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下)月考語文試卷(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I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遠在先秦時期,中國人民就已經發(fā)現,無論自然、社會還是人生,都有時有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因此,我們?yōu)槿颂幨露急仨氉饡r守位。
          所謂尊時,就是“待時而動”“與時偕行”,就是“因時制宜,審勢而行”,意即要順應,進而引領歷史形勢和時代潮流。所謂守位,乃是根據自己的職位、地位、身份、權限來生活和工作。“尊時旁位”,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中,尊時與守位是個統(tǒng)一的整體,尊時必須守位,守位一定要尊時;而貫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必須是崇尚道義、敬德保民,堅持以道義尊時守位。
          在尊時守位這一點上,中國人民從不盲目地“樂天知命”,更不只是消極地“安分守己”,而是在遵循歷史現實的前提下,以保持天地萬物的和諧秩序,即“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堅持“圣人能輔時,不能違時”(《管子?霸言》)的前提下,積極發(fā)揮人的自覺能動性,“審時度勢”,“時詘則詘,時伸則伸”(《荀子?仲尼》)。在時機未到時,遵養(yǎng)待時,“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易傳?系辭下》),積蓄力量,做好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就緊緊抓住,“來而不可失者,時也”(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立即行動起來,“因時制宜,審勢而行”(清?洪仁玕《資政新篇》)。中國人民認為,“圣人不能為時,時至而弗失”(《戰(zhàn)國策?秦策》)。總之,能否自覺尊時守位,是判別圣凡、區(qū)分智愚的一條重要標準。
    “尊時”決不應當只根據自己的一己之利去趨炎附勢、投機取巧,而“守位”更不是貪戀個人的某些暫時權位,享安富尊榮。真正的尊時守位,應當是指行為的主體者清醒、自覺地把握時代的主流,堅持正確的方向,代表著社會先進勢力和人民群眾的需要,明智地選擇好自己的崗位,努力奮斗,去創(chuàng)造歷史。為此,他們必須抗擊逆流,克服險阻,有時甚至會犧牲自身的暫時或局部利益,使其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體現在自身的實踐中。
          回顧中華民族的歷史,我們就會發(fā)現,歷代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之所以高尚,事業(yè)之所以成功,都是由于他們能夠在堅持尊時守位之中,踐行先進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以先進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作指導來尊時守位,完成歷史賦予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像焦裕祿、袁隆平、張桂梅等英雄模范,個個都是尊時守位的光輝榜樣!他們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無限忠誠,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正是通過“尊時守位”來彰顯。同樣地,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精神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也正是憑借他們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尊時守位的勞動和貢獻中保存下來并且不斷發(fā)揚光大。今天,我們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時守位仍然是重要基石。無論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應該發(fā)揚中華民族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以高度的精神自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尊時守位加以貫徹和落實。
    (摘編自王穎、陳瑛《論“尊時守位”》)
           材料二:
          春節(jié)期間邂逅兩個詞:“春節(jié)游行”出自春節(jié)前夕的《光明日報》;“外出守歲”出自大年初一的央視晚間新聞。二者都算混搭。前者,也許算海外唐人街過中國年的不得要領。而后者,如果是參加家庭之外的迎新活動,那是舍本逐末?!巴獬鍪貧q”,是否偏離了春節(jié)尊時守位的精神價值呢?
