與敬意”、也要描繪、批判,避免沉陷于一己之私,這樣才是寬廣的視野,才能展示更廣闊的人生。
    C.文學失去了影響人心的正面力量是因為很多作家把現(xiàn)代生活普遍簡化為欲望的場景,或者在寫作中描寫了精神的屈服感。
    D.中國當代小說不寫值得珍重的人世,而寫黑暗的心、欲望的景觀、速朽的物質(zhì)快樂,因為在作家們的視野里,已經(jīng)沒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物了。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講故事的人應該認真思考如何以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回應我們所處的時代,真正把握時代的潮流,直面人生的諸多難題。
    B.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寫出人性的善良、人世的溫暖,傳達出人們美好的希望和夢想,通向深微的人心。
    C.如果一部文學作品的形象是豐富和復雜的,能帶給讀者痛感經(jīng)驗,那么就意味著該作家跳出了膚淺,完成了精神的成熟。
    D.重塑作家的靈魂,讓其具有公正地對待歷史和生活的眼光,才可能出現(xiàn)有靈魂的、值得敬重的寫作,才可能講出中國故事的風骨。
    (3)下列選項,最能準確概括原文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講故事的人以公正的眼光對待人、對待歷史、對待生活,才能講好中國故事。
    B.如果缺乏高遠的心靈和希望、夢想,精神視野殘缺,就無法講好中國故事。
    C.講故事的人要突破欲望敘事的扼制,上升為靈魂敘事,這樣才能講好中國故事。
    D.在廢墟中將潰敗的人性重新建立起來的寫作,才是有靈魂,值得敬重的寫作。

    組卷:0引用:3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1905年,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而達利就出生于相對論誕生的前一年。1931年達利創(chuàng)作了他那最著名的作品《永恒的記憶》,作品中的軟表就是相對論時空的一個象征。在達利看來,機械的、生硬的、堅固的物體是他的天敵。時鐘要么是軟的,要么就根本不存在。量子力學是達利創(chuàng)作靈感的另一個來源。量子力學告訴達利,原子里面還存在著原子核、質(zhì)子、中子等等,這些微小的物體都是浮在“空中”的。達利希望通過海森堡的新方程式把量子力學的觀念引入他的作品。于是達利的作品出現(xiàn)了斷裂、破碎、非連續(xù)、漂浮等形象。羅伯特.迪斯查勒斯曾寫道:“他繪畫中的暗號有許多科學的進展……只要他得到這些,總是比別人先畫起來?!?br />(摘編自王德彥《達利畫的是夢境?不,他畫的是相對論和量子論》)
          材料二  著名的敦煌壁畫中,那婆娑起舞的飛天堪稱是世界繪畫藝術中的珍品??擅乐胁蛔愕氖悄切┫膳拿纨嫼图∧w大都是灰黑色的,難道我們的祖先的肌膚是灰黑色的嗎?當然不是,原來這些畫面上的灰黑色的物質(zhì)是硫化鉛(PbS)。不過在當初涂上去的可不是硫化鉛,而是一種有名的白色顏料,這就是鉛白,即堿式碳酸鉛。這種物質(zhì)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涂抹之處,簡直白得刺眼??墒怯捎谄溟L期受空氣中微量硫化氫氣體的腐蝕,逐漸由耀眼的白色變成了灰黑色,其化學反應如下:
    2PbCO3?Pb(OH)2(白色)+3H2S=3PbS↓(黑色)+2CO2↑+4H2O
          在博物館里陳列的油畫,如果時間久了,其白色畫面也會逐漸變得黯然無光,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只要取一塊軟布蘸上雙氧水,在畫面上輕輕地擦拭,就可以使畫面舊貌換新顏了。這是因為具有強氧化性的雙氧水能把黑色的硫化鉛氧化成白色的硫酸鉛,其化學反應如下:
    PbS(黑色)+4H2O2=PbSO4(白色)+4H2O
    (摘編自華雪堂《化學知識與繪畫藝術》)      材料三  目前,石窟壁畫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大量的參觀游客在洞窟內(nèi)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迅速潮解壁畫中的鹽堿而加速壁面的酥堿、起甲及顏料粉化而剝落。由于地域不同,石質(zhì)差異較大,在造像和繪畫的制作手法及材料的使用上也各有差異,再加上中國石窟壁畫的地仗質(zhì)地松散……都為石窟壁畫修復與保護工作增加了難度。
