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高考語文最后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中國古琴是一種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古典樂器。“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遠意境。陶淵明詩“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白居易詩“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都生動地表現(xiàn)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審美境界。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保|漢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樂的首要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遠、平和雅正為意趣的古琴,被推為音樂中的典范。儒家認為琴樂能洗滌心靈,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蝕內(nèi)心。唐代薛易簡在其所著《琴訣》中論述說:“琴為之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此琴之善者也?!庇纱丝梢姽徘倜缹W思想與儒家思想的緊密關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張逍遙無為;道家音樂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聲”“至樂無樂”。莊子將音樂分為天籟、地籟和人籟三類,認為“天籟”是音樂的最高境界,提倡音樂應追求自然之趣。傳統(tǒng)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絲弦,聲音很小,但夜深人靜之時,卻能彈出真正的天籟之音。琴聲細膩、微妙,繞梁不絕,令人思緒無限。彈奏者在彈撥古琴時會陷入沉思、冥想,心靈在琴聲中得到凈化和升華,與萬物合和,進入“弦外之境”。由此可見古琴美學思想中所滲透的道家哲學。
          嵇康《琴賦》把古琴推崇為最適宜君子修身養(yǎng)性的器物,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多確是如此。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雅正平和,無過亦無不及。彈奏之人在古樸低緩而又沉靜曠遠的琴聲之中,由躁入靜,進而物我兩忘。古琴所追求的高雅淡泊境界,是操琴者平和閑適的內(nèi)心與清靜的外部環(huán)境合而為一之后“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一種藝術(shù)境界,體現(xiàn)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
          中國古琴音樂是一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藝術(shù),它以獨特的美學趣味,引人無限向往和追求。往人心易于浮躁的今時,亟需古琴這般恬淡平和的音樂,讓人心得以安住沉靜,回歸內(nèi)心本真的精神世界。
    (摘編自魏育林《<聽琴經(jīng)>釋義》)
    材料二:
          古琴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有人認為古琴是“博物館藝術(shù)”,這個見解有部分道理。其實,世界上很難再找到一種樂器能像古琴那樣保存那么多的千年古譜,保存那么多不同流派代代相傳的古曲。如果能按博物館的要求,將它們原樣保存下去,始終有人能夠演奏,不是一樣很有意義的事情嗎?
          古琴要生存,必然要隨時代的前進而變化發(fā)展。“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古琴不能一直躺平,做“博物館藝術(shù)”。必須承認,今天古琴的生存環(huán)境與明清時代相比已有很大差異。它既要面對商品經(jīng)濟和西方音樂文化的強大沖擊,又背負著久遠而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既要走舞臺,通俗以娛人,又要作為自我修養(yǎng)、自娛性的樂器繼續(xù)生存下去。
          當前古琴藝術(shù)面臨的真正危機,是以西方音樂文化價值來作為自身發(fā)展的參照系,具體表現(xiàn)為:藝術(shù)流派風格的失落、輕“琴道”“琴德”而重單純的演奏技巧,甚至在取音、節(jié)拍、書奏和審美取向上也唯西方音樂標準是從。我們的古琴藝術(shù)家和古琴愛好者,在劇變的時代也應該堅守一些“不變”的傳統(tǒng),如以簡約為美,重精神內(nèi)涵,追求音樂的意境、韻味和內(nèi)在情趣;散板自由節(jié)奏、有板規(guī)則節(jié)奏與不規(guī)則節(jié)奏的自由運用;確定音與不確定音的有機組合等等。若我們都能在“琴道”“琴德”方面加強自我的修養(yǎng),那么任何外來的影響都將被傳統(tǒng)所融化,而不是傳統(tǒng)被外來的東西所取代。
