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6.18 辛亥革命》2023年同步練習(xí)卷(1)
發(fā)布:2024/8/8 8:0:9
一、選擇題
-
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聯(lián)絡(luò),各自號召,終必成為秦末二十余國爭”,為避免這種情況,革命黨人采取的行動是( ?。?/h2>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2.1905年成立的中國同盟會被譽(yù)為“中國革命之母”,這主要是因?yàn)椋ā 。?/h2>
組卷:6引用:17難度:0.7 -
3.1911年10月13日《申報》載:“余昨日方評□□革命黨之泄事失機(jī),而昨晚得□□新軍之變,省城陷,總督走,督署毀……”該報道中的應(yīng)是( ?。?/h2>
組卷:3引用:6難度:0.8
一、選擇題
-
8.《卿云歌》曾被改造為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為:“卿云爛兮,糺緩漫兮,日月光華,旦復(fù)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痹摳柙~歌頌辛亥革命( ?。?/h2>
組卷:3引用:6難度:0.6
二、材料題
-
9.國名對于民族國家的身份認(rèn)同具有強(qiáng)烈的凝聚意義和符號價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吾人所最慚愧者,莫如我國無國名一事。尋常通稱,或曰諸夏,或曰漢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稱,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誣我國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誣我國民,猶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萬無得以,仍用吾人口頭所習(xí)慣者,稱之曰‘中國史’.雖嫌驕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國,今世界之通義耳。我同胞茍深察名實(shí),亦未始非喚起精神之一法門也?!?br />--梁啟超《中國史敘論》(1901年)材料二 革命黨人于1911年11月11日晚組織了謀略處,做出了下面這樣一些重要決定:“一、以咨議局為軍政府及都督;二、稱中國為中華民國;……”“稱中國為中華民國”的含義深遠(yuǎn):其一,它說明在此之前,“中國”已經(jīng)是這個地方的國家和民族的稱號,“中華民國”只是將其具體化。其二,它說明自此后,“中國”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稱正式被賦予了明確的政治含義。中國不再是文化共同體,而是現(xiàn)代政治共同體的指稱了。在這里,“中國”不是“中華民國”的簡稱,中國人通過“中華民國”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現(xiàn)代認(rèn)同。
--李揚(yáng)帆《未完成的國家:“中國”國名的形成與近代民族主義的構(gòu)建》(1)閱讀材料一,概括梁啟超的觀點(diǎn)。結(jié)合所學(xué),分析梁啟超提出這一觀點(diǎn)的客觀原因。
(2)閱讀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義。結(jié)合所學(xué),試從經(jīng)濟(jì)、社會習(xí)俗角度論述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jìn)程中的里程碑。組卷:20引用:1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