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滄州市鹽山中學、海興中學等兩校高二(下)月考歷史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8/2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明初,徽商程維宗開始在屯溪鎮(zhèn)經營商業(yè),并吸引了大量徽商,此后屯溪逐漸成為皖南巨鎮(zhèn),也成為古徽州及周邊地區(qū)最人的茶葉集散中心?;丈踢€在當地修建了人量的橋梁道路和水利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了商業(yè)經營條件和人居環(huán)境。這表明當時(  )

    組卷:7引用:14難度:0.6
  • 2.下表為兩個不同時期中國各規(guī)模等級城市人口增長情況。表中數據的變化說明中國( ?。?br />
    規(guī)模數 1964~1980年 1980~1989年
    城市數 增長幅度 城市數 增長幅度
    大于200萬 5 3.59 7 24.16
    100~200萬 8 10.95 8 25.41
    50~100萬 18 14.89 30 28.47
    20萬~50萬 43 23.55 70 34.22
    10萬~20萬 51 26.78 62 44.91
    小于10萬 42 38.10 46 70.39
    平均 167 15.87 223 31.63

    組卷:0難度:0.6
  • 3.在19世紀上半葉的倫敦,人滿為患,許多工人只能住在沒有照明和排水設施的地下室,使得傳染病很容易擴散。1831年英國爆發(fā)霍亂,10年間伯明翰、曼徹斯特和利物浦等工業(yè)城市的平均死亡率從20.69%上升到30.8%。這反映了( ?。?/h2>

    組卷:9引用:8難度:0.8
  • 4.山東臨清由于地處魯西,京杭大運河從其腹地穿行而過,吸引了四方貨物在此集散,逐漸成為大運河北部地區(qū)的經濟中心,史載“臨清為南北都會,萃四方貨物”。但由于清道光年間漕糧試行海運成功,加之黃河泛濫,臨清商業(yè)逐漸衰落。據此可知,導致臨清商業(yè)地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h2>

    組卷:6引用:6難度:0.5
  • 5.1932年科隆一波恩高速公路投入使用,成為德國第一條用于公共交通的高速公路。1950年,德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為2128公里。2009年,德國高速公路運量達2254億輛,平均每天通車數量為48800輛。這一成就( ?。?/h2>

    組卷:1難度:0.5
  • 6.宋代開國不久便多次組織專業(yè)人員對醫(yī)書進行校正,并于公元1057年正式設立校正醫(yī)書局。宋太宗在位時期專門訪求醫(yī)學書籍,為政府大規(guī)模官修醫(yī)書奠定了基礎。據此可知,宋代醫(yī)學發(fā)展(  )

    組卷:6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14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共52分。)

  •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造和積累的文明成果。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以及自然環(huán)境諸要素的綜合產物。中國古代社會雖然歷經戰(zhàn)爭動亂、社會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國文化并未中斷自己的傳統(tǒng),而是在繼承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獲取發(fā)展的新動力。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傳統(tǒng)文化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質,它所主張的“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寧折不彎”的民族氣節(jié)與骨氣,“蒿目而憂世之患”的憂患意識,“以和為貴”的人際關系,以及艱苦樸素的美德,對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形成的優(yōu)秀文化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需要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并在當代的實踐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
    ——摘編自戈鐘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永恒價值》根據材料提煉出一個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點,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的相關知識進行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

    組卷:1引用:5難度:0.5
  •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的本土文化與伊斯蘭教文化,西方的希臘、羅馬文化,東方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匯合而成的。在阿拔斯王朝建立的最初一百年間,公元8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王朝統(tǒng)治者通過對早期文化發(fā)達地區(qū)的征服,深切感受到先進的科學文化對發(fā)展經濟、鞏固政權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他們非常重視教育發(fā)展和知識普及,大量起用知識分子,公正對待學術問題,并給予支持和鼓勵,這種寬容對待學術的態(tài)度和做法,使帝國各地的文人學者享有極大的學術自由。阿拉伯人認為,擁有豐富的學識是一個穆斯林最為榮耀的裝飾,在這種尊重知識的信仰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中,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教育事業(yè)蓬勃興起。百年翻譯運動(約750年~850年)是阿拉伯人全面吸收外來文化的一次規(guī)模宏大的學術運動,在其結束以后,阿拉伯人在科學與文化上進入了獨立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時期。
    ——摘編自陳字《阿拉伯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及其對歐洲的影響》材料二:中世紀的阿拉伯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tǒng),在實驗科學、醫(yī)學、化學、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學家的“圖斯雙圓”理論出現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中,現代天文學中的很多名稱和術語來自阿拉伯天文學家。12世紀開始,許多希臘哲學著作的阿拉伯文譯本又重新譯成歐洲各種文字,歐洲人才重新聽到亞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觸到真實的希臘古典哲學著作。從阿拉伯世界涌來的知識潮流,給歐洲帶來了心靈解放的“大躍進”,促進了自由思想的發(fā)展和文藝復興的到來。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
    ——摘編自蔡德貴《中世紀阿拉伯人對哲學和科學的貢獻》(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點并說明其繁榮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阿拉伯文化對歐洲社會的影響。

    組卷: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