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南開中學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27 9: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樂府詩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是由漢代專門掌管音樂的一個官署名稱——“樂府”而來的。漢代人把當時由樂府機關(guān)所編錄和演奏的詩篇稱為“歌詩”,魏晉六朝時人,才開始稱這些歌詩為“樂府”或“樂府詩”。
          漢代樂府機關(guān),是漢武帝劉徹時開始設(shè)立的。《漢書?藝文志》說:“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睗h代以后,魏晉時代仍有樂府機關(guān)的設(shè)置,但未見記載有采集民間詩歌的事。只是兩漢時代的樂府民間歌辭,有些還在演唱,這對于漢樂府詩歌無疑起了保存和流傳的作用。至東晉后的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縱情聲樂,所設(shè)的樂府機關(guān)又開始收集民歌俗曲,因此,流傳在當時南北朝的民歌,又被保存不少,僅南朝樂府詩流傳下來的就有四五百篇,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與漢代的樂府詩也有不同的特色。兩漢、南北朝樂府詩的來源,并不僅是民間作品,但樂府中的民間歌辭,無疑是樂府詩的精華。
          在文學史上,所謂“樂府”或“樂府體詩”主要是指兩漢和南北朝的樂府作品,但從后來的文體分類上講,所謂樂府體詩的范圍,則是包括歷代作家仿制樂府的作品在內(nèi)的。這種仿作的作品也有幾種不同的情況:(一)按照樂府舊的曲譜,創(chuàng)作新辭,還是入樂的;(二)由于舊譜的失傳,或由于創(chuàng)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視樂曲,而只是沿用樂府舊題,仿效舊日樂府的藝術(shù)特色來寫作的,實際上已不入樂;(三)連舊題也不襲用,而只是仿效舊日樂府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某些形式特點,完全自立新題、新意,也是不入樂的。
          利用樂府舊題寫作樂府詩,是從漢末建安時代開始的。曹操首開風氣之先,開始模仿兩漢樂府民間歌辭來寫作樂府體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有的是依漢樂府的舊曲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辭,但大部分則是只沿用樂府舊題,屬于不再入樂的作品。從這以后,文人創(chuàng)作的“樂府詩”,雖稱為“樂府體”,但與音樂實際卻沒有關(guān)系了。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樂府體寫詩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和張籍等,都有許多樂府名篇,他們都不過是用樂府古題,學習古代民間樂府歌辭的“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在形式上不拘字數(shù),不避雜言而已。中唐以后,文學史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樂府”,它的倡導者和創(chuàng)作者是元稹和白居易。這種樂府詩的特點是所謂“即事名篇,無所依傍”,它不僅不依舊譜,不入樂,而且連樂府舊題也取消不用。
          另外,前人在文體分類上,也有專從入樂不入樂的角度來規(guī)定“樂府”詩的范圍的。按照這種意見,凡屬古代的樂歌,后世的詞、曲,均得稱為“樂府”。這無疑是對“樂府”做十分廣義的理解了。但從文體分類上講,這一理解混淆了不同文體的界線,是不科學的。
          在現(xiàn)存的兩漢樂府和南北朝樂府中,民間歌辭是最值得我們珍視的部分。這部分作品繼承了《詩經(jīng)》中《國風》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在藝術(shù)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單從體制上說,我們可以看到兩漢樂府詩有如下的某些特點:(一)漢樂府詩打破了《詩經(jīng)》基本上是四言體的格局,而創(chuàng)造了雜言體的詩歌,它往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間出,而基本上以五言為主,七言句式也不少見,這樣就為我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五、七言體的出現(xiàn),打下了基礎(chǔ);(二)漢樂府詩除抒情詩外,還出現(xiàn)了較多的敘事詩,如《陌上?!贰恫D行》《孤兒行》乃至《孔雀東南飛》等,對我國敘事詩的發(fā)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三)兩漢樂府詩一般根據(jù)樂調(diào)的反復而分為若干“解”,“解”相當于《詩經(jīng)》中詩篇的“章”和唐宋詞中的“闋”,表現(xiàn)了它的入樂的性質(zhì);(四)樂府詩篇中往往摻有某些表聲詞,如“妃呼豨”“羊夷吾”“伊那阿”“路訾邪”,以及一些單音詞“梁”“之”“奴”等,它們都旨在表聲而無關(guān)文義,聲、辭往往相混,不細加辨識,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五)樂府詩篇常用歌、行、曲、引、吟、謠等名稱,這些名稱與樂調(diào)的性質(zhì)、聲情有關(guān)。
