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連城一中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8月份)

發(fā)布:2024/8/11 0: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劉勰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認為好的說辭或縱或擒,要看情勢的需要。他還說,“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披肝膽以獻主,飛文敏以濟辭”,即認為說辭的關鍵,要對當時有利,意義正確,忠于為君,敏于成事。這些話,對燭之武勸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燭之武說秦穆公。先退一步,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笨隙ㄇ貢x圍城一定勝利。然后反過來說,用了四層轉折。一層是鄭亡以后,秦國得不到鄭國,對秦國無利,所謂“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二層是滅亡了鄭國有利于晉國,即“亡鄭以陪鄰”。三層是加強了晉國就削弱了秦國,即“鄰之厚,君之薄也”。這三轉就說明了滅亡鄭國對秦國的不利。四層是放過鄭國,對秦國有利,即“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些是就當前的情勢說的,用的是一縱一擒,一放一收。說到這里好像話已說完了,但燭之武還要進一步說。因為以上講的滅亡鄭國以后,對秦國無利而有害,都是推測,推測的話還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得舉出事實來做證,證明這種推測是正確的。
          燭之武再引過去的事實做證。說秦穆公曾經(jīng)幫助晉惠公,送他回國即位。晉惠公愿把焦、瑕兩邑送給秦穆公作酬報,可是他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絕秦國,說明晉君是背恩的。從而證明秦軍幫晉軍滅亡鄭國以后,晉國也會背恩拋棄秦國,使秦國不利。因此再作進一步推論,晉國占領了鄭國,又會向西侵占秦國。說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說服了。這就是劉勰說的“言資悅懌”“動言中務,順情入機”。
    (摘編自周振甫《<燭之武退秦師>賞析》)      材料二:
          對于軍事斗爭來說,光是雄辯的口才并不夠,大凡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要想憑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現(xiàn)實的,主要還是憑實力。然而,鄭國沒有相當?shù)膶嵙ΑT之武面臨的艱巨任務是:缺乏實力的后盾,要在談判中以口才戰(zhàn)勝實力。
          談判實際上就是辯論。對立的雙方利害關系相反,沒有共同語言,必須有一個雙方認可的前提,才能把辯論轉化為對話。燭之武必須找到一個秦穆公認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個關鍵詞“益”,回避了眼前鄭國和秦國利害關系相反的難點,以于對方有益作為前提。這就把論題轉移了:第一,不是對秦國和鄭國有沒有益,而是對秦國和晉國有沒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對秦國有沒有益,而是未來對秦國有沒有益。
          為了回避與秦對抗,燭之武坦然放低姿態(tài):退一萬步說,“鄭既知亡矣”,鄭亡如果真對秦國有益(“有益于君”),那就聽便。但是,他反過來指出,鄭亡實際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轉化為無益,條件有二。第一,滅了鄭國,鄭國成了秦國遙遠的邊地,可當中隔著晉國,秦國鞭長莫及,要向晉國借道,管理卻受制于晉,對秦國有什么益處呢?第二,鄭國滅亡,實際上是增加了晉國的疆土,對于晉國有益,那就意味著對秦國是無益的(“鄰之厚,君之薄也”)。這是從反面講。從正面講,如果不滅亡鄭國,把鄭國作為東方大道上的朋友(“東道主”),秦國有什么外交使節(jié),鄭國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這對秦國有什么害處呢?