          古琴作為傳統(tǒng)藝術(shù),絕不能為了媚俗而朝流行時調(diào)的方向發(fā)展,而是應該像《五知齋琴譜》那樣創(chuàng)造出能反映一個時代藝術(shù)高度的作品。我以為,新時代古琴的發(fā)展途徑有二:一是對傳統(tǒng)琴曲的繼承與發(fā)展,一是琴曲上的新創(chuàng)作(獨奏或合奏)。不管哪種途徑,都要堅持一個基準,就是明清以來琴師們代代相傳的古琴意境、韻味與情趣傳統(tǒng)。這些傳統(tǒng)非但不能丟,而且在新的條件下要加以新的發(fā)揮。只有這樣,古琴音樂才能保持自己的傳統(tǒng)特色,獨立于世界音樂之林。
    (摘編自吳釗《明清琴樂多元發(fā)展的思考》)材料三:

          古琴的制作一般選用桐木和梓木,依人身鳳形獨木斫成,其結(jié)構(gòu)分寸十分考究。琴身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扁平狹長;底為梓木,面用桐板;底平,面穹,中空。底部有兩個共鳴孔,名曰“鳳沼”“龍池”,鳳沼取“鳳凰來儀、沐浴自如”之義,龍池取“龍潛深池、跡隱而聲發(fā)”之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整,則代表地,取“天圓地方”之說。琴身全長3尺6寸5分,象征一年365天。琴身一側(cè)有13顆用以標記音位的圓徽,象征一年有12個月,中間第七徽象征閏月。琴肩(鳳翅)最寬部分為8寸,象征一年有8大節(jié)氣鳳腰為琴身最窄的部分,寬4寸,象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琴身厚為2寸,象征陰陽二義。古琴原為五弦(周朝時增為七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第級,內(nèi)合“金木水滅王”行,外合“宮商角微羽”五音。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接滑三種音色,泛音涕天,圓潤清澈;燕音法地,深沉凝重;按音法人,變幻無窮,三種音色象征“天、地、人”三才和合。
          2003年,中國古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摘編自杜保明《淺談古琴的文化意蘊》)(1)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琴因其獨特的審美意趣被儒家視為音樂中的典范,并被賦予教化百姓、端正人心的功能。
    B.薛易簡與嵇康對古琴的作用都有高度的認同,作者也認為古琴的平和能讓人回歸內(nèi)心本真。
    C.如果以西方音樂文化價值作為發(fā)展參照系,就會使古琴丟失“琴道”“琴德”而變得俗氣。
    D.對于古琴來說,意境、韻味與情趣傳統(tǒng)是最重要的東西,傳承與創(chuàng)新琴曲應當以此為基準。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琴具有高度的文化屬性。其美學思想兼具儒道兩家思想特征,有著獨特的趣味。
    B.“心物相合、心琴合一”是種境界,只要恬淡平和、去除浮躁就能回歸本真達此境界。
    C.古琴歷史悠久,它像一個博物館,保存的古譜之多、流派之豐是其他任何樂器所不及的。
    D.古琴制作的選材、器形結(jié)構(gòu)等都十分講究,說明古琴是一門歷史文化內(nèi)涵深厚的藝術(shù)。
    (3)下列選項中,不能用來佐證“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jié)也,非以慆心也?!保ā蹲髠?昭公元年》)
    R.“昔伏羲氏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保╗漢]蔡邕《琴操》)
    C.“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唐]玉維《竹里館》)
    D.“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潁師彈,起坐在一旁?!保╗唐]韓愈《聽穎師彈琴》)
    (4)三則材料在內(nèi)容上的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
    (5)下面這段文字是《紅樓夢》第86回“黛玉論琴”的片段,請結(jié)合材料分析該文段體現(xiàn)出了哪些琴學主張。
