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甘肅省慶陽六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元朝時期,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并兼領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屬的地方機構分為三道,官員皆由宣政院或帝師薦舉,皇帝予以任命;低級地方官員可由當?shù)厣资最I按本地習俗自相傳襲。朝廷這一做法(  )
    組卷:8引用:4難度:0.5
  • 2.宋初,文官以“職”為銜,如殿閣學士、修撰之類只是榮譽頭銜,實際工作、權力則由“差遣”決定,表示為臨時委派之職事。這種現(xiàn)象自唐中葉以來已經大量出現(xiàn),宋初更加普遍化。此舉意在( ?。?/div>
    組卷:9引用:5難度:0.6
  • 3.國學大師錢穆認為,中國古代史“前一段落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為秦以后之郡縣政治”。對這兩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43難度:0.6
  • 4.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政治從宗周時代的“禮儀政治”到大秦帝國時代的郡縣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無疑體現(xiàn)了政治形態(tài)的一種“現(xiàn)代化”趨勢。對材料“現(xiàn)代化”的內涵理解正確的是( ?。?/div>
    組卷:12引用:18難度:0.6
  • 5.南宋高宗時,監(jiān)察御史方庭實上疏反對向金人求和,他指出“天下者……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孝宗死時,因光宗拒不主持喪禮,導致政局動蕩,眾大臣在征得太皇太后同意后,強迫光宗禪位于寧宗。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div>
    組卷:8引用:11難度:0.5
  • 6.“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不師古,始罷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總百揆(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貳于相?!薄霸O郡守、郡尉、縣令等以統(tǒng)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div>
    組卷:23引用:83難度:0.8
  • 7.自秦漢以來中央和地方官制演變的基本趨勢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強中央
    ②削弱相權加強君權
    ③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和治理日趨完善
    ④逐漸強化對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監(jiān)督
    組卷:6引用:10難度:0.6
  • 8.古希臘雅典公民大會名義上是最高的權力機關,其決議有的需經陪審法庭審議并最后批準;五百人議事會是一個行政機構,但它又擁有一定的立法權和司法權。由此可知,雅典的民主政體( ?。?/div>
    組卷:3引用:6難度:0.6
  • 9.有學者認為:“中世紀……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發(fā)展中,有一個光輝燦爛的古代,又有一個光芒四射的現(xiàn)代。但在兩者之間卻有一個沒有光明,一切都停滯落后的時代……稱黑暗的中世紀。”下列項中,對“黑暗”理解最準確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6

二、材料分析題(共50分)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設立內閣后,閣臣選拔有特簡和廷推兩種方式。由皇帝直接任命,不通過吏部為特簡。由吏部會同九卿、科道推舉若干名人選,再由皇帝選擇點用為廷推。內閣建立初期,閣臣均由皇帝親自選任。正統(tǒng)時,曹鼎、馬愉等均由推舉入閣。宣德時期,內閣的官職由正五品一躍成為正三品。嘉靖以來,內閣規(guī)模擴大,還設立內閣首輔。在朝位座次上,內閣首輔已經超過尚書。特別是萬歷年間的張居正,總攬朝政,權傾朝野,勢力漫布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崇禎時期,閣臣選任繼續(xù)采用特簡方式外,在廷推的過程中引入了“校卜”的方法,又采用了考試的方式來選拔。
    --摘自馮憲軍《明代內閣閣臣的選任》材料二  1714年,新任英國國王喬治一世不懂英語,內閣會議由指定一名大臣來主持。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爾任首席財政大臣,他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任首相。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在1832年 議會改革之后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841年,羅伯特?皮爾獲得大選勝利,迫使維多利亞女王命其組閣。 首相和內閣需從下院多數(shù)黨中挑選,并依靠其多數(shù)優(yōu)勢以保證執(zhí)政黨政策和法令的順利實行。兩黨制形成后,執(zhí)政黨可以利用其議會多數(shù)的優(yōu)勢改變和操縱議會工作議程。1887-1897年,政府議案 占下院工作時間由83%增加到84.5%.1905年,經國王愛德華七世批準,內閣長官正式被授予“首 相”稱號,在法律上明確了首相與其他閣員的主次關系。
    --摘自閻照祥《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確立和職能強化》(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中、英內閣大臣產生的方式。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責任內閣制發(fā)展呈現(xiàn)出的特點和歷史意義。
    組卷:13引用:15難度:0.4
  •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縱觀中國古代文官選拔制度的發(fā)展趨勢,其選拔范圍在不斷的走向擴大和開放,逐漸由統(tǒng)治階級內部選拔發(fā)展到向全社會開放。隋唐時期,中國再度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創(chuàng)立科舉制,把平等競爭機制引入選官制度,向社會各階層人士敞開了入仕的大門,使封建政府可以從社會各階層吸納大量優(yōu)秀人才進入各個管理部門。
    ——摘編自張國安《中國古代文官選拔制度及其現(xiàn)代借鑒》材料二:1883年,國會通過了《彭德爾頓法》,首次確立了美國聯(lián)邦政府官吏管理的競爭考試和功績制、職務常任以及政治中立三項原則,成為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性變革。美國在選拔和任用文官時,更看重應聘者的專業(yè)才能和解決某些專業(yè)問題的本領,因為在美國人心目中,政府官員最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或權威者。1978年,卡特政府改革通過的《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聯(lián)邦政府文官錄用中對婦女、黑人和其他少數(shù)族裔予以適當照顧。文官制度建立之后,隨著時代的變遷,它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
    ——摘編自鄭易平等《美國文官制度的建立與改革對其政治制度穩(wěn)定性的影響》材料三:民國時期的文官制度總體上以西方文官制度為藍本,同時汲取了科舉制的合理成分,帶有中西合璧的味道。民國時期的文官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經歷了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進程。有關文官考試、任用、薪俸、撫恤等相關的法律體系從無到有,逐漸形成和完備。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黨派性則更加濃厚,一切文官均需為國民黨的一黨私利服務,成為實際上的“黨務員”。軍治色彩則在北京政府時期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軍閥之間相互割據(jù),憑借自己的軍事勢力,制造政潮,以軍壓政。
    ——摘編自陶繼波等《民國時期文官制度發(fā)展概述》材料四:2006年1月正式實施的《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考錄制度邁入法制化軌道。2007年11月,中組部原人事部下發(fā)了《公務員錄用規(guī)定(試行)》,公務員考錄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截至2012年,全國共考錄,公務員160萬人。
    ——摘編自韓磊《公務員考錄制度的評價標準》(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文官選拔的特點和作用。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美國文官制度的特點。
    (3)根據(jù)材料三,說明民國時期中國文官制度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國時期中國文官制度確立的背景。
    (4)根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推行公務員考錄制度的意義。
    組卷:6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