          說到這里,從邏輯上來說,是夠雄辯的了。但是,燭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說之士,滿足于邏輯的推斷,他的厲害之處還在于,進一步用歷史的事實來實證。晉國的野心是很難滿足的。秦國曾經(jīng)有恩于晉惠公,武裝護送他歸國,惠公承諾割讓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約,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在黃河邊筑起工事,防備秦國進入黃河以東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推斷,晉滅亡了鄭國,擴張了東邊的領土,再要擴張,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國,還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來,秦穆公糾結于眼前戰(zhàn)事,燭之武從戰(zhàn)略上著眼,以長遠眼光徹底喚醒了秦穆公。秦國不但退兵,且與鄭國結盟,駐兵于鄭,為鄭協(xié)防。
          從這里可以看出,燭之武與先秦游說之士不同。先秦游說之士僅僅是以現(xiàn)場應對的敏捷取勝,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中所說,“喻巧理至”“飛文敏以濟辭”。以巧言妙喻取勝是暫時的,如《戰(zhàn)國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為外交使者,居然與秦王以在咫尺之間血拼相威脅,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無窮。又如晏子使楚,將楚國這個大國比作狗國,也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外交不講究實力是空的。燭之武的雄辯,完全著眼于實力在戰(zhàn)略上的利害轉化:晉長必然導致秦消。
          燭之武在策略和戰(zhàn)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兩路大軍壓境的危急關頭,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談判;第二,先爭取利害關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關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戰(zhàn)略上,不但扭轉眼前的危局,而且從長遠看,化晉秦同盟為鄭秦同盟。有了這樣著眼于實力轉化的大視野,口才、邏輯的勝利才有堅實的基礎。
    (摘編自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燭之武說秦穆公采用了一縱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強調了秦晉圍城一定會取得成功。
    B.燭之武引過去的事實做證,其目的是勸說秦穆公認清晉國的本來面目,進一步佐證自己的推測是正確的。
    C.燭之武認識到鄭國沒有相當?shù)膶嵙?,只著眼于鄭國與秦國的關系是難以說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徑。
    D.燭之武的說辭,從邏輯上看具有雄辯的色彩,但燭之武認識到,只停留在口才上還不夠,還得靠事實說話。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均引用了《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原話,其作用是一樣的,都體現(xiàn)了材料作者對歷史史實的主觀認識。
    B.燭之武站在秦國一方思考問題,沒有逞一時之勇,圖口舌之快,這是他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的正確選擇。
    C.燭之武選擇秦國而不是晉國作為談判對手,是因為鄭國與秦國利害關系密切,能形成鄭秦同盟。
    D.外交談判要善于抓住問題的要害,要有戰(zhàn)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談判中瓦解對方與他國結成的政治同盟。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一第一段劉勰觀點的一項是
     

    A.韓愈《師說》闡述人們如何對待老師。
    B.孟子對齊宣王談如何施行王道。
    C.魏征向唐太宗進《諫太宗十思疏》告誡君王。
    D.莊子在《庖丁解?!分袕娬{依乎天理。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對劉勰的觀點,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認識有什么不同?這樣的不同對你閱讀經(jīng)典作品有何啟示?

    組卷:5引用:6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生活在天上