          進入臘八,一直到元宵,特別是除夕和初一,幾乎每一天,都有特定的意義,中國家庭都會自覺對標。這是春節(jié)的時間性。公務人員、職員、商人、農民、學生及各色人等,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無不迅速回歸作為一個家庭的角色。一場數億人次的大遷徙,就是回家鄉(xiāng)、去團圓,這是春節(jié)為人兒女、為人父母的“人本位”取向。
          旅游過年再怎么時興,也一定以家庭組團為基本模式;央視春晚再怎么創(chuàng)新,也必須以家庭團圓為基本取向。除夕是辭舊迎新的關鍵節(jié)點,尊時守位的要求格外清晰具體。幾點貼春聯,幾點祭祀先祖,幾點吃團年飯,幾點看春晚,幾點迎新年放鞭炮,堪稱倒計時的拉長版。這一晚,祖輩安享晚輩孝敬,父母操持完歲末最后的家務,兒孫沉浸在一年中最無憂無慮的幸福之中。什么經濟拮據、職場煩惱、學習壓力,統(tǒng)統(tǒng)讓位于溫情相聚。就是在舊社會,逃債的窮人,除夕夜也可以回家。如果貼了春聯門神,討債的人也不能再上門。
          這樣一種尊時守位,是全體華人的共識,一年只有這一次。如果學西方大眾狂歡、廣場跨年,人回家,心在外,千里迢迢往家奔意義何在?家中老小由誰陪伴?與“最近的遙遠”(各人玩各人手機)有什么兩樣?一面抱怨沒有年味,一面將圍爐夜話、祭祖祈福視為敝屣,至少談不上文化自愛。
          春節(jié)是一部經典,歷經數千年,堪稱中華民俗的金科玉律。它以儀式告誡人們,該節(jié)日是人與自然時序的和諧共生,是中華文化勃發(fā)的一種特殊孕育狀態(tài)。守歲,是家庭內聚型特征最集中的體現。外出,自有大年最初幾天的串門走親戚,還有廟會和元宵的公共活動。
          長假畢,一場反向遷徙,演繹著人們開始恢復各種社會角色。上班收心,馬上進入工作狀態(tài),擼起袖子干出“開門紅”,應該是過好大年的必然續(xù)篇,更是尊時守位的社會價值所在,也是每個中國人的行為遵循。
    (摘編自易國祥《彰顯春節(jié)“尊時守位”的精神價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尊時與守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兩者互為前提,密不可分,而貫穿其中的基本精神是道義。
    B.真正的尊時守位要求主體清醒、自覺地把握時代主流,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甚至在克服困難時做出部分犧牲。
    C.材料二重點闡釋了“外出守歲”這個新詞,大體上認為其偏離了尊時守位的歷史傳統(tǒng),不符合中國家庭的內聚型特征。
    D.學西方大眾狂歡、廣場跨年,將圍爐夜話、祭祖祈福視為敝屣,使得文化自愛缺失、過年年味喪失、回家失去意義。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以尊時守位為核心,材料一更強調要“順應歷史形勢”,而材料二更強調要“引領時代潮流”。
    B.材料一引用了大量古文,論述了中國古人在尊時守位上的智慧做法,很值得當代人吸收學習。
    C.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來指導尊時守位,能幫助避免趨炎附勢、投機取巧、安享尊榮的錯誤做法。
    D.尊時守位這一歷史傳統(tǒng)在除夕當天尤為突出,體現在以家庭組團為基本模式,對何時做何事形成了清晰的要求。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易傳?艮卦》)
    B.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易傳?系辭上》)
    C.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荀子?王霸》)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大學》)
    (4)材料一指出:“像焦裕祿、袁隆平、張桂梅等英雄模范,個個都是尊時守位的光輝榜樣!”請結合所積累的知識,從三位英雄模范中任選一位,分析他(她))的時位觀。
    (5)尊時守位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請結合材料,談談其在當今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意義。
    組卷:3引用:3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文本一:
    保衛(wèi)延安(節(jié)選)
    杜鵬程
    “報告!”陳興允輕輕地走進窯洞,低聲喊。
    “哦,你來咯!把濕衣服脫掉?!迸砜傋叩酱策?,提起一件自己常穿的破舊棉衣,說:“披上?!?br />      彭總,中等以上的身材,普通工人的臉相,兩道又粗又黑的濃眉下一對不大的眼睛閃著嚴肅剛毅的光芒。這位天才的軍事家像普通勞動人民一樣質樸、淳厚。他和陳興允談了幾句話以后,又注視作戰(zhàn)地圖,扳住指頭在計算什么。有時,他來回輕輕地踱著步子??磥恚偸侨本Χ钾炞⒃谀骋稽c上,冷靜地深思著。
          彭總讓陳旅長走到地圖邊,要他看其他戰(zhàn)場敵我態(tài)勢以及敵人在陜北的分布情況和動向。有時候,他回頭看陳興允的眼睛,仿佛在觀察:“他是否懂了這一切呢?”