          隨著科技發(fā)展,越來越多其他行業(yè)的新技術也逐漸運用到了壁畫保護中,如聲發(fā)射技術、VR/AR技術、GPS/GIS/RS等信息技術。這些“黑科技”能解決大量壁畫保護中遇到的問題:利用顯微手段可以觀察壁畫表面肉眼無法觀察到的信息,包括起稿線、修改痕跡,是補色全色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利用光譜類儀器可以看到紫外紅外波段內(nèi)的壁畫表面信息,如表面殘留的膠液、前人的修復痕跡等,是表面清洗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利用X射線、激光拉曼、能譜儀等設備可以分析出壁畫顏料、地仗成分……這些科學儀器的分析結果作為壁畫保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為后續(xù)的修復提供了幫助支持。
    (摘編自《敦煌壁畫變得“像酥團一樣”,修復者們?nèi)绾螕尵仁澜绻鍖???/bdo>(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
    激發(fā)
    達利的創(chuàng)作思維
    創(chuàng)作
    夢境般的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
    B.達利把量子力學的觀念
    通過
    海森堡的新方程式引入作品
    呈現(xiàn)
    斷裂、破碎等形象
    C.用具有強氧化性的雙氧水
    擦拭
    由白色變得黯淡的油畫
    可以
    使畫面煥然一新
    D.利用光譜類儀器
    觀察
    表面殘留物、創(chuàng)作修改痕跡等
    幫助
    敦煌壁畫的修復工作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羅伯特?迪斯查勒斯夸贊達利的繪畫,是因為他率先在作品中用軟表等斷裂、破碎、非連續(xù)、漂浮的形象體現(xiàn)了許多科學的進展。
    B.敦煌壁畫中飛天仙女的面龐和肌膚是由鉛白這種白色顏料繪制,但長期被空氣中的硫化氫氣體腐蝕,逐漸轉為灰黑色的硫化鉛。
    C.中國石窟壁畫的修復和保護工作要面對諸多問題,如游客過多、制作手法及材料使用上有差異、石窟地仗質(zhì)地松散等。
    D.聲發(fā)射技術等其他行業(yè)新技術在壁畫保護中的運用,能解決大量在壁畫保護中遇到的問題,為后續(xù)的修復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
    (3)三則材料的表達及內(nèi)容各有側重點,請根據(jù)材料分別進行概括。

    組卷:0引用:3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帕米爾高原的流脈
    楊朔
          一九三七年八月。翠藍色的曙光如同春晴的海潮,平靜地,舒緩地,淹沒了樹木、村舍、田野,以及高原的全部。黎明爬上高原,清爽;爬進窗洞和門縫,光明;爬到人們的心頭,活潑?;顫姷男那榛奢p松的嬉笑和無節(jié)奏的口哨,旋轉在東、旋轉在西,旋轉在村鎮(zhèn)的每個角落。
          有一個人卻包裹在薄霧似的憂郁里。當他收拾好行裝,從桌上抓起軍帽,他忽然遲疑地,留戀地,用他粗糙的大手撫摸著帽前的五角紅星。這徽章陪伴他將近十年,給了他勇氣和信念。
          門外響起遲緩的腳步聲。進來的是一位老頭兒:腦袋上斜壓著一頂氈帽頭,夾襖的大襟虛掩著,攔腰緊系了一條青搭布。嘴里咬著旱煙袋桿,他語音含混地說:“早呀,鄒同志,東西都捆好了么?”
          鄒金魁三步兩步迎上去,熱烈地拍著老頭兒的脊背道:“是你啊,張大爺!怎么?過秋天了?”
    “可不是,早起風太硬?!睆埓鬆攺乃麆倓偪p好的夾襖上摘下一根白線頭,又拍拍前襟:“我說,同志,你們要不要喝碗稀飯再走呢?”
    “不,不,昨天已經(jīng)騷擾你們一頓了。老百姓還送來許多干糧,路上有得吃了。”屋外隱約地傳來一陣噪鬧的聲音,鄒金魁急急轉換話頭說:“出去吧,張大爺,同志們大約都集合了?!?br />      在一方平闊的谷場上,灰色的軍服,藍色的短褂,來來往往交織在黃土色的陽光里,如同布機上的木梭。從一堆集聚著的人群中,坦率而開心的大笑時時爆炸開來。
          遠處,鄒金魁同張大爺并著肩膀走來。他走近谷場,朝著人堆里叫道:“小鬼,快去把我的鋪蓋卷搬來!”
