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泰州中學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劉勰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認為好的說辭或縱或擒,要看情勢的需要。他還說,“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披肝膽以獻主,飛文敏以濟辭”,即認為說辭的關(guān)鍵,要對當時有利,意義正確,忠于為君,敏于成事。這些話,對燭之武勸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燭之武說秦穆公。先退一步,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笨隙ㄇ貢x圍城一定勝利。然后反過來說,用了四層轉(zhuǎn)折。一層是鄭亡以后,秦國得不到鄭國,對秦國無利,所謂“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二層是滅亡了鄭國有利于晉國,即“亡鄭以陪鄰”。三層是加強了晉國就削弱了秦國,即“鄰之厚,君之薄也”。這三轉(zhuǎn)就說明了滅亡鄭國對秦國的不利。四層是放過鄭國,對秦國有利,即“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些是就當前的情勢說的,用的是一縱一擒,一放一收。說到這里好像話已說完了,但燭之武還要進一步說。因為以上講的滅亡鄭國以后,對秦國無利而有害,都是推測,推測的話還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得舉出事實來做證,證明這種推測是正確的。
燭之武再引過去的事實做證。說秦穆公曾經(jīng)幫助晉惠公,送他回國即位。晉惠公愿把焦、瑕兩邑送給秦穆公作酬報,可是他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絕秦國,說明晉君是背恩的。從而證明秦軍幫晉軍滅亡鄭國以后,晉國也會背恩拋棄秦國,使秦國不利。因此再作進一步推論,晉國占領(lǐng)了鄭國,又會向西侵占秦國。說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說服了。這就是劉勰說的“言資悅懌”,“動言中務(wù),順情人機”。
(摘編自周振甫《<燭之武退秦師>賞析》)材料二:
對于軍事斗爭來說,光是雄辯的口才并不夠,大凡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要想憑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現(xiàn)實的,主要還是憑實力。然而,鄭國沒有相當?shù)膶嵙?。燭之武面臨的艱巨任務(wù)是:缺乏實力的后盾,要在談判中以口才戰(zhàn)勝實力。
談判實際上就是辯論。對立的雙方利害關(guān)系相反,沒有共同語言,必須有一個雙方認可的前提,才能把辯論轉(zhuǎn)化為對話。燭之武必須找到一個秦穆公認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個關(guān)鍵詞“益”,回避了眼前鄭國和秦國利害關(guān)系相反的難點,以于對方有益作為前提。這就把論題轉(zhuǎn)移了:第一,不是對秦國和鄭國有沒有益,而是對秦國和晉國有沒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對秦國有沒有益,而是未來對秦國有沒有益。
為了回避與秦對抗,燭之武坦然放低姿態(tài):退一萬步說,“鄭既知亡矣”,鄭亡如果真對秦國有益(“有益于君”),那就聽便。但是,他反過來指出,鄭亡實際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轉(zhuǎn)化為無益,條件有二。第一,滅了鄭國,鄭國成了秦國遙遠的邊地,可當中隔著晉國,秦國鞭長莫及,要向晉國借道,管理卻受制于晉,對秦國有什么益處呢?第二,鄭國滅亡,實際上是增加了晉國的疆土,對于晉國有益,那就意味著對秦國是無益的(“鄰之厚,君之薄也”)。這是從反面講。從正面講,如果不滅亡鄭國,把鄭國作為東方大道上的朋友(“東道主”),秦國有什么外交使節(jié),鄭國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這對秦國有什么害處呢?