          陳興允覺得彭總那嚴肅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在這樣眼光下,軟弱、猶豫、自私都無法隱藏,正像眼睛里不能有針尖大的灰塵一樣。
          彭總沉靜地站在地圖面前,使人感到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并不使你感到冷淡,相反的,這是耐心的啟發(fā)、等待和父兄般的關懷。
          雖然將要進行的戰(zhàn)斗,是部隊在陜甘寧邊區(qū)作戰(zhàn)的第一次攻堅戰(zhàn),雖然部隊攻堅經驗很少,可是陳興允一站到彭總面前,他就覺得蟠龍鎮(zhèn)一定會拿下。
          彭總深思著,偶爾和陳興允說一兩句話。
          陳興允,在這第一次和彭總接近的時刻,彭總的舉止言談使他微微感到奇異。他回憶起自己每一次對干部交代任務的時候,害怕他們了解不清,總是反復地給他們講,要他們中間某些人復誦??墒桥砜偫鲜抢潇o地、精神非常集中地謀慮著,而很少說話。彭總不長篇大論地講話,可是他的話里,壓縮著寶貴的思想和豐富的經驗。他的話,會讓你聯想起很多的事情。他的話,一投入你的腦子中,你那很多模糊感覺到而說不出的凌亂、片斷的經驗,便聯貫起來了,系統(tǒng)了,明確了,提高了。這時,你會驚奇地對自己說:
    “??!事情原來這樣簡單、明確!可是以前我怎么覺得它是那樣復雜和沒有頭緒呢?”
          陳興允正尋思,三個小娃娃,跑到彭總住的窯洞門口。這些個娃娃最大的有六七歲,最小的只有四五歲。警衛(wèi)員一邊瞪眼嚇唬,一邊低聲喊:“小鬼,別亂跑,回來!”娃娃們根本不理睬,連跳帶蹦地闖到彭總住的窯洞中去了。
          彭總彎下腰,輕輕摩著娃娃們的頭,問:“噢,你們有什么軍國大事要來討論?”
          娃娃們傻呵呵地互相瞧瞧,一對對的黑眼珠,像那荷花葉上的水珠一樣滾轉。他們憨溜溜地笑了。接著,他們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一擁上去抱住彭總的腿,有的向彭總要子彈殼,有的向彭總要一支很小很小的手槍。
          彭總給一個小娃綁好鞋帶,給另外一個小娃擦了擦鼻涕,然后又跟他們有趣地談了一陣,最后說:“這里不需要你們發(fā)言!”娃娃們跳著往出走,彭總用手照護著他們,一面走,一面說:“好,到外面去玩。對你們是不能講原則的。小心,不要跌跤!”
          彭總望著走遠了的娃娃們,故意踏著泥水,倒退著、跳著向他招小手,他坦然地笑了。
    (選自《保衛(wèi)延安》,有刪改)       文本二:
    彭德懷速寫
    丁玲
    “一到戰(zhàn)場上我們便有一個信心,幾十個人的精神注在他一個人身上,誰也不敢亂動。就是剛上火線的,也因為有了他的存在而不懂得害怕。只要他一聲令下,我們就找不到一個人不高興去迎著看不見的死而勇猛地沖上去!我們是怕他的,但我們更愛他!”
          這是一個24歲的青年政治委員告訴我的。當他述說這一段話的時候,發(fā)紅的臉上隱藏不住他的興奮。他說的是誰呢?就是現在我所要粗粗畫幾筆的彭德懷同志,他現在正在前方擔任紅軍前敵副總指揮。
          穿的是最普通的紅軍裝束,但在灰色布的表面上,薄薄浮著黃的泥灰和黑色的油,顯得很舊,而且不大合身,不過他似乎從來就沒有感覺得到。臉色是看不清的,因為常常有許多被寒風所摧裂的小口布滿著,但在這不算漂亮的臉上有兩個黑的、活潑的眼珠轉動,看得見有在成人臉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頑皮。還有一張頗大的嘴,充分表示著頑強,這是屬于革命的無產階級的頑強的神情。每當遇到一些青年干部或是什么下級同志的時候,看得出那些昂奮的心都在他那種最自然誠懇的握手里顯得溫柔起來。他有時也同這些人開玩笑,說著一些粗魯無傷的笑話,但更多的時候是耐煩地向他們解釋許多政治上工作上的問題,誠懇地顯示著對一個同志的勉勵。這些聽著的人便望著他,心沉靜了,然而同時又更奮起了。但一旦他不說話沉思著什么的時候,周圍便安靜了,誰也唯恐驚擾了他。有些時候他的確使人怕的,因為他對工作是嚴格的,雖說在生活上是馬馬虎虎;不過這些受了嚴厲批評的同志卻會更愛他的。
          擁著一些老百姓的背,揉著它們,聽老百姓講家里事,舉著大拇指在那些樸素的臉上搖晃著說:“呱呱叫,你老鄉(xiāng)好得很……”那些嘴上長得有長胡的也會拍著他,或是將煙桿送到他的嘴邊,哪怕他總是笑著推著拒絕了。后來他走了,但他的印象卻永遠留在那些簡單的純潔的腦子中。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中“自己常穿的破舊棉衣”的細節(jié)、文本二中“最普通”“不大合身”等表述,都體現了彭德懷衣著簡樸的特點。
    B.文本一沒有直接描寫彭總與陳興允關于戰(zhàn)斗的具體對話,借助陳興允的心理活動主要刻畫彭總嚴厲和堅強的一面。
    C.文本二開頭以青年政治委員的話傾訴愛戴,文末寫彭總留給百姓的深刻印象,別具匠心,都運用側面描寫手法。