    畢飛宇
          蠶婆婆在這個悲傷的夜間開始追憶斷橋鎮(zhèn)養(yǎng)蠶的日子。成千上萬的桑蠶交相輝映,洋溢著星空一般的燦爛熒光。它們彎起背脊,又伸長了身體,一起涌向了蠶婆婆。它們的身體像夢的指頭,撫摩著蠶婆婆。每一個蠶季最后的幾天總是難熬的,一到夜深人靜,這個世界上最喧鬧的只剩下桑蠶啃噬桑葉的沙沙聲了。蠶婆婆像給愛蹬被單的嬰孩蓋棉被一樣整夜為它們鋪桑葉,往往是最后一張蠶床剛剛鋪完,第一張蠶床上的桑葉就只剩下光禿禿的葉莖了。然后,某一個午夜就這樣來臨了,孩子們開始向麥秸稈或菜籽稈上爬去。蠶婆婆在這樣的時候就會抓起一把桑蠶,把它們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們會昂起頭,像一個個光著屁股的孩子,既像曉通人事,又像懵懂無知,以一種似是而非的神情與你對視。蠶婆婆每一次都要被這樣的對視所感動,被爬行的感觸是那樣地切膚,附帶滋生出一種很異樣的溫存。
          一到夜間蠶婆婆就會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蠶婆婆看久了就會感受到一種揪心的空洞,一種無從說起的空洞。這種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點漫無邊際。星星在天上閃爍,淚水涌起的時候滿天的星斗像爬滿夜空的蠶。
          日子一過了谷雨連著下了幾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層的陽臺上,就像是在天上,再也看不見地面了。站了一陣子,感覺到大樓在不停地往天上鉆,真的是云里霧里。蠶婆婆對自己說:“一定得回鄉(xiāng)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總不是事?!毙Q婆婆望著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霧,全是大捆大捆的亂云在迅速地飄移。
          蠶婆婆再也沒有料到兒子給她帶回來兩盒東西。蠶婆婆定了定神,發(fā)現(xiàn)盒底黑糊糊的,像爬了一層螞蟻。她發(fā)現(xiàn)那些黑色小顆粒一個個蠕動起來了,有了爬行的跡象。它們是蠶,是黑色的蠶苗。蠶婆婆的胸口咕嘟一聲就跳出了一顆大太陽。另一只盒子里塞滿了桑葉芽。蠶婆婆捧過來,吸了一口,二十九層高樓上立即吹拂起一陣斷橋鎮(zhèn)的風,輕柔、圓潤、濡濕,夾雜了柳絮、桑葉、水、蜜蜂和燕子窩的氣味。蠶婆婆捧著兩只紙盒,眼里汪著淚,囁囁嚅嚅地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第二十九層開始了養(yǎng)蠶生活,就此生龍活虎了起來。她拉上窗簾,在陽臺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斷橋鎮(zhèn)的樣子。
          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二十九層開始了與桑蠶的共同生活。她撫弄著蠶,和它們拉家常,說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家鄉(xiāng)話。蠶婆婆的嘮叨涉及了她這一輩子的全部內容,沒有時間順序,沒有邏輯關聯(lián),只是一個又一個愉快,一個又一個傷心。
          蠶仔的身體一轉白就開始飛快地成長了。所用的篾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積一天比一天大。陽臺和整個客廳差不多都占滿了。
          離春蠶上山還有四五天了,大兒子突然要飛一趟東北。蠶婆婆一個人在家,心情很不錯。她打開了一扇窗,在窗戶底下仔細慈愛地打量她的蠶寶寶??焐仙降纳PQ身子開始笨重了,顯得又大又長。蠶婆婆從蠶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蠶,讓它們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蠶婆婆指著它們,自語說:“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蠶婆婆逗弄著桑蠶,把自己的五個兒子重新懷了一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五個兒子又回到了眼前。
          意外事件說發(fā)生就發(fā)生了,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蠶婆婆突然聽見“轟”的一聲,一陣風過,門被風關上了。關死了。蠶婆婆握著錢包,十分慌亂地扒在門上,拍了十幾下,蠶婆婆失聲叫道:“兒,兒,給你媽開開門!”
          三天之后的清晨,兒子提了密碼箱走出了電梯,一拐彎就看見自己的母親睡在了過道上,身邊堆的全是打蔫的桑葉和康師傅方便面。母親面色如土,頭發(fā)散亂。
          兒子打開門,蠶婆婆隨即就跟過來了。蠶婆婆走到蠶床邊,蠶婆婆驚奇地發(fā)現(xiàn)所有的蠶床都空空蕩蕩,所有的桑蠶都不翼而飛。
          蠶婆婆喘著大氣,在二十九層樓的高空神經(jīng)質地呼喊:“蠶!我的蠶呢!”
