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漢陽一中高考歷史仿真模擬試卷(六)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據(jù)文獻記載,楚人是殷人的后裔,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其創(chuàng)始君主是熊繹?!妒酚?楚世家》曾載:“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據(jù)此可知,西周初期( ?。?/div>
    組卷:47引用:7難度:0.5
  • 2.儀式是社會群體價值觀念的重要反映。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到各地巡狩祭祀,并吸收各地神靈到秦人的神靈系統(tǒng)中,以使六國臣民接受秦朝統(tǒng)治。古羅馬的凱旋儀式是最大的公共慶典,向公民展示對外戰(zhàn)爭帶來的戰(zhàn)利品,以及將領的軍事成就,以凝聚民心。二者相同的目的是( ?。?br />①推動文化認同
    ②傳播人文主義思想
    ③拓展本國疆域
    ④宣揚統(tǒng)治者的權威
    組卷:27引用:11難度:0.5
  • 3.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設中書學,以漢人索敞為中書博士,其學生“前后顯達至尚書、牧守者數(shù)十人”。到孝文帝時,有記載的88位中書博士,只有一位是鮮卑貴族;42位中書學生,只有三位是鮮卑弟子。這些中書博士和中書學生“皆冠冕之胄”。北魏設置中書學意在( ?。?/div>
    組卷:27引用:14難度:0.6
  • 4.近年來,有學者從社會經濟狀態(tài)入手,認為先秦漢唐是古代農業(yè)社會,宋元明清是近世農商社會,20世紀后逐步進入現(xiàn)代工商社會。以下屬于“農商社會”共同特征的是(  )
    ①商品經濟呈現(xiàn)出繁榮局面
    ②坊市分離的制度逐漸形成
    ③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和發(fā)展
    ④農業(yè)生產商品化程度提高
    組卷:21引用:4難度:0.6
  • 5.明朝晚期,一批士人絕意科舉,聚眾講學,批判“人欲熾而天理晦,功利行而道義湮”的亂象,倡導嘉言善行、良知良能。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有( ?。?br />①八股取士壓制思想進步
    ②經濟發(fā)展導致世風奢靡
    ③陽明心學倡導克服私欲
    ④理學失去官方正統(tǒng)地位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 6.魏源是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以下選項能夠支撐此觀點的是( ?。?br />①“一據(jù)……《四洲志》,再據(jù)歷代史志,及明以來島志,及近日夷圖、夷語”
    ②“彼(同類書籍)皆以中土(中國)人談西洋,此則以西洋人談西洋也”
    ③“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④《海國圖志》出版后傳入日本,曾在明治維新中起過一定的作用
    組卷:17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4分,共52分。

  • 19.三次黨史教育的高潮
    1937年至1940年,中共黨員由4萬人發(fā)展到80萬人。毛澤東發(fā)現(xiàn)許多新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水平較低,輕視對歷史的學習,忽略對國情的把握,為此開展了黨史教育。1941年中央收集了黨內正確路線和錯誤路線的文件,編印成《六大以來》,供高級干部學習。毛澤東指明黨史教育的目的是靈活運用馬列主義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全黨還開展系列黨史座談會,形成了黨史理論的重要成果。
    1951年恰逢黨的而立之年,社會各界掀起了學習黨史的熱潮,胡喬木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出版,是第一本簡明黨史,成為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研究著作。同年,收錄了毛澤東不同時期論著的《毛澤東選集》出版,把全黨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習推向了高潮。
    80年代初,開展黨史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緩。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從而掀起了全黨學習的高潮。鄧小平還多次強調要將黨史教育看作是“中國發(fā)展的一個精神動力”,以教育黨員樹立改革開放思想。教育部要求全國高校開設“中共黨史”必修課。
    --摘編自王炳林《中國共產黨開展學習的歷史考察》等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解讀黨史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組卷:15引用:4難度:0.5
  • 20.歐洲的合與分
    材料一 14到19世紀,歐洲近代民族國家逐漸形成,先后出現(xiàn)了英國、法國、德國等民族國家,各國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戰(zhàn)爭。二戰(zhàn)以后,歐洲人痛定思痛,感覺到發(fā)展水平接近又具有相同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歐洲國家之間組成一個市場是自然而且必要的,于是開啟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這里有一個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就是發(fā)展水平和程度的問題。“民族國家”在歐洲的中世紀末期出現(xiàn),是因為生產力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每個民族都要維護自己的經濟主權和在此基礎上的政治主權,這是 16世紀到19世紀的事實?,F(xiàn)在又是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民族國家”之間的界限需要突破了。
    --摘編自陳樂民,《20世紀的歐洲》材料二 歐洲一體化整合了歐洲各國資源,使歐洲各國經濟合作更加縝密,成為世界上排在前幾位的巨大經濟體。歐洲一體化使歐洲各國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中央,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極大遏制了單一國家稱霸世界的圖謀,在國際活動中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使其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
    進入21世紀,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1995-2013年,歐盟三次擴員,吸收了 18個新國家。新老成員國之間、富國與窮國之間,出現(xiàn)了矛盾與沖突。特別是 2008 年歐洲金融危機爆發(fā)時,它的內部矛盾進一步彰顯。2016年英國通過了“脫歐”公投,使歐洲一體化不進反退。歐盟一體化主要受到兩個不利因素的制約,一是歐盟內部的一致性與集體行動能力;二是歐洲與美國的關系,在很多時候,西歐作為美國的盟友,不得不按照美國的意志行事。
    --摘編自于洪君《熱話題與冷思考》等(1)從材料一中提煉作者的觀點,結合所學加以論證。
    (2)閱讀材料二,概括歐洲一體化的成果和面臨的問題。
    組卷:1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