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六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五四學制)

發(fā)布:2024/7/6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

  • 1.某生物實驗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組探究實驗(同種植物),該實驗探究的是綠色植物體蒸騰作用的強度與( ?。?/h2>

    組卷:271引用:51難度:0.9
  • 2.觀察如圖,關于葉片結構的描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15引用:3難度:0.5
  • 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運輸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  )

    組卷:23引用:17難度:0.7
  • 4.“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這句話主要說明了綠色植物的哪種功能( ?。?/h2>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5.對維持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動是( ?。?/h2>

    組卷:295引用:116難度:0.9
  • 6.如圖為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研究光合作用的實驗示意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64引用:5難度:0.5
  • 7.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它們在農業(yè)生產上的運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94引用:24難度:0.4
  • 8.如圖表示一晝夜中二氧化碳、氧進出植物葉片的情況,發(fā)生在夜間的現(xiàn)象是( ?。?/h2>

    組卷:23引用:25難度:0.9
  • 9.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guī)劃中均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錨定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達成目標的是(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5
  • 10.植樹造林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有效途徑之一,能抵消環(huán)境中的部分二氧化碳,達到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如圖表示綠色植物的三個生理過程,對實現(xiàn)“碳中和”起主要作用的是(  )

    組卷:165引用:5難度:0.5
  • 11.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從森林古猿進化成人中的關鍵一步是什么( ?。?/h2>

    組卷:106引用:21難度:0.9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34.圖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動,圖二中數(shù)字表示葉片不同結構,分析回答:([]內填字母或數(shù)字,橫線上填文字)

    (1)植物可以通過圖一中所示的[
     
    ]
     
    制造有機物,這一生理活動主要在圖二中的結構[
     
    ]
     
    中進行.
    (2)將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閉的黑色塑料袋內(如圖三所示),過一段時間后將其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因為植物幼苗進行
     
    ,產生
     
    的原因.
    (3)將圖三裝置置于陽光下,打開塑料袋,發(fā)現(xiàn)內壁附著許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經圖二中葉片的[
     
    ]
     
    散發(fā)出來的,這一生理活動是植物的
     
    作用.

    組卷:17引用:3難度:0.5
  • 35.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以下實驗:
    試管編號 1 2 3
    饅頭碎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
    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保溫 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 2滴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與1號試管起
     
    作用。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選用
     
    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3)實驗結果是1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
     

    組卷: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