          至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又有些不同的特色。從題材上說,南朝樂府民歌以寫男女戀情的內(nèi)容為多,其體制上的某些特點是:(一)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它對后世“絕句”體詩的興起有直接影響;(二)歌辭中經(jīng)常運用雙關(guān)隱語。就是用同音而不同義的字,把所要表達的意思掩蓋起來,如用“絲”“梧子”等,代替“思”“吾子”等。北朝樂府民歌又與南朝樂府民歌有許多不同?,F(xiàn)存的北朝樂府民歌總共約七十首,數(shù)量上沒有南朝樂府民歌多,但題材卻比較廣泛。北歌的作品風格與南歌的婉轉(zhuǎn)含蓄不同,一般表現(xiàn)得十分粗獷豪爽。
          魏晉以后文人模寫的樂府體作品,也有重要成就。
    (摘編自褚斌杰《樂府詩體》)(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統(tǒng)治者設(shè)立樂府機關(guān)采集歌謠,本是供政治借鑒,客觀上起了保存、流傳民歌的作用。
    B.歷代樂府體詩不論入樂還是不入樂、舊題還是新題,都具有“緣事而發(fā)”的創(chuàng)作特點。
    C.與曹操、李白等文人創(chuàng)作的樂府詩相比,民間歌辭無疑是更值得我們珍視的詩歌精華。
    D.樂府詩不僅自身不斷地推陳出新,而且對我國古典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存的使用樂府舊題寫作的樂府詩,都是建安及其以后的人模仿古代民間歌辭創(chuàng)作的。
    B.有人從入樂不入樂的角度來劃分“樂府”詩,按照這種意見,《詩經(jīng)》也應視為樂府。
    C.漢樂府中的表聲詞,與文意無關(guān),是表示聲音的符號,這是為配合音樂演唱而摻入的。
    D.南朝樂府民歌多寫戀情,風格婉轉(zhuǎn);而北歌題材廣泛,風格粗獷,可見南北風俗不同。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詩歌中最有可能是南朝民歌的是
     

    A.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古歌》)
    B.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子夜四時歌?夏歌》)
    C.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折楊柳歌辭》)
    D.誰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夾襌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處,愿得兩個成翁嫗。(《捉搦歌》)
    (4)有人說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篇“仿制樂府”,你同意嗎?請結(jié)合材料分析。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瓦屋山桑
    張國龍
          趕場歸來,少年米鐵橋吃過了午飯,斜躺在竹椅上搖晃著蒲扇,思緒信馬由韁:咋個才能說服爺爺讓妹妹讀初中?暑熱催生倦意,他很想睡上一覺。瞥見爺爺編織了一大半的籮筐,立即彈起身,跑到院前的機井旁,拎起水桶從頭到腳沖了個透心涼。力氣回來了,手腳又恢復了一貫的麻利。賣籮筐,是家里主要的生財之道。
          狗突然發(fā)出了低沉的嗚嗚聲,米鐵橋停下活計,探頭看了看院子,大聲問:“李花,是爺爺回來了嗎?”
    “哥哥,不是!”米李花懶懶地回答。她把著歪斜的院門,握著鐮刀,背著碩大的背簍。
    “李花,天熱得很,你就別出去割草了,當心中暑。馬上就收稻子了,牛有吃不完的谷草?!泵阻F橋高聲提醒。
    “爺爺趕場該回來了,肯定又渴又餓,我去偏崖子看看?!泵桌罨ㄍ崎_院門,扭頭輕聲呼喚,“黑兒,你不想跟我一起去?”小狗立即沖出柴房,搖著尾巴吐著舌頭跟在了米李花身后。
          田埂外面那一排排黃瓜架上墜滿了黃瓜,只需輕輕踮踮腳尖,米李花便信手采摘了大半背簍。迎接又渴又餓的爺爺回家,肯定不能空著手。不覺走到了羅大爺家的瓦屋前,羅大婆熱辣辣地招呼:“李花,聽說你考上老林中學了?祝賀你??!馬上就是初中生了,一個女娃娃,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啥都得靠自己,還能考上老林中學,真是不簡單!”