          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yǎng)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的上頭,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涯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還有一層,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稱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將身就在榻邊,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兒,對著自己的當心,兩手方從容抬起,這才心身俱正?!?/h2>

    組卷:16引用:5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深巷里的老墻
    梁衡
          ①在婺源農(nóng)村小住了幾天?;帐矫窬涌偸钦南镒?,高高的墻,房與房的距離又近,一出門,迎面就是一堵墻,一走路,人就夾行在兩墻中間。每天出出進進,這墻就是一幅讀不完的畫。
          ②當?shù)貍鹘y(tǒng)的砌墻方法是薄磚立砌、橫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這樣既節(jié)省材料又可保溫,而且土在墻中,寓田于墻。新墻在剛落成之時潔白如紙,就是我們??吹降陌讐焱叩幕帐礁裾{(diào)。當初,一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墻時,斷沒有想到他為大自然提供了一張作畫的溫床。
          ③歲月之筆是這樣作畫的。先用細雨在墻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濕霧一層一層地洇染,白墻上就顯出縱橫交錯的線條和大大小小的斑點。論層次,這里有美術(shù)課上講的黑、白、灰的過渡;論形狀,則云海波濤、春風楊柳、山石嶙峋,勝過一本《芥子園畫譜》。我兒子是學畫的,他說國畫里所講的線條、皴法、留白,西畫里講的光影、色調(diào)、透視,在這墻上都可以找到,就是課堂上沒有講過的這里也有。人工藝術(shù)在自然面前是這樣渺小,他自從住到這里就再也沒敢畫過一筆畫。正是“眼前有景畫不得,神來之筆在上頭”。
          ④但大自然并不滿足于平面的藝術(shù)。風雨如刀,歲月如錐。白墻這里被鏟去一塊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溝,有時還被隨意抽去一塊磚,甚至推倒半堵墻。然后,再借來四面八方的種子,乘著風和雨,漫天搖落在墻頭。那些綠色的生命便悄無聲息地棲身到磚縫里、墻皮間、紅土中,甚至就借著一絲濕氣黏附在光潔的墻面上。它們才是真正的“蜘蛛俠”,緣墻而走,無處不在,無縫不生。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墻,上面就爬滿了積年生的薜荔果,果可生吃亦可做成涼粉。這是一面既能看又能吃的墻。植物學家考察物種的多樣性,有一個方法叫“打方”,即在地上劃定一個正方形,細數(shù)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我就試著任選了一面墻,借手機上的識花軟件,一個一個地認識這些素昧平生的花草。單聽它們的名字,就讓你心里暖暖的。那紫云英,本是水田里的綠肥作物,這時也飛上墻頭,從葉間探出紫色的小花,回望它走來的田野;有名為“竊衣”的,是隱身高手,它開著白色的小花,籽帶絨毛,總能偷偷粘在衣服上跟你回家,落戶墻角;有一種野草莓,酸酸甜甜,名“蓬虆”,唐人賈島的詩里居然寫到它:“別后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識牡丹花?!?br />      ⑤你隨意漫步吧,土墻、石墻、磚墻、籬笆墻,滿墻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愛。只要你有耐心,任選一墻,就可以面壁一兩個小時,像是在美術(shù)館里看畫展。不,比畫展更好看。這是一面面實實在在的生態(tài)墻、文化墻。你想,無數(shù)個鮮活的生命自愿齊集到這面老墻上,躋身磚石,扎根紅土,探身招手,與人共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更可貴的是這些鮮活的花草并不欺侮無言的老墻,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還沒有忘記露出一方紅磚、突顯一塊青石或留下一段粉墻。仿佛提醒著你,這不是一般的紙上圖畫。
          ⑥一天,我偶然與兒子說起這幾日讀墻的感覺,他說:“你不知道咱們這房子的西邊有一面老墻,每當夕陽晚照時,那種歷史的滄桑感讓人心里發(fā)顫。我修這房子時專門為了它開了一扇西窗,為了能最佳取景,還不厭其煩地改窗框、配窗簾。但突然有一天西邊冒出了一座新房,壁立眼前,擋了個嚴嚴實實。”
