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四校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9/16 15: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我們生活在千變?nèi)f化的物質(zhì)世界里。下列物質(zhì)的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2.下列實驗儀器在實驗時,不宜作反應容器的是( ?。?/h2>
組卷:63引用:8難度:0.9 -
3.下列元素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h2>
組卷:55引用:3難度:0.9 -
4.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31引用:5難度:0.9 -
5.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組卷:58引用:2難度:0.5 -
6.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
7.下列物質(zhì)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95引用:4難度:0.6 -
8.某學生量取液體,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讀數(shù)為40mL,將液體倒出一部分后,仰視讀數(shù)為20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h2>
組卷:67引用: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60分)注意:非選擇題部分中的表達式全部是文字表達式
-
25.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有關氧氣的系列探究實驗:
探究一:以下是該小組探究影響H2O2溶液反應速率部分因素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序號 H2O2溶液濃度% H2O2溶液體積/mL 溫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氣的體積/mL 反應所需的時間/s ① 5 1 20 0.1 4 16.75 ② 15 1 20 0.1 4 6.04 ③ 30 5 35 0 2 49.21 ④ 30 5 55 0 2 10.76
(2)通過上述實驗
探究二:學習了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氧化銅(CuO)能否起到類似二氧化錳的作用呢?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CuO參與反應產(chǎn)生氧氣,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
Ⅱ.CuO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
Ⅲ.CuO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
實驗:用天平稱量0.2gCuO,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注意:過濾即為將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分離的操作)
(1)填寫下表:步驟③現(xiàn)象 步驟⑥結果 步驟⑦現(xiàn)象 結論 劇烈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查閱資料知氧化鐵、硫酸銅、豬肝等也可以作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作催化劑的物質(zhì)不可能是其他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
B.一種物質(zhì)無法對多個反應都起催化作用
C.同一化學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
D.催化劑能使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增加組卷:29引用:1難度:0.5 -
26.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展開探究?,F(xiàn)有三個實驗小組同學分別利用不同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A組實驗:利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圖1是利用氣壓傳感器測定紅磷燃燒時集氣瓶內(nèi)氣壓變化的實驗裝置;圖2是集氣瓶內(nèi)氣壓變化情況。
(1)用酒精燈點燃燃燒匙中過量的紅磷。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后,立即
(3)下列有關圖2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BC段氣壓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燒放熱
B.CD段氣壓減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氣瓶內(nèi)氧氣不斷被消耗且瓶內(nèi)溫度逐漸冷卻
C.DE段氣壓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
D.若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此實驗,集氣瓶內(nèi)氣壓變化趨勢與圖2基本一致
(4)經(jīng)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當反應停止并恢復至室溫,用氧氣濃度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nèi)始終有8%左右的氧氣殘留,但實際實驗中倒吸入瓶內(nèi)的水的體積能達到理論值(五分之一)其可能的操作原因是
B組實驗:加熱銅粉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圖3是銅粉與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實驗裝置:
(5)實驗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組裝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向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銅粉,銅粉要足量的原因是
③點燃酒精燈,不停地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充分反應后停止加熱。
(6)實驗開始時,若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35mL的刻度線上,實驗結束并等到具支試管冷卻后觀察,活塞前沿約停在
(7)裝置中小氣球的作用是
C組實驗:用鐵生銹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鐵制品是現(xiàn)代人類使用最多的一種金屬,實驗證明,鐵生銹是鐵與水和氧氣共同作用的結果?,F(xiàn)取3根無銹的鐵絲設計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8)實驗Ⅰ中鐵絲生銹,當鐵絲足量,時間足夠長,打開止水夾后,還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實驗結論】
(9)對比實驗
【拓展與延伸】
小明在旅途中發(fā)現(xiàn),海邊鐵制漁船上的銹跡比江邊鐵制漁船的多,他提出問題:海水會加快鐵的生銹嗎?為驗證這一問題,設計以下數(shù)字化實驗:實驗 實驗藥品 實驗1 15mL蒸餾水、長5cm、直徑1mm鐵絲 實驗2 15mL海水、長5cm、直徑1mm鐵絲
(11)根據(jù)以上圖像,可以得出結論:組卷:129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