    D.文本一者重刻畫彭德懷眼光的嚴肅、剛毅和深沉,文本二突出其眼神的活潑、天真和頑皮,角度雖異,傳神則同。
    (2)關于文本一中彭德懷與娃娃們交談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娃娃們闖進彭總窯洞,折射出彭德懷能與群眾打成一片,受群眾愛戴。
    B.彭德懷摸娃娃頭的動作,與“軍國大事”的問話反差鮮明,盡顯幽默。
    C.“荷花葉上的水珠”這一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娃娃們的天真無邪。
    D.彭德懷對娃娃們充滿愛心,但“這里不需要你們發(fā)言”,凸顯其原則性。
    (3)文本二說:“我們是怕他的,但我們更愛他!”請結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簡要分析其原因。
    (4)文本一和文本二是如何塑造彭德懷形象的?并據此概括“速寫”的文體特征。
    組卷:8引用:3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所謂A“民以食為天”,如今的中國是美食大國,無數菜式令人眼花繚亂。但在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只有燒、煮、蒸等幾種很有限的烹飪方式。鼎最早就是炊煮食材用的,有點像現在的火鍋。
          在先民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后,鼎就逐漸變成了禮器。傳說禹曾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為九鼎,并在上面鑄刻名山大川、奇異之物,于是“九鼎”就有了王權①一言九鼎和國家繁榮統(tǒng)一的意味。雖然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后來的周禮確實對鼎等青銅器的使用進行了嚴格規(guī)定。B《公羊傳》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而百姓自然就不能用鼎了。當然,隨著周王室日漸衰微,這些規(guī)定慢慢成了②鏡花水月。(1)            曾國在戰(zhàn)國初期是一個小國,(2)            在其國君曾侯乙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3)            也發(fā)掘出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八簋。類似情況在“禮崩樂壞”的東周(4)            不少見。
          我們知道,時代越久遠,史料就佚失得越厲害。在傳世典籍較少的情況下,甲骨文、青銅器銘文等便能起到證經補史的作用。有的青銅器銘文記載了歷代君王事跡、征伐方國、政治動亂、奴隸買賣、土地轉讓、刑事訴訟、盟誓契約、宴饗、田獵、聯姻等內容。我們借此可以穿越兩千多年的時光,拾起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遺失的碎片,一窺古人生活。
           歷史忠實紀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記,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提供啟事。銘記歷史,展望未來,立足當下,也許這就是文物關于我們的意義。
    (1)文中加點的兩個成語有使用不當之處,請進行更換,并分別說明更換理由。
    (2)填入空格處的虛詞,最為恰當的一組是
     

    A.(1)而 (2)竟 (3)居然 (4)也
    B.(1)雖然 (2)卻 (3)最終 (4)卻
    C.(1)且 (2)還 (3)卻 (4)實在
    D.(1)如 (2)但 (3)竟 (4)并
    (3)文中的A、B兩處引用,一處提供了出處,一處沒有提供出處,原因是什么?
    (4)指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的修辭及其構成,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5)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包含多處語病及錯字,請把修改后的正確句子寫下來。
    組卷:2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

  • 7.請以“界”為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5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