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北省荊州市石首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某哺乳動物卵原細胞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某時期的細胞如圖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體,a~h表示染色單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82引用:9難度:0.7
  • 2.依據雞的某些遺傳性狀可以在早期區(qū)分雌雄,提高養(yǎng)雞場的經濟效益。已知雞的羽毛性狀蘆花和非蘆花受1對等位基因控制。蘆花雞和非蘆花雞進行雜交,正交子代中蘆花雞和非蘆花雞數目相同,反交子代均為蘆花雞。下列分析及推斷錯誤的是( ?。?/h2>

    組卷:560難度:0.6
  • 3.人與黑猩猩是從大約7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進化而來,兩個物種成體的血紅蛋白均由α和β兩種肽鏈組成,但α鏈的相同位置上有一個氨基酸不同,據此不能得出( ?。?/h2>

    組卷:252引用:8難度:0.7
  • 4.由歐洲傳入北美的耬斗菜已進化出數十個物種。分布于低海拔潮濕地區(qū)的甲物種和高海拔干燥地區(qū)的乙物種的花結構和開花期均有顯著差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50引用:20難度:0.8
  • 5.BtPMAT1為植物中特有的基因,其編碼的蛋白質可對植物產生的一種防御性化合物進行化學修飾,從而消除這種化合物的毒性。研究發(fā)現煙粉虱基因組中也存在高度類似BtPMAT1基因的序列,使植物防御性化合物對煙粉虱失效。通過轉基因技術使番茄產生能特異性抑制煙粉虱中BtPMAT1表達的RNA分子,煙粉虱食用該轉基因番茄后會死亡。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84引用:7難度:0.7
  • 6.豌豆蚜是一種農業(yè)害蟲,可以進行無性生殖產生二倍體的有翅和無翅的兩種個體,有翅個體能擴散到新的棲息地,但它們的發(fā)育時間更長、生育率低。將豌豆蚜在兩個不同發(fā)育時期暴露于有捕食者的環(huán)境中,統計種群中有翅型后代的平均比例,結果如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63引用:9難度:0.7
  • 7.穿梭育種是近年來小麥育種采用的新模式。農業(yè)科學家將一個地區(qū)的品種與國內國際其他地區(qū)的品種進行雜交,然后通過在兩個地區(qū)間不斷地反復交替穿梭種植、選擇、鑒定,最終選育出多種抗病高產的小麥新品種。下列關于穿梭育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7難度:0.5
  • 8.根據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模型來判斷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411/148/75b44940.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14引用:1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23.根據實驗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實驗證明,電刺激與心臟相連的交感神經,心跳加快;電刺激與心臟相連的副交感神經,心跳減慢。這說明心跳快慢(心率)受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共同調節(jié)。某研究者用電刺激支配腎上腺髓質的交感神經,心跳也加快。推測是由于電刺激交感神經后引起腎上腺髓質產生了某種物質,該物質通過血液循環(huán)被運送到心臟,促進心跳加快。現有甲、乙兩只小白兔,其中甲兔已剝離出支配腎上腺髓質的交感神經(但未切斷),請你設計實驗驗證上述推測。
    實驗編號 處理 微電極刺激突觸前神經元測得動作電位(mV) 0.5ms后測得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對照) 75 75
    浸潤在河豚毒素中 5min 65 65
    10min 50 25
    15min 40 0
    ①分別檢測甲、乙兩只小白兔的
     
    ,并記錄。
    ②電刺激甲兔支配腎上腺髓質的
     
    ,立刻刻用等滲溶液提取甲兔的腎上腺髓質組織液并制成提取液。
    ③將
     
    ,檢測其心率。若乙兔
     

    則推測正確,否則推測不正確。
    (2)研究人員選用槍烏賊的神經組織進行實驗,來研究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處理及結果見表。
    已知河豚毒素對突觸后膜識別神經遞質的敏感性無影響,從②③④組實驗判斷,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降低應該是
     
    直接引起的。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開發(fā)藥物,可用作
     
    (填字母)
    a.降糖
    b.麻
    c.提神醒腦
    d.緩解肌肉痙攣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24.回答下列問題:
    為探究酒精對動物行為的影響,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系列實驗。
    實驗材料: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間腦蟾蜍,小濾紙片,任氏液,0.1%、0.2%和1%酒精,去甲腎上腺素(NA),酚妥拉明(PT),1%硫酸溶液等。
    (要求與說明:間腦蟾蜍是指切除了大腦和部分間腦、相關機能正常的蟾蜍;任氏液為兩棲類的生理鹽水;3 種酒精濃度分別對應人血液中輕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濃度;酒精、NA和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種神經遞質;PT是NA受體的抑制劑。實驗條件適宜)
    實驗過程與結果或結論:
    過程 結果或結論
    實驗1 ①取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分別檢測動作電位大小、動作電位傳導速率和肌肉收縮張力;
    ②以1%酒精連續(xù)滴加標本5min后,再分別檢測上述指標。
    結果:

    結論:______。
    實驗2 ①用1%硫酸刺激間腦蟾蜍一側后肢的中趾趾端,測定屈反射時長,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間腦斷面;
    ②分別用含有50μL的任氏液、不同濃度酒精的小濾紙片處理間腦斷面,每次處理后重復①。
    結果的記錄表格:
    空白對照任氏液處理因素
    0.1%
    酒精
    0.2%
    酒精
    1%
    酒精
    屈反射時長
    結論:酒精會顯著延長屈反射時長,其數值隨酒精濃度升高而變大。
    為了進一步研究酒精延長屈反射時長的機理,選取實驗2中某一濃度的酒精用于實驗3。
    實驗3 ①取5組間腦蟾蜍,用任氏液、NA、PT和酒精等處理;
    ②用1%硫酸刺激間腦蟾蜍一側后肢的中趾趾端,測定屈反射時長
    結論:NA與其受體結合,顯著延長間腦蟾蜍的屈反射時長;酒精通過NA受體參與的途徑,顯著延長間腦蟾蜍的屈反射時長。
    (1)實驗1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2)依據實驗2、3的結論,實驗3的分組應為:
    A組:任氏液;B組:
     
    ;C組:
     
    ;D組:
     
    ;E組:
     

    (3)酒后駕車屬于危險的駕駛行為,由本實驗結果推測其可能的生物學機理是
     

    組卷:8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