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西省吉安三中藝術班高三(上)開學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8/10 1: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國語》記事起自西周中期,下訖春秋戰(zhàn)國之交。其中《國語?魯語下》記載:“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征不德;元候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庇帧抖Y記?王制》記載有“命卿制度”。“大國之三卿命于天子”,諸侯能組建幾個師,天子才委任幾個卿,據(jù)此可知( ?。?/div>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2.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遠至今中亞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與漢通使往來的大宛等國的歡迎。其間,漢設置河西四郡,打通了與西域的直接交通。張騫在出使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對打開絲綢之路和建立中國與西方的聯(lián)系起到了關鍵作用。據(jù)此可知,張騫出使西域的功績是(  )
    組卷:165引用:48難度:0.9
  • 3.杜佑《通典?食貨典》記載隋朝:隋氏西京(長安)太倉,東京(洛陽)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陜州太原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shù)百萬石。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庫,布帛各數(shù)千萬。這一史實能夠說明隋朝( ?。?/div>
    組卷:22引用:5難度:0.5
  • 4.從明中葉起,人們對于當時社會經(jīng)濟種種現(xiàn)象掀起一場爭論,提出各自不同的見解。有的從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出發(fā)主張開放貿(mào)易,反對國家政府的種種限制;有的則提出農(nóng)末相資,有無相通,打破封建割據(jù)的分散局面;有的則主張開通海禁,利國利民。這說明了( ?。?/div>
    組卷:1引用:3難度:0.5
  • 5.按清制,內(nèi)閣大學士正一品,位列文官之首,有“宰相”名分;軍機大臣屬于差使,每日直接面對君主,輔助政務處理,是最重要的實權官員;內(nèi)閣大學士若兼任軍機大臣,因權力名實相符,更被稱為“真宰相”。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div>
    組卷:5引用:3難度:0.6
  • 6.下表統(tǒng)計了古代中國部分朝代的疫災狀況。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br />
    西漢 東漢 魏晉南朝 隋唐五代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歷時年數(shù)(年)
    211
    196 370 380 168 150 98 277 268
    疫災年數(shù)(年) 18 28 75 41 34 50 30 169 218
    疫災頻度(%) 8.5 14.3 20.2 10.8 20.2 33.3 30.6 61.0 81.3
    組卷:16引用:1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漢武帝時期開辟了橫貫歐亞非大陸的絲綢之路,昭宣時期加以經(jīng)營,商旅、使者穿行其間,處處響起駝鈴聲,十分繁榮興盛。東漢初,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于是西域五十余國悉皆納質內(nèi)屬焉”,“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張騫出使西域使西漢王朝開始對西域諸國有了較清晰的認知,“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其北則大月氏、康居之屬”,西漢王朝使臣與西域諸國使者相踵于絲綢之路,進一步加深了西漢王朝對西域諸國的認知。西漢太史公司馬遷、東漢史學家班固對西域諸國的地理、山川、風俗、人物等均能作翔實的描述,確實得益于西漢王朝與西域諸國的交流往來。
    ——摘編自高福順《漢代絲綢之路的興衰變遷與歷史意義》材料二: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早在漢、晉時期,中國的瓷器在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一些地區(qū)已有少量流傳。因瓷器易碎,陸路運輸比較困難,隨著航海技術的發(fā)展和海外貿(mào)易的擴展,晚唐以后大規(guī)模的對外輸出主要依靠海路。由于船舶裝載量的擴大,宋代以后瓷器外銷的數(shù)量激增。瓷器作為古代中國商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杰出代表,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中國瓷器外銷的海上貿(mào)易線路,與北方陸路貿(mào)易的“絲綢之路”遙相呼應,亦被稱為“陶瓷之路”。
    ——摘編自孟原召《“器成天下走”:外銷瓷與海上絲綢之路》(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漢朝的積極影響。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代以后“陶瓷之路”不斷發(fā)展的原因。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沈陽故宮博物院大事記
    沈陽故宮作為全國僅存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不僅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古跡和旅游勝地,還是優(yōu)秀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而建立在沈陽故宮建筑群中的沈陽故宮博物院亦具有悠久的歷史。
    沈陽故宮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努爾哈赤將都城從遼陽遷至沈陽,創(chuàng)建沈陽故宮。
    1644年(順治元年)8月,清朝遷都北京,清沈陽故宮作為開國皇宮舊址被加以保護。后經(jīng)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宮殿亭臺樓閣齋堂等建筑100余座,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格局面貌。
    1926年11月16日,沈陽故宮內(nèi)成立“東三省博物館籌辦處”,沈陽故宮成為東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館。其職能從這時起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昔日它是一片皇家禁地,而今變成了向社會開放的文化教育場所。
    1949年2月,沈陽故宮陳列所成立,隸屬于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東北文物管理處。
    1955年5月1日,沈陽故宮陳列所改名為沈陽故宮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批準沈陽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正式定名沈陽故宮博物院。
    2000年,沈陽故宮成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2004年7月1日,作為明清皇宮的擴展項目,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28次會議上,沈陽故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近十年間,沈陽故宮博物院舉辦教育活動、公眾講座、展覽上千余場次,接待中外旅客眾多。沈陽故宮博物院還致力于數(shù)字博物院、多媒體、智能化等創(chuàng)新發(fā)展。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提煉出一個論題,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清晰)
    組卷:2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