說到這里,從邏輯上來說,是夠雄辯的了。但是,燭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說之士,滿足于邏輯的推斷,他的厲害之處還在于,進一步用歷史的事實來實證。晉國的野心是很難滿足的。秦國曾經(jīng)有恩于晉惠公,武裝護送他歸國,惠公承諾割讓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約,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在黃河邊筑起工事,防備秦國進入黃河以東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礎(chǔ)上,他進一步推斷,晉滅亡了鄭國,擴張了東邊的領(lǐng)土,再要擴張,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國,還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來,秦穆公糾結(jié)于眼前戰(zhàn)事,燭之武從戰(zhàn)略上著眼,以長遠眼光徹底喚醒了秦穆公。秦國不但退兵,且與鄭國結(jié)盟,駐兵于鄭,為鄭協(xié)防。
從這里可以看出,燭之武與先秦游說之士不同。先秦游說之士僅僅是以現(xiàn)場應對的敏捷取勝,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中所說,“喻巧理至”“飛文敏以濟詞”。以巧言妙喻取勝是暫時的,如《戰(zhàn)國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為外交使者,居然與秦王以在咫尺之間血拼相威脅,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無窮。又如晏子使楚,將楚國這個大國比作狗國,也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外交不講究實力是空的。燭之武的雄辯,完全著眼于實力在戰(zhàn)略上的利害轉(zhuǎn)化:晉長必然導致秦消。
燭之武在策略和戰(zhàn)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兩路大軍壓境的危急關(guān)頭,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談判;第二,先爭取利害關(guān)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關(guān)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戰(zhàn)略上;不但扭轉(zhuǎn)眼前的危局,而且從長遠看,化晉秦同盟為鄭秦同盟。有了這樣著眼于實力轉(zhuǎn)化的大視野,口才、邏輯的勝利才有堅實的基礎(chǔ)。
(摘編自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燭之武說秦穆公采用了一縱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強調(diào)了秦晉圍城一定會取得成功。
B.燭之武引過去的事實做證,其目的是勸說秦穆公認清晉國的本來面目,進一步佐證自己的推測是正確的。
C.燭之武認識到鄭國沒有相當?shù)膶嵙?,只著眼于鄭國與秦國的關(guān)系是難以說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徑。
D.燭之武的說辭,從邏輯上看具有雄辯的色彩,但燭之武認識到,只停留在口才上還不夠,還得靠事實說話。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均引用了《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原話,其作用是一樣的,都體現(xiàn)了作者對歷史的主觀認識。
B.燭之武站在秦國一方思考問題,沒有逞一時之勇,圖口舌之快,這是他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的正確選擇。
C.燭之武選擇秦國而不是晉國作為談判對手,是因為鄭國與秦國利害關(guān)系密切,能形成鄭秦同盟。
D.外交談判要善于抓住問題的要害,要有戰(zhàn)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談判中瓦解對方與他國結(jié)成的政治同盟。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劉勰“披肝膽以獻主”觀點的一項是
A.韓愈《師說》闡述人們?nèi)绾螌Υ蠋煛?br />B.蘇洵《六國論》探討六國滅亡的原因。
C.李斯《諫逐客書》勸說秦王停止逐客。
D.莊子在《庖丁解?!分袕娬{(diào)依乎天理。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對劉勰的觀點,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認識有什么不同?這樣的不同對你閱讀經(jīng)典作品有何啟示?組卷:11引用:7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生活在天上