          ⑦第二天,我就去尋訪這堵老墻。原來它曾是一座三層樓高的民居,已三面坍塌,唯留下一個樓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直角往南的一面墻還比較完整,袒露著磚塊橫豎相砌的紋路和白色的灰縫,甚至你都能感覺到還有一位磚瓦匠正在工作。而靠北的那段已經(jīng)塌得只剩下一條棱線,清晰地露出墻的筋骨結(jié)構(gòu)。只見碎磚破瓦如瀑布一樣傾瀉下來,犬牙交錯的磚塊間露出當年填充的紅土,別具韻味。唯有那個高高的樓角還十分完整,在藍天的背景下劃出一個標準的直角圖形。樓角上方白云來去,一只孤雁在天際盤旋,風在輕輕地打著口哨。這時晚霞燒紅了天邊,風雨樓臺,殘陽如血。我一時驚呆了,如果要給眼前的這幅畫起個名字,就叫歲月。我知道嚴田這個村子是有來頭的,歷史上曾出了二十七位進士。你看腳下的石板路與河邊的洗衣石,路上一低頭就是一塊廢棄的古碑,村口一棵宋代的老樟樹七八個人才能合抱。岳飛曾在這一帶駐軍,與悲壯的《滿江紅》不同,他在這里留下了一首輕松愉快的小詩《花橋》:“上下街連五里遙,青簾酒肆接花橋。十年征戰(zhàn)風光別,滿地芊芊草色嬌。”當年的芊芊草色,現(xiàn)在依舊點染在尋常百姓家的墻頭上。
          ⑧在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繞來繞去多走了幾條巷子。為的是再多讀幾段老墻。有一座土墻矮房,早已被主人遺棄,夯筑的紅土墻面上夾雜著石塊草根。而一坡青瓦斜披而下,瓦上長滿嫩綠的厚厚的苔蘚。苔蘚這東西很有意思,不管是老磚、舊瓦、朽木、斷墻,都一律公平地給它們穿上鮮亮的綠裝。現(xiàn)在這綠苔青瓦的屋檐壓得很低,直遮住了老土墻的額頭,而墻腳正綻放著一束燦爛的花。
          ⑨我想,自從人類走出山洞發(fā)明了壘墻蓋房,墻就與人長相廝守,從此墻上就烙下了人的體溫、音容和身影??上Ы陙黼S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已是棄了泥土,別了磚瓦,不見了柴墻籬笆。難得這深巷里還為我們保存了些有溫度的老墻,保存了前人的眼淚和笑臉。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誰解這老墻里的密碼?誰又能讀得懂這幅風雨斑斑卻又四季變換的青綠山水畫?
    (有刪改)文本二:
          我喜歡梁衡散文,不僅僅因為他能巧奪天工般地駕馭語言,還因為他深邃的思想和高遠的立意,及其營造的意境和境界,讀者可以在美的享受中與他的思想一起共鳴,這是梁衡散文震撼力和感染力之所在。
          過去,教科書常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表現(xiàn)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材料組織、謀篇布局可以比較自由,只要中心思想明確而集中即是一篇好散文。梁衡卻不這么認為,他的觀點是:散文既然是一種藝術(shù),就必須符合美的要求,在文章組織中要講究描寫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所謂描寫之美,就是“作者能將要說的事物客觀地、清楚地寫出來擺在讀者面前。要求如實,不走樣,能顯示事物本來的美”;所謂意境之美,就是“作者在對某事物的描寫或某種思想的表達中能產(chǎn)生一種美的氛圍、意境,將讀者引到一個美的精神境界”;所謂哲理之美,就是“作者在對客觀事物作了描述,也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情,并感染了讀者后,又進一步升華到一種哲理思想上,并理出一種新理念,創(chuàng)造出一些警句哲言,將其“定格”下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的。
    (摘編自張維佳《梁衡散文的意境和境界》)(1)下列對文本一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③段寫兒子“再也沒敢畫過一筆畫”,是因為他敬畏歲月之筆技法高妙造詣精深。
    B.第④段中介紹了植物學“打方”的方法,是為了突出生長在墻體上的植物豐富多樣。
    C.第⑤段“花草并不欺侮無言的老墻”,用擬人手法寫花草老墻搭配和諧,相得益彰。
    D.第⑥⑦段寫讀一面老墻的經(jīng)歷,與前文讀墻的感悟進行對比,彰顯了老墻明麗的美。
    (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寫徽式民居巷窄、墻高、房近而造成出入不便,欲揚先抑,增加了文章層次。
    B.文章間或用第二人稱,便于抒發(fā)感情,同時將讀者引入情境,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C.文章引用賈島和岳飛的詩句,不僅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也增加了文采,增強了表現(xiàn)力。
    D.結(jié)尾將老墻置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大背景中,在對比之中抒發(fā)感慨;兩個問句,發(fā)人深思。