          繼而,他轉向貴生,親熱地一拳打在青年強健的胸脯上。貴生有一張黝黑的圓臉,粗眉毛,圓眼睛,鼻頭散布著幾粒粉刺。他幫忙士兵捆好一架騾馱,交抱著兩臂退下來。鄒金魁凝望他一回,開心地打趣說:“張大爺,你該給兒子討房老婆了,人家也是二十一歲的人啦!”
    “我不要老婆,你也沒有呢!”貴生倔強的臉龐抹上一層女孩子似的羞紅。
    “你不能比我呀,我是當兵的,哈哈!”又是一只粗大的拳頭飛來,這次卻被貴生接住了。貴生伸出自己的右手說:“來,咱們再掰掰腕子,看我的力氣長了沒有?”
          張大爺望著他們無嫌隙的嬉笑,滿意地瞇起眼睛。他拔下嘴里的旱煙桿,在鞋底敲敲煙灰,重新裝上一袋,不緊不慢地說:“講幾句話吧,鄒同志,送行的人真不少呢?!?br />      士兵站成一條筆直的行列,油膩而破舊的軍裝掩藏著許多顆純潔而堅定的心。他們直視著前方,焦點集中在他們長官身上。鄒金魁反扣著手,低下頭,腳尖蹴開幾塊碎小的石子,遂后又挺起胸膛,掃了一眼農(nóng)民充滿熱情和期待的臉龐。惆悵像是一陣輕風掠過他的心頭。這難得的惜別情緒使他也奇怪自己的反常。終于,他用一種習慣的腔調(diào)開始說話了,意思卻是誠懇的:“同志們,我們就要走了,平常蒙你們好意招待,實在應當感謝……”
          他忽然側轉頭,高聲詢問士兵說:“你們住的屋子都打掃干凈了么?”——“干凈了。”——他滿意地點點頭,繼續(xù)說下去:“我們這次開拔,不再是自己打自己人了?,F(xiàn)在全國已經(jīng)成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我們是要開到前線去打日本,打侵略我們的日本!”
          張大爺并不曾細聽這篇簡短而響亮的演詞。他的眼皮低垂,眼光似乎透進地面,間歇地吧嗒一下他的煙袋。他的確舍不得他們走。從他們來后,生活是多么容易啊!捐少,稅少,實行什么統(tǒng)一累進稅,連放印子錢的李德齋也給嚇跑了。他們非但不刮地皮,反倒幫助老百姓組織自衛(wèi)軍……
    “?。∵@群人太好啦!”他不覺輕細地自語著,之后又跌進迷惘的沉思里:“看看鄒金魁,一點沒有官架子,一到春秋,還領著同志們幫輔大家伙犁地啦,打場啦?!?br />      他的思緒像是一縷游絲,蕩到這兒,蕩到那兒,這時候一陣鼓噪把它無情地擊斷了。
    “歡迎區(qū)長說話!”
          張大爺倉皇地抬起頭,臉上的細密的皺紋急遽地伸縮著,形成一副寂寞的苦笑。他從嘴角拔下煙袋,摸摸他的花白胡須,又咳嗽了兩聲,但他依舊不知道應該從哪兒說起。
    “我說什么呢,同志們?”一個吞吐的停逗:“你們走吧!打日本去吧!等你們打勝仗回來,咱們一定再喝一頓酒,叫它比夜來還熱鬧!”
