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清源高級中學高二(上)月考歷史試卷(11月份)
發(fā)布:2024/9/21 2:0:8
一、選擇題。
-
1.“周王給予地方諸侯的恩惠和優(yōu)待明顯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務的王室官員,除了一些關系到王室利益的諸侯繼位等事務外,沒有證據(jù)顯示中央朝廷曾試圖干預地方封國的內(nèi)部事務”。材料表明西周( ?。?/h2>
組卷:109引用:41難度:0.5 -
2.秦王嬴政讀韓非子的書,感嘆曰:“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你認為嬴政發(fā)此感慨地最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2引用:3難度:0.9 -
3.漢武帝時,董仲舒建議漢武帝“立大學以教于國,設庠序(地方學校)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jié)民以禮”。這說明他( ?。?/h2>
組卷:17引用:20難度:0.6 -
4.在傅樂成主編的《中國通史》中有如下記載:“東漢大約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時間的農(nóng)民,莫不時時處于破產(chǎn)淪亡的危機之中。貧民最多的時代,尤以東漢為甚。根據(jù)史籍記載,東漢諸帝,無一不忙著賑濟貧民……”材料主要反映了東漢( ?。?/h2>
組卷:14引用:11難度:0.7 -
5.南北朝時期,實行租調制,其中調用絲、絹、棉、麻上繳;當時生產(chǎn)絲帛的地區(qū)遍及全國,絲帛還具有實物貨幣的功能。這反映了( )
組卷:28引用:20難度:0.6 -
6.唐高宗曾命人對《永徽律》律文進行逐條解釋,撰成《唐律疏議》,提出“德禮為政教之本,刑法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梢?,《唐律疏議》強調( ?。?/h2>
組卷:9引用:36難度:0.8 -
7.明太祖曾“詔戶部申嚴交通外番之禁?!駜蓮V、浙江、福建愚民無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貨物,故嚴禁之。沿海軍民官司縱令相交易者,悉治以罪?!睋?jù)此可知,明朝當時實施的對外貿(mào)易政策是( ?。?/h2>
組卷:6引用:7難度:0.6 -
8.清朝入關以后,基于統(tǒng)治全國的需要,設置律例館,進行全面的立法活動。主要有《大清律例》、《欽定六部則例》、《理藩院則例》及以行政法為主要內(nèi)容的《大清會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規(guī)章程方面的這些努力( )
組卷:21引用:3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34年英國頒布濟貧法修正案(又稱新濟貧法),第一次全面以社會政策的方式規(guī)定接受救濟的人應給予一種比獨立的勞動者低的生活標準;在全國興建濟貧院,要接受救濟的人只能進入濟貧院接受統(tǒng)一管理,而進入濟貧院要經(jīng)過嚴格審查,只有真正的赤貧之人才能進入。中央成立濟貧法部的行政部門,有權頒布施行濟貧條例;成立督察組專門監(jiān)督中央條例在地方上的執(zhí)行情況。院外救濟的申請者在家接受救濟,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婦、暫時性殘疾的人、老年人等。1905年英國政府成立了皇家調查委員會,頒布《失業(yè)工人法》,1908年頒布《養(yǎng)老金法》,1911年頒布《健康保險法》,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摘編自崔明遠《英國貧困問題解決探析--以新舊濟貧法實施為例》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蓬勃興起與加速發(fā)展,資本可以隨意躍出國界,工會對福利的任何進一步要求和政府擴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會促使資本“外逃”,資本“外逃”反過來又加劇了國內(nèi)的失業(yè)壓力。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用于消費,既增加了西歐國家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導致這些國家在對外經(jīng)濟競爭中處于劣勢。國民對福利的過度依賴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和勞動力市場僵化,“福利經(jīng)濟”培養(yǎng)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懶漢,誘發(fā)了長期困擾西方社會的福利道德問題。
--摘編自代恒猛《全球化與歐洲“福利國家”:一個理論研究視角》(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近代英國濟貧的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英國貧困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福利制度帶來了哪些社會問題?組卷:3引用:4難度:0.6 -
24.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隋唐以后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婆e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打破貴族世襲的現(xiàn)象,以整頓吏制。相對于世襲、舉薦等選才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婆e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nèi)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nèi)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jīng)、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chuàng)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歷年來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梢哉f,科舉是一種籠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tǒng)治。清朝科舉制終于消亡。從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現(xiàn)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xiàn)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制度須不斷生長,又須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現(xiàn)實要求下生長。
--選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概括作者對科舉制的觀點,并選擇一個談談自己對科舉制度的看法或建議。組卷:12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