    (3)文本一第①段中說“這墻就是一幅讀不完的畫”,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文本二寫到了梁衡散文創(chuàng)作的“三重美”,請你談談文本一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的。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正念是指“通過有意地、非判斷地注意當下而升起的覺知”,通俗地理解為對當下身心感受的覺知。正念訓練可使個體對不愉悅感受的容納能力有所提升,并擁有更強的自我行為的監(jiān)控與調(diào)解能力,即元認知。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正念訓練可以從多個方面改善家長和孩子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心理不適。( ?。┯纱耍环翆⒄钣柧毧醋鹘∩矸椒ê廷?!--BA-->
     

          正念練習是讓大家對此時此刻自己身體與情緒的覺察與接納,②
     
    ,如,舞蹈,不僅能提高練習者對自己身心狀態(tài)的感知,而且能提高練習者與身處同一空間內(nèi)不同個體的交流,如群體同步;瑜伽也是較為常見的正念訓練,其能降低靜息心率,增加心率變異性,提高心臟功能,此外,還有老年人樂而不厭的太極拳。人們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興趣及需求選擇適合的方案,③
     
    。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句子,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nbsp;
     

    A.正念訓練不僅提升家長的心理能量、降低焦慮,而且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從而可以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
    B.家長通過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提升心理能量、降低焦慮,從而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
    C.正念訓練通過提升家長的心理能量、降低焦慮,幫助他們以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從而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
    D.家長不僅通過正念訓練提升的心理能量、降低焦慮,而且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從而以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組卷:16引用:6難度:0.7

四、作文(60分)

  • 8.閱讀下列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第一次飛往太空的“神十三”航天員葉光富期待著能從太空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到了太空的員會“感覺”地球的引力變得微乎其微,阻力卻越來越重,凱旋的第一句話總是發(fā)自肺腑的“我為祖國感到驕傲”;神舟團隊自豪地喊出“以國為重”。正是有千千萬萬的航天工作者心懷“國之大老”接續(xù)奮斗,剛剛走討第六十五個年頭的中國航天事業(yè),才能渡過難關、跨過艱險,鑄就自立自強的奇跡,更令無數(shù)中國人對航天人衷心說上一句“你是我的榮耀”。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yè)無數(shù)奮斗者、攀登者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必將激勵每一個中國人為自己的夢想奔跑。
    ——人民日報《飛天榮耀揮灑中國人的豪邁》材料二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里?!碑斨腥A大地的先人們仰望星空,暢想嫦娥飛天、牛郎織女時,何曾想到后輩以勇氣與毅力、犧牲與奉獻大踏步走向太空。我們相信,在中國積極推動、合作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世界航天新紀元的努力下,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將為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光明日報《航天夢想的腳步鏗鏘前行》
    材料三
          發(fā)射、入軌、著陸,九天探夢一氣呵成;追趕、并跑、領跑,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環(huán)宇問天,探月逐夢,他們讓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不變的情懷與浪漫!傳遞,致敬!
    ——2021《感動中國》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