          大兒子仰起了頭,雪白的墻面上正開始著許多秘密。墻體與墻體的拐角全部結上了蠶繭。不僅是墻,就連桌椅、百葉窗、排風扇、抽水馬桶、影碟機與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話,只要有拐角或容積,可供結繭的地方全部結上了蠶繭。然而,畢竟少三四天的桑葉,畢竟還不到時候,桑蠶的絲很不充分,沒有一個繭子是完成的、結實的,用指頭一摁就是一個凹坑。這些繭半透明,透過繭子可以看見桑蠶們正在內部困苦地掙扎,它們蜷曲著,像忍受一種疼,像堅持著力不從心,像從事著一種注定了失敗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種沒有溫度的火,是一種迷蒙的燃燒和無法突破的包圍……蠶婆婆合起雙手,緊抿了雙唇。蠶婆婆說:“罪過,罪過噢,還沒有吃飽呢,——它們一個都沒吃飽呢!”
          桑蠶們不再關心這些了。它們還在緩慢地吐。沿著半透明的蠶繭內側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圍困自己。在變成昏睡的蠶蛹之前,它們唯一需要堅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凈,使內質完完全全地成為軀殼,然后,被自己束之高閣。
    (選自畢飛宇《中國短經(jīng)典?唱西皮二黃的一朵》)(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斷橋鎮(zhèn)是蠶婆婆昔日生活的地方,在斷橋鎮(zhèn),蠶婆婆生活自在,養(yǎng)蠶得心應手,拉扯大了孩子。
    B.新時代大廈二十九樓是蠶婆婆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在這里,蠶婆婆覺得自己是生活在天上,很不適應。
    C.小說善于描摹物象表現(xiàn)情境,文中的排風扇、抽水馬桶、影碟機等物品構成了現(xiàn)代生活情境。
    D.蠶婆婆不適應現(xiàn)代生活,與社會發(fā)展變化太快和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關系,這種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對小說語言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2節(jié)中,“星星在天上閃爍,淚水涌起的時候滿天的星斗像爬滿夜空的蠶”句中的“蠶”,寄托了蠶婆婆對斷橋鎮(zhèn)養(yǎng)蠶生活的割舍不斷的深情。
    B.第3節(jié)中,“蠶婆婆望著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霧,全是大捆大捆的亂云在迅速地飄移”句中的“霧”和“云”形象地表現(xiàn)出蠶婆婆此時無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狀態(tài)。
    C.第6節(jié)中,“只是一個又一個愉快,一個又一個傷心”句,用愉快、傷心這兩種情緒代表了蠶婆婆的生活內容,用詞凝練,卻也凸顯了生活的滋味,讓人唏噓。
    D.本文多處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語言生動形象,充滿韻味,表現(xiàn)出斷橋鎮(zhèn)生活的充實、詩意和浪漫,讓人不禁對斷橋鎮(zhèn)充滿向往。
    (3)文章一開始就用大量的筆墨來寫蠶婆婆的回憶,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4)小說中“蠶”有怎樣的寓意?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組卷:17引用:7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4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魏文侯過段干木之間而軾之,其仆曰:“君何為軾?”曰:“此非段干木之閭歟?段干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逼淦驮唬骸叭粍t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請之,段干木不肯受。則文侯乃致祿百萬,而時往問之。于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嘗聞君子之用兵,莫見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謂也。野人之用兵也,鼓聲則似雷,號呼則動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量于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未可知也,其離仁義亦遠矣!魏文侯見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見翟璜,踞于堂而與之言。翟璜不悅。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今汝欲官則相至,欲祿則上卿至。既受吾賞,又吾禮,無乃難乎?”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材料二:
          段干木者,晉人也。少貧且賤,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見,造其門,其逾墻而避。文侯以客禮待之,出過其同而軾。其仆問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軾?”文侯曰:“段干木,賢者也。不移勢利,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馳千里。吾敢不軾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勢;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勢不若德貴,財不若義高?!庇终垶橄啵豢?。夫文侯名過齊桓公者蓋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節(jié)選自皇甫謐《高士傳》)【注】①軾:憑軾,古人乘車時表示敬意的動作。②地:指地位、權勢。③量:滿。
    (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