畢飛宇
蠶婆婆在這個悲傷的夜間開始追憶斷橋鎮(zhèn)養(yǎng)蠶的日子。成千上萬的桑蠶交相輝映,洋溢著星空一般的燦爛熒光。它們彎起背脊,又伸長了身體,一起涌向了蠶婆婆。它們的身體像夢的指頭,撫摩著蠶婆婆。每一個蠶季最后的幾天總是難熬的,一到夜深人靜,這個世界上最喧鬧的只剩下桑蠶啃噬桑葉的沙沙聲了。蠶婆婆像給愛蹬被單的嬰孩蓋棉被一樣整夜為它們鋪桑葉,往往是最后一張蠶床剛剛鋪完,第一張蠶床上的桑葉就只剩下光禿禿的葉莖了。然后,某一個午夜就這樣來臨了,孩子們開始向麥秸稈或菜籽稈上爬去。蠶婆婆在這樣的時候就會抓起一把桑蠶,把它們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們會昂起頭,像一個個光著屁股的孩子,既像曉通人事,又像懵懂無知,以一種似是而非的神情與你對視。蠶婆婆每一次都要被這樣的對視所感動,被爬行的感觸是那樣地切膚,附帶滋生出一種很異樣的溫存。
一到夜間蠶婆婆就會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蠶婆婆看久了就會感受到一種揪心的空洞,一種無從說起的空洞。這種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點漫無邊際。星星在天上閃爍,淚水涌起的時候滿天的星斗像爬滿夜空的蠶。
日子一過了谷雨連著下了幾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層的陽臺上,就像是在天上,再也看不見地面了。站了一陣子,感覺到大樓在不停地往天上鉆,真的是云里霧里。蠶婆婆對自己說:“一定得回鄉(xiāng)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總不是事?!毙Q婆婆望著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霧,全是大捆大捆的亂云在迅速地飄移。
蠶婆婆再也沒有料到兒子給她帶回來兩盒東西。蠶婆婆定了定神,發(fā)現(xiàn)盒底黑糊糊的,像爬了一層螞蟻。她發(fā)現(xiàn)那些黑色小顆粒一個個蠕動起來了,有了爬行的跡象。它們是蠶,是黑色的蠶苗。蠶婆婆的胸口咕嘟一聲就跳出了一顆大太陽。另一只盒子里塞滿了桑葉芽。蠶婆婆捧過來,吸了一口,二十九層高樓上立即吹拂起一陣斷橋鎮(zhèn)的風,輕柔、圓潤、濡濕,夾雜了柳絮、桑葉、水、蜜蜂和燕子窩的氣味。蠶婆婆捧著兩只紙盒,眼里汪著淚,囁囁嚅嚅地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第二十九層開始了養(yǎng)蠶生活,就此生龍活虎了起來。她拉上窗簾,在陽臺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斷橋鎮(zhèn)的樣子。
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二十九層開始了與桑蠶的共同生活。她撫弄著蠶,和它們拉家常,說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家鄉(xiāng)話。蠶婆婆的嘮叨涉及了她這一輩子的全部內(nèi)容,沒有時間順序,沒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只是一個又一個愉快,一個又一個傷心。
蠶仔的身體一轉(zhuǎn)白就開始飛快地成長了。所用的篾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積一天比一天大。陽臺和整個客廳差不多都占滿了。
離春蠶上山還有四五天了,大兒子突然要飛一趟東北。蠶婆婆一個人在家,心情很不錯。她打開了一扇窗,在窗戶底下仔細慈愛地打量她的蠶寶寶。快上山的桑蠶身子開始笨重了,顯得又大又長。蠶婆婆從蠶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蠶,讓它們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蠶婆婆指著它們,自語說:“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蠶婆婆逗弄著桑蠶,把自己的五個兒子重新懷了一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五個兒子又回到了眼前。
意外事件說發(fā)生就發(fā)生了,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蠶婆婆突然聽見“轟”的一聲,一陣風過,門被風關(guān)上了。關(guān)死了。蠶婆婆握著錢包,十分慌亂地扒在門上,拍了十幾下,蠶婆婆失聲叫道:“兒,兒,給你媽開開門!”
三天之后的清晨,兒子提了密碼箱走出了電梯,一拐彎就看見自己的母親睡在了過道上,身邊堆的全是打蔫的桑葉和康師傅方便面。母親面色如土,頭發(fā)散亂。
兒子打開門,蠶婆婆隨即就跟過來了。蠶婆婆走到蠶床邊,蠶婆婆驚奇地發(fā)現(xiàn)所有的蠶床都空空蕩蕩,所有的桑蠶都不翼而飛。
蠶婆婆喘著大氣,在二十九層樓的高空神經(jīng)質(zhì)地呼喊:“蠶!我的蠶呢!”
