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省煙臺二中高考歷史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6 11:36:51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學者呂文郁認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國”的時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諸侯立家”的時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時代。所謂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諸侯,諸侯在邦國之內(nèi)分封卿大夫,卿大夫 則在采邑內(nèi)分封陪臣的“三級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個時期都不存在。該學者意在強調(diào)( ?。?/h2>
組卷:79引用:21難度:0.6 -
2.南北朝時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視自己為“炎黃子孫”,襲用“中原”即“中國”、“九州”即“中國”的理念,開始自稱“中國”,由此出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政權從承認東晉“正統(tǒng)”,到紛紛自稱“中國”、“中國正統(tǒng)”的現(xiàn)象。這表明當時( ?。?/h2>
組卷:27引用:12難度:0.6 -
3.婚姻不問閥閱,直求資財,是宋代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慶歷年間,身任館閣之職的凌景陽,與酒店富戶孫氏女結婚;吏部侍郎孫祖德,娶富人妻,以規(guī)有其財。哲宗年間,許州豪民蓋漸,家資巨萬計,女三人,“有朝士之無恥者,利其財,納其仲為子婦”。這反映了( ?。?/h2>
組卷:23引用:8難度:0.6 -
4.清朝軍機處設立之初,軍機大臣的任命,其名目為“軍機處行走“或“軍機大臣上行走“,所謂“行走”,是說讓其入值辦事,軍機大臣多為兼職,升轉(zhuǎn)仍在原衙門進行。這種制度設計體現(xiàn)了( ?。?/h2>
組卷:25引用:6難度:0.6 -
5.陜甘總督左宗棠認為,“(甘肅)地當西陲沖要,南北界連藩服荒服。漢蒙回番雜處,其間謠俗異宜,習尚各別”。在左宗棠努力下,1875年,陜西與甘肅實行了分省取士,甘肅鄉(xiāng)試錄取名額規(guī)定為40名,而之前對此并無具體規(guī)定。這反映了( ?。?/h2>
組卷:6引用:2難度:0.6 -
6.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縣、區(qū)蘇維埃政府只設土地、財政、勞動、軍事等工作部門,工作人員沒有工資報酬,只領取少量生活費。政府工作人員均須在不妨礙政府日常工作的條件下,親自下田,去幫助政府近旁的紅軍家屬及缺乏勞動力的貧苦農(nóng)民群眾耕田。這些舉措( ?。?/h2>
組卷:8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
-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從1921年開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實踐圍繞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而展開。針對黨內(nèi)對馬克思主義還知之不多、理解不透、把握不深的情況,毛澤東指出:“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此種表述并非戲謔之言,而是從深刻的歷史教訓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到1945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了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jīng)驗得出的基本結論?!秉h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摘編自齊衛(wèi)平、樊士博《前提、過程和動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回眸》(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用具體史實說明1921~1945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了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重大意義。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19.“藝術贊助人制度”與歐洲近代繪畫
材料一 15世紀以來,羅馬教廷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商人,都有對文化事業(yè)的愛好,他們樂于充當文化贊助人。藝術家把作品賣給贊助人,買家也會委托藝術家制作特定作品。有學者稱其為“藝術贊助人制度”?!睹赡塞惿场肥沁_?芬奇為富商約稿所繪,米開朗琪羅應教皇要求創(chuàng)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西斯延圣母》則是拉斐爾為西斯延教堂創(chuàng)作的祭壇畫。此后三個世紀,歐洲畫家們也多依宮廷貴族的委托進行創(chuàng)作。畫家被委托人和貴族階層供養(yǎng),幾乎等同于顯貴家族的仆人。這段時間盛行祭壇畫、肖像畫,風景畫普遍遭到鄙夷。
材料二 19世紀之后,新一代藝術家們不再依附教廷和貴族,畫家們的創(chuàng)作目的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法國畫家?guī)鞝栘惙Q:“(我)一時一刻也不違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畫僅僅為了取悅于人、易于出售的東西?!崩字Z阿的名言是:“如果畫一個東西不能給我樂子,我還來干嗎呢?”他們相信自己可以畫一切事物。隨著照相機的發(fā)明,傳統(tǒng)的“畫得像”失去了意義,“風格”變得至關重要。1872年,英奈創(chuàng)作的《日出?印象》標志著一個新畫派——印象派問世。他們借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就,強調(diào)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
(1)閱讀材料一,結合歷史背景,分析15世紀以來歐洲畫壇“贊助人制度”的影響。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19世紀歐洲畫壇發(fā)生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簡述變化的原因。組卷:1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