    夫文侯A名B過C齊桓公者D蓋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相,解釋為“讓……做相國”,和《鴻門宴》中“使子嬰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以為,解釋為“認為”,和《過秦論》中“鑄以為金人十二”中的“以為”詞義不同。
    C.責,解釋為“要求”,和“求全責備”“責人從寬,責己從嚴”中的“責”詞義相同。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來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個平民百姓。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文侯聽從車夫的建議,請段干木做國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給段干木優(yōu)厚的俸祿,并且時常前往看望他,此舉受到國人的稱贊。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無知之人用兵,在戰(zhàn)場上和敵人奮勇拼殺、一爭高下,使無辜百姓尸橫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挽救國家之亡、國君之死。
    C.魏文侯對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對翟璜卻傲慢無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段干木是個看輕官位、俸祿的賢者,而翟璜卻要官得官,要俸祿得俸祿。
    D.魏文侯認為,段干木雖隱處窮巷,卻聲名遠揚,而自己雖然地位顯赫,富有財富,但聲名遠遠比不上段干木,理應對他憑軾以表敬意。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
    ②少貧且賤,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見,造其門,其逾墻而避。
    (5)君子用兵,為什么能夠做到“莫見其形,而攻已成”?請根據(jù)材料一簡要概括。

    組卷:7引用:5難度:0.5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池鶴
    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雞群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注釋:①此詩作于詩人江州司馬任上。②丹砂:又名朱砂,一種紅色的礦物。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的“高竹籠”“亂雞群”,寫出池鶴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盡管如此,它仍有孤標傲世的品格。
    B.頷聯(lián)中的“丹砂”“白雪”運用借代手法,既寫出了池鶴的形象之美,又寫出了池鶴的品格之美。
    C.頸聯(lián)說池鶴覺得鸕鶿毛色污濁,討厭鸚鵡的叫聲太過諂媚,詩人以此突出池鶴不討好取媚的風骨。
    D.尾聯(lián)用細節(jié)描寫寫出池鶴對青田云水的向往神態(tài),白居易的《琵琶行》結尾一句也用了此種手法。
    (2)本詩借物抒懷,詩人借池鶴抒發(fā)了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

    組卷:8引用:8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6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題。
          陶瓷作為中國最重大的發(fā)明之一,對內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博大,對外架起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在當今社會與古代中國的發(fā)展中皆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發(fā)展時期,中國陶瓷還需深挖文化底蘊、激發(fā)文化活力,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煥發(fā)生機。
          致敬工匠,傳承千年窯火。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曾吸引①       的制瓷工匠,制成的精美器具流向世界各地。可以說景德鎮(zhèn)的輝煌成就,既得益于其②       的地理條件,也離不開成千上萬陶瓷工匠的心血澆灌。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激發(fā)陶瓷文化活力,需要在與傳統(tǒng)制瓷工匠的隔空對話中領悟制瓷真諦,需要在致敬傳統(tǒng)制瓷工匠中堅守本心、砥礪向前,也需要在弘揚工匠精神中傳承千年窯火。
          銳意創(chuàng)新,發(fā)展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在③       的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陶瓷藝術需要做好技藝傳承,也需立足時代發(fā)展潮流、把握審美趨勢,用文化點亮陶瓷藝術,彰顯陶瓷生命張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作為手工制瓷技藝粉彩代表性傳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為陶瓷文化注入更多時代思考,跳出固定創(chuàng)作格式,創(chuàng)造性地將粉彩瓷與墨彩瓷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粉墨彩瓷裝飾新風格。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4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贝笠馐遣灰獡臎]有職位,而是要擔心有沒有足以勝任職位的能力。更不要擔心沒有人會知道自己,而是應該去做一些能讓別人知道自己能力的事。這是孔子立身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也是他跟學生經(jīng)常談論的問題。以上材料對青年成長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5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