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中語文必修三《勸學》)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荀子《勸學》有刪減)(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
利:對……有利 |
B.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絕:橫渡 |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
焉:兼詞,于此 |
(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
B.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②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 |
C.①知明而行無過矣 |
②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
D.①用心一也 |
②用心躁也 |
(3)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輿,原指造車的工匠,后多指車廂,并泛指車,又引申為“眾人之論”。
B.“君子”一語,廣見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統(tǒng)治者和一般貴族男子的通稱,強調(diào)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為“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如本課“君子曰:學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C.“騏驥”是千里馬的別稱。千里馬的別稱還有“赤兔”“的盧”等。
D.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兩腳為“步”,引申為舉步、邁步,也被用于形容極近的距離、數(shù)量極少等。
(4)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的含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喻人本性無善無惡,唯在教育與學習,論證學習與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惡無常,唯在學習,論證教育的重要。
C.喻人是可塑的,強調(diào)學的重要。
D.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義,強調(diào)學習環(huán)境與內(nèi)容的重要。
(5)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譯文:
②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