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
1.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調的是( ?。?/h2>
組卷:65引用:22難度:0.8 -
2.如圖為人體體液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甲~丁代表相應液體。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3.下列過程中,哪些不是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生理生化反應( ?。?br />①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體和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⑤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組卷:2引用:2難度:0.7 -
4.從神經系統(tǒng)組成的角度,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5難度:0.6 -
5.下列關于組成神經系統(tǒng)的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4引用:4難度:0.7 -
6.吃到梅、看到梅和談到梅時唾液分泌增加,這3種情況分別屬于( ?。?/h2>
組卷:8難度:0.7 -
7.如圖所示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M、N分別表示兩個神經元的局部。下列與此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0難度:0.7 -
8.如圖為一突觸的結構,在a、d兩點連接一個靈敏電流計。已知ab=bd,若分別刺激b、c兩點,靈敏電流計指針各能偏轉幾次( ?。?/h2>
組卷:184難度:0.9 -
9.下列與神經調節(jié)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①組成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細胞中神經元的數量遠多于神經膠質細胞
②神經遞質可以作用于神經細胞、肌肉細胞或腺體細胞等細胞
③指尖采血時,針刺指尖不引起縮手反射能夠說明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節(jié)
④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僅靠一個神經元也能完成
⑤某人能讀書看報,也可以寫文章,但聽不懂別人說的話,大腦受損傷的區(qū)域是V區(qū)
⑥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
⑦在神經纖維上,興奮傳導方向與膜內局部電流方向相同
⑧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⑨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出神經,可使效應器產生相同的反應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10.在離體實驗條件下單條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11.如圖為各級中樞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2.選擇30只生理狀況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測定小白鼠單位時間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質代謝強度,將其隨機分為甲、乙兩組,做如下處理:
由此可以推測:是甲狀腺激素增強了小白鼠的物質代謝能力.為了證明這一推論,要增加下列哪項操作作為對照實驗( ?。?/h2>組別 實驗處理方法 10天后代謝強度 甲 切除小白鼠體內的甲狀腺 大大下降 乙 切除小白鼠體內的甲狀腺,5天后連續(xù)給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種溶劑中的甲狀腺激素 沒有下降 組卷:13引用:5難度:0.7 -
13.下列關于激素在生活實踐上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2引用:3難度:0.7 -
14.如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三種方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
42.據報道,美國耶魯大學的生物學家正在從事將病毒引誘到人體“陷阱細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試驗研究。例如,HIV通過T細胞表面的CD4分子識別T細胞(如圖甲),如果給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飾過的紅細胞(如圖乙),則該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但HIV在紅細胞中無法完成復制增殖,最后隨紅細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該方法目前已經在小鼠體內獲得階段性成果。
(1)HIV病毒入侵人體后,紅細胞之所以會被識別,是因為其表面也具有CD4分子,相當于免疫細胞表面的
(2)正常情況下,HIV主要侵入并破壞人體的
(3)在HIV入侵人體的早期階段,人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入侵的病毒后,激活的
(4)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之所以能成為“陷阱細胞”,從細胞結構角度分析是因為
(5)衰老的紅細胞可由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清除,這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
(6)以下行為可以傳染艾滋病的是
A.與艾滋病人共同進餐
B.與艾滋病人共用文身、文眉器械
C.與艾滋病人熱情擁抱
D.與艾滋病人共用沖水馬桶組卷:4引用:2難度:0.6 -
43.圖甲和圖乙分別表示單側光和不同濃度生長素(IAA)對植物根和莖生長的影響。分析回答:
(1)據圖甲可知,該植物幼苗的莖已表現(xiàn)出向光性,且測得其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n(如圖乙所示),則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2)據圖乙可知,根和莖對生長素反應的敏感程度依次為
(3)有同學設計如圖丙實驗驗證“植物根尖產生的生長素在幼根處進行極性運輸”,請在圖丙中表示出實驗組的實驗結果做好標注說明。
(4)生長素是由前體物質組卷: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