大兒子仰起了頭,雪白的墻面上正開始著許多秘密。墻體與墻體的拐角全部結(jié)上了蠶繭。不僅是墻,就連桌椅、百葉窗、排風扇、抽水馬桶、影碟機與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話,只要有拐角或容積,可供結(jié)繭的地方全部結(jié)上了蠶繭。然而,畢竟少三四天的桑葉,畢竟還不到時候,桑蠶的絲很不充分,沒有一個繭子是完成的、結(jié)實的,用指頭一摁就是一個凹坑。這些繭半透明,透過繭子可以看見桑蠶們正在內(nèi)部困苦地掙扎,它們蜷曲著,像忍受一種疼,像堅持著力不從心,像從事著一種注定了失敗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種沒有溫度的火,是一種迷蒙的燃燒和無法突破的包圍……蠶婆婆合起雙手,緊抿了雙唇。蠶婆婆說:“罪過,罪過噢,還沒有吃飽呢,——它們一個都沒吃飽呢!”
桑蠶們不再關(guān)心這些了。它們還在緩慢地吐。沿著半透明的蠶繭內(nèi)側(cè)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圍困自己。在變成昏睡的蠶蛹之前,它們唯一需要堅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凈,使內(nèi)質(zhì)完完全全地成為軀殼,然后,被自己束之高閣。
(選自畢飛宇《中國短經(jīng)典?唱西皮二黃的一朵》)(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斷橋鎮(zhèn)是蠶婆婆昔日生活的地方,在斷橋鎮(zhèn),蠶婆婆生活自在,養(yǎng)蠶得心應手,拉扯大了孩子。
B.新時代大廈二十九樓是蠶婆婆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在這里,蠶婆婆覺得自己是生活在天上,很不適應。
C.小說善于描摹物象表現(xiàn)情境,文中的排風扇、抽水馬桶、影碟機等物品構(gòu)成了現(xiàn)代生活情境。
D.蠶婆婆不適應現(xiàn)代生活,與社會發(fā)展變化太快和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關(guān)系,這種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對小說語言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2節(jié)中,“星星在天上閃爍,淚水涌起的時候滿天的星斗像爬滿夜空的蠶”句中的“蠶”,寄托了蠶婆婆對斷橋鎮(zhèn)養(yǎng)蠶生活的割舍不斷的深情。
B.第3節(jié)中,“蠶婆婆望著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霧,全是大捆大捆的亂云在迅速地飄移”句中的“霧”和“云”形象地表現(xiàn)出蠶婆婆此時無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狀態(tài)。
C.第6節(jié)中,“只是一個又一個愉快,一個又一個傷心”句,用愉快、傷心這兩種情緒代表了蠶婆婆的生活內(nèi)容,用詞凝練,卻也凸顯了生活的滋味,讓人唏噓。
D.本文多處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語言生動形象,充滿韻味,表現(xiàn)出斷橋鎮(zhèn)生活的充實、詩意和浪漫,讓人不禁對斷橋鎮(zhèn)充滿向往。
(3)文章一開始就用大量的筆墨來寫蠶婆婆的回憶,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4)小說中“蠶”有怎樣的寓意?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組卷:17引用:7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牧,字牧之,善屬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又為牛僧孺淮南節(jié)度府掌書記。擢監(jiān)察御吏,移疾分司東都,以弟耾病棄官。復為宣州團練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
是時,劉從諫守澤路,何進滔據(jù)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長慶以來朝廷措置術(shù),復失山東,鉅封劇鎮(zhèn),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
累遷左補闕、史館修撰,改膳部員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會昌中,黠戛斯破回鶻,回鶻種落潰入漠南,牧說德裕不如遵取之,以為:“兩漢伐虜,常以秋冬,當匈奴勁弓折膠,重馬免乳,與之相校,故敗多勝少。今若以仲夏發(fā)幽、并突騎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舉無類矣?!钡略I浦?。
會劉稹拒命,詔諸鎮(zhèn)兵討之,牧復移書于德裕,以“河陽西北去天井關(guān)強百里,用萬人為壘,窒其口,深壁勿與戰(zhàn)。成德軍世與昭義為敵,王元達思一雪以自奮,然不能長驅(qū)徑搗上黨,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寧兩軍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潤弩手二千,道絳而入,不數(shù)月必覆賊巢。照義之食盡仰山東,常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虛襲取。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澤潞平,略如牧策。歷黃、池、睦三州刺史,入為司勛員外郎,常兼史職。改吏部,復乞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