    “鼓掌!”鄒金魁朝背后一揚手,大踏步跨到張大爺?shù)纳砬?,熱情地抓住他的略微抖顫的枯手。從老人的濕潤的眼眶,鄒金魁又望到張貴生的黝黑的圓臉。這個青年閉緊嘴唇,極力裝出鎮(zhèn)定的樣子,可是他臉上不自然的笑容卻把他完全出賣了。
          鑼鼓,喇叭,出其不意地從人群里喧騰出來,同軍隊的號角攪成一片。鄒金魁邁動長腿時,向歡送的人群揮舞手臂,大聲地同他的熟人打招呼:“好好干吧,貴生,我們后會有期?!?br />      田野里熏蒸著殘余的暑熱。叫哥哥,紡織娘,得意地在谷穗和高糧桿上鼓動翅翼。驀然間,它們噤住聲音,縱跳到深密的草叢里隱匿起來。迎著高高的朝陽,唱著豪邁的軍歌,戰(zhàn)士漸漸地迷濛在原頭碾起的黃色的塵霧里,撇在后面的是一些黝黑的臉面,神情從緊張變成無助的失望。
    (選自楊朔同名小說,有刪改)文本二:
          當我寫完這部小說的最后的一個字,放下筆,我的神經(jīng)不覺一跳——這不是由于一件工作完成后應有的興奮,而是日本法西斯魔鬼的飛機正從我的頭頂掠過。在我寓所前的高射炮忽然發(fā)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我寫這部東西,有小小的企圖,希望能夠解剖一下在某種新的社會制度之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究竟是怎樣的不同?
          書里所描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這不是簡單的新聞紀事文,當然,故事是經(jīng)過我的一番點染,而且小說化了。但是從開始,我便壓制著自己的筆尖,不使小說流于夸張。
          然而,在這部不像樣的東西里,我希望它會含著一些活力,能夠對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呈獻出一點不足道的微力!
          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五日
    (摘編自《寫在<帕米爾高原的流脈>之后》)(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翠藍色的曙光”“黎明爬上高原”讓帕米爾高原顯得清爽、光明和活潑,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暗示紅軍到來后,這里發(fā)生了積極變化。
    B.面對張大爺?shù)氖⑶檠垼u金魁“急急轉換話頭”,“急急”表明他不愿給百姓的生活造成更多的干擾,這可看出他時刻將老百姓放在心間。
    C.紅軍戰(zhàn)士穿著“油膩而破舊的軍裝”但他們內(nèi)心卻“純潔而堅定”,從中可看出這支隊伍雖然裝備非常簡陋,但他們卻信念堅定,不畏艱苦。
    D.鄒金魁臨別時對貴生說“我們后會有期”,這既是同貴生告別,也是對他成長的期待,希望他能夠盡快地轉變觀念,跟上隊伍,一起參加戰(zhàn)斗。
    (2)黎明之際,為什么鄒金魁“卻包裹在薄霧似的憂郁里”?請結合文本,簡要回答。
    (3)請結合文本一的內(nèi)容,談談你對文本二中畫線句子的理解。

    組卷:29引用:4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獨龍江,很遙遠;獨龍族,很神秘。巍峨的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山相互擠壓,好像誰也不愿認輸和讓步。兩山夾飛流,獨龍江使勁將它們推開,可始終不怎么見效,留給獨龍族同胞的生存空間還是很小很窄。新中國成立之前,獨龍族同胞還過著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狩獵為生的原始生活。新中國的成立,徹底改變了獨龍族同胞的命運。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的貫通,徹底解決了大雪封山的千年難題,獨龍族同胞的發(fā)展速度由此倍增。獨龍江鄉(xiāng)地形雖然狹窄,可獨龍族同胞的人生卻遼闊而精彩。①曾使用過的過江溜索已棄置,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混凝土大橋;②曾經(jīng)歷過的痛苦歲月已沉江底,被色香味俱全的火紅日子所取代;③漂亮又舒適的小洋房取代了曾居住過的已隱退的木楞房;④無須再勞累騾馬的馱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車輛。沒有什么可以再阻擋獨龍族同胞前進的步伐。暖風拂面而過,山含笑,水含笑,人含笑。一道彩虹橫跨千年,一條大江奔涌向前,一個民族正跨進春天更深處。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使用了比擬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2)調(diào)整畫橫線語句的結構和語序,使其與文中①的句式一致、結構基本對稱,銜接緊密。(可以增刪或改動個別詞語)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學者認為,《西游記》里孫悟空的成長史,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孫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無拘無束的“自在”,但隨著這種“自在”發(fā)展到極致,他被壓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看似脫離了個人的絕對自由,然而卻促使他收斂心性,走向“成人”、最終“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斂”,是成長中的青年人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他們一方面渴望個體擁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隨時要去面對來自社會的種種規(guī)范和約束。
          作為高一的新生,學校老師也對你的生活、學習進行了一定的約束,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