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龍華中學高三(上)月考歷史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7/25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春秋時期,一些士、鄙人、工商業(yè)者進入上層政治舞臺,如齊桓公任用鄙人和商人出身的管仲、鮑叔牙;晉文公任用“士”出身的狐偃、趙衰等人;楚莊王任用“鄙人”孫叔敖等。這種人才選拔方式的出現(xiàn)( ?。?/h2>

    組卷:16引用:12難度:0.6
  • 2.重農抑商自商鞅首倡以來一直是古代中國的既定經(jīng)濟政策,然而政府抑商的同時,又實行專賣制度。據(jù)此推斷中國古代政府(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3.唐代有的學者拋棄了漢儒的注疏之學,由注重章句轉向強調經(jīng)義;有的學者主張“以已意解經(jīng)”;有的學者提出了“何為性”和“如何修性”的問題。這些現(xiàn)象( ?。?/h2>

    組卷:44引用:11難度:0.5
  • 4.據(jù)《元史?地理志》記載:“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這主要說明元代( ?。?/h2>

    組卷:22引用:29難度:0.7
  • 5.據(jù)《太祖實錄》記載,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縣官員共4117人的政績,其中擢升者435人,復職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罰者171人,免職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 ?。?/h2>

    組卷:17引用:28難度:0.8
  • 6.“于是本來潛心于駢四儷六之文的人們也漸漸張目四顧,為種種新學與時論所吸引了。這個變化……造就了一批近代知識分子的雛形”吸引著一批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边@種現(xiàn)象(  )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7.面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日新形勢,1901年4月,日本陸軍元老山縣有朋發(fā)表《東亞同盟論》,主張與清政府合作。1905年8月,山縣在《戰(zhàn)后經(jīng)營意見書》中表示“戰(zhàn)后之急務在于擴張軍備并維持和強化同清國的合作”。以寺內正毅為代表的陸軍省也主張同清政府合作二這些日本軍政要人強調與清政府合作,其重要意圖是( ?。?/h2>

    組卷:28引用:13難度:0.6

(二)選考題:共12分。請考生從2到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并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右側方框涂黑,按所涂題號進行評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題進行評分;不涂,按本選考題的首題進行評分。【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 20.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戰(zhàn)期間,聯(lián)合國總共只進行了13次維持和平行動,距國際局勢的要求和廣大會員國的期望都相差很遠。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的外部環(huán)境有了根本的改善。20世紀80年代末,美蘇在安理會各項表決中的一致投票率超過了95%,兩國動輒使用否決權相互對抗的情況開始成為歷史,全球各地受美蘇操縱或支持的熱點沖突紛紛降溫,聯(lián)合國繼而擔負起和平解決這么多年遺留問題的主要責任,并且得到了多數(shù)會員國的認可和支持。1988-1995年間,聯(lián)合國共進行了24次維持和平行動,超過了前40年維和行動的總和。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職能和適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納米比亞和柬埔寨,聯(lián)合國直接負責組織和監(jiān)督選舉,并為完成這一任務接管了過渡時期的部分行政權力。在馬其頓,出現(xiàn)了第一支聯(lián)合國進行預防性部署的維和部隊,標志著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向預防沖突的方向發(fā)展。
    ——據(jù)方連慶等《國際關系史(戰(zhàn)后卷)》(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發(fā)生變化的影響。

    組卷:2引用:3難度:0.5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21.材料 李塨(1659-1733年),直隸(今河北)蠡縣人,清初哲學家、教育家,李塨對傳統(tǒng)教育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人世間追求功利,就猶如打獵想得禽獸,作戰(zhàn)想打勝仗,種田想獲豐收一樣,是正當?shù)男袨?、合理的理想。他認為必須沖破理學隔絕事物而寂守虛靜和只求頓悟而體認心性的不正學風的束縛,以實學、實用的新觀念改革舊教育。在李塨看來,教育對象應該包括士農工商各方面的人,無論何人,只要對社會有用,就應該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在李塨設計的教學內容里,除“六藝”外,還有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學科,如天文、歷象、農政、兵法、方域、醫(yī)道,等等。他主張打破因襲,重視創(chuàng)造,甚至鼓吹可以參照西洋諸法,改造古代文化,李塨反對靜坐讀書、冥思虛論的教學方法,主張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讀書與習行結合。在讀書和習行兩者之中,李塨更重視習行,強調一定要把讀書思考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摘編自閻國華《試論李塨實學教育思想》(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李塨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張。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李塨教育思想出現(xiàn)的原因。

    組卷:0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