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少與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處成敗,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時無右援者。從兄悰更歷將相,而牧困躓不自振,頗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夢人告曰:“爾應名畢?!睆蛪魰梆ò遵x”字,或曰“過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蹦俗詾槟怪荆と∷鶠槲恼路僦?。牧于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別杜甫云。
(節(jié)選自《新唐書》)(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
B.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
C.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
D.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隋朝始設(shè)進士科。元、明、清時,進士經(jīng)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B.賢良方正,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shè)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zhèn)涞暮萌似贰?br />C.仲夏,古歷法習慣于把夏季分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見,仲夏為夏季的中間月份,即午月,一般也指農(nóng)歷五月。
D.吏部,是古代官署之一,主要掌管貢舉以及天下文官的考核與任免。東漢始置吏曹,魏晉以后稱吏部。隋唐、五代列為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牧專注于治亂,對漕鎮(zhèn)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反對藩王世襲,認為朝廷長慶年間以來對藩鎮(zhèn)處置不當,不能把重鎮(zhèn)交給藩王。
B.杜牧對軍事有獨到的思考,黠戛斯打敗回鶻之后,他認為朝廷要吸取漢軍常在秋冬攻擊匈奴而敗多勝少的教訓,應在仲夏季節(jié)乘勝追擊。
C.杜牧為人剛直坦率,不拘小節(jié)。博古通今,敢于縱論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場上很少有有人幫他,因而一生從未被重用。
D.杜牧臨死之時,由夢境及甑裂之中感覺大限將至,自撰墓志銘,墓志銘寫就,搜羅自己所撰文章,對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詩文失傳于世。
(4)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②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③從兄悰更歷將相,而牧困躓不自振,頗怏怏不平。組卷:1引用:1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臨送目”領(lǐng)起上片寫景,“故國”點題,為下片的懷古伏筆;“晚秋”點明登臨季節(jié),天氣初肅為寫景抒懷奠定基調(diào)。
B.“似、如”二字運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對比鮮明;云淡、鷺起,動靜相生。全片由遠而近,描繪了一幅肅爽的金陵晚秋圖景。
C.作者舉了陳后主和寵妃張麗華的例子,他們的奢靡生活,使得國家滅亡,而且亡國的悲恨還在不斷繼續(xù)著。
D.本詞立意新穎,直抒胸臆,境界開闊,風格高峻,《古今詞話評價》為:金陵懷古,諸公寄調(diào)《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為絕唱。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組卷:73引用:23難度:0.5
(二)《紅樓夢》閱讀(9分)
-
13.新教材中,《紅樓夢》整本書閱讀列出了六個學習任務(wù),其一是“把握《紅樓夢》中的人物關(guān)系”。請仿照示例,從“寶玉與晴雯”“黛玉與紫鵑”“鳳姐與平兒”“賈母與鴛鴦”中任意選擇一對主仆,談?wù)勀銓λ麄冎g關(guān)系的理解,150字以內(nèi)。
[示例]侍書是探春的貼身丫鬟,是探春的得力助手,二者心思默契?!袄劢瘌P”事件中,探春一個眼色,侍書便會意,火速請平兒來處理?!俺瓩z大觀園”事件中,探春出面保護侍書等丫頭,不讓她們受侮辱;而侍書也及時響應探春的指令,直戳王善保家的痛處。組卷:15引用:2難度:0.7
五、寫作(60分)
-
1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尊重、張揚個性,有利于發(fā)展、創(chuàng)新;牢記、遵守規(guī)則,有利于自律、前行。如果只強調(diào)張揚個性,規(guī)則便不復存在;如果只機械遵守規(guī)則,個性則可能被淹沒。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