          米李花嗯了一聲,快速轉(zhuǎn)移了話題,說:“羅大婆,我給你家摘了些黃瓜過來?!?br />      米李花快步走向了羅大婆家屋后的山梁,駐足在高高的偏崖子前。
          崖前的那棵老桑樹枝繁葉茂,特別粗壯。桑樹能長得如此高大確實罕見,沒人說得清楚這棵老桑樹究竟有多少年歲了。米李花站在老桑樹巨大的濃蔭里,盯著不遠處那條蜿蜒在麻柳溪邊的鄉(xiāng)村大道,但始終不見爺爺?shù)纳碛?。她索性坐在草坪上,下意識地掏出了那張嶄新的錄取通知書,小臉上漸漸浮現(xiàn)出隱隱約約的笑意。
          付曉珍也考上了,她們是同班。付曉珍的爸媽也常年在外面打工,但是,他們每個月一定會按時郵寄錢和信回來,每年春節(jié)也一定會回家。付曉珍的爸爸經(jīng)常說,讀到哪,送到哪。只要讀得進去,拆房子賣也支持。
          爸爸媽媽外出打工,轉(zhuǎn)眼就是一年半,一點兒音信也無。米李花長長地嘆了口氣,提醒自己別抱什么奢望。自從爸爸媽媽走后,她在這里等候了多少次,哪里記得清楚?起初,她號啕大哭,滿山灣似乎都能聽見。遠遠近近的沙梁、山巒、溝壑全都無動于衷,它們只顧著萌芽、吐綠,春華秋實。
          日頭已經(jīng)滾落到石牛寨外了,整個山灣平靜了下來。米李花小心翼翼收好錄取通知書,蹲在山坡上麻利地割草。青草漫山遍野,割起來并不費力。腦子里轟鳴著爭吵的聲音:家里明擺著都這個樣子了,你還真忍心繼續(xù)讀書?你這一走,圈里的豬由誰來照顧?誰給牛割草?爺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哥哥要代課,要參加自考,還要幫爺爺種莊稼、編織籮筐……哥哥說這書咋說都得讀,他會想辦法。她感覺爺爺是不肯支持的?!拔覀冞@樣子的人家能吃飽穿暖就阿彌陀佛了”,這是爺爺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黑兒呼地一下沖向了偏崖子,在陡峭的羊腸小道上蹦跳。
          米李花扭轉(zhuǎn)身,看見爺爺那佝僂的身影緩緩地出現(xiàn)在老桑樹下。
    “爺爺,籮筐不好賣吧?”米李花遞上了黃瓜,熱辣辣地說,“你快吃吧,你肯定餓扁了?!?br />      米李花背著滿滿一背簍青草,心里滿滿的,也暖暖的。只要有人回家,家里就有不一樣的感覺,背負多少重量都感覺很輕松。
          爺爺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渾身松松垮垮,吃著黃瓜,眉頭擰成了疙瘩,懶懶地說:“……前面的……還好賣……就剩下最后那個……打死個人呢就是賣不動……快散場了,有人過來問,少兩角錢,我就賣了。掙幾個血汗錢,哪有那么容易!”
    “賣脫了就好,要是賣不脫,還得背回來,更不劃算。”米李花歡天喜地。
    “李花,你把背簍放下,爺爺幫你背回去?!睜敔斵D(zhuǎn)身接住了米李花的背簍,“爺爺吃了黃瓜,不餓也不渴了,有了力氣?!?br />“不用不用不用,你走了幾里路,還沒吃中午飯?!泵桌罨▓詻Q拒絕,但拗不過爺爺,只好作罷。
          山梁上突然響起了米鐵橋洪亮的呼喊聲:“噢呦,你們一起回來了!”米鐵橋的聲音里灌滿了驚喜,他風一般跑下了山梁,不由分說接過了爺爺?shù)谋澈t。爺爺沒有拒絕,暮色沒能遮住他臉上慢慢鋪展開的笑意。
          上弦月精巧地彎在高高的石牛寨上,像是誰精心描摹上去的。月輝照出了遠遠近近山梁們的輪廓,或剛健,或柔和,一定是神仙鏤刻的杰作。蛙鳴響徹了整個山灣,稻子的香氣和日漸稀薄的暑氣絲絲縷縷……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羅大婆的話“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啥都得靠自己,還能考上老林中學”,交代出了米李花生活境況的艱難和她學習成績的優(yōu)異。
    B.米李花蹲在山坡上割草時的心理活動體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有對求學的渴望,也有因讀書會加重家庭負擔而產(chǎn)生的愧疚。
    C.“臉上慢慢鋪展開的笑意”意蘊豐富:爺爺一方面對賤賣最后一個籮筐感到釋懷,另一方面對孫子體貼、照顧自己感到欣慰。
    D.祖孫依靠編賣籮筐等活計謀生,父母外出打工杳無音信,米李花讀書求學艱難,這些情節(jié)均展現(xiàn)出留守兒童真實的生活面貌。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最后一段從視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描寫了鄉(xiāng)村夜景,營造了寧謐的氛圍,烘托了人物愉悅的心情,以景收尾,韻味悠長。
    B.文章構(gòu)思巧妙,開篇寫少年米鐵橋思考如何說服爺爺讓妹妹讀初中,設(shè)置懸念;爺爺是否同意雖未交代而讀者已知,是不寫之寫。
    C.文章采用第三人稱敘事,運用全知全能的視角,使敘述顯得真實客觀;文章插敘父母外出后米李花大哭等候的情節(jié),使內(nèi)容充實。
    D.文章語言風格多樣,敘述語言平實自然,寫景語言優(yōu)美生動,人物語言具有生活氣息,使作品富有情致,給人以豐富的審美感受。
    (3)本文米鐵橋懂事體貼的人物形象是通過細節(jié)體現(xiàn)出來的,請指出兩處這樣的細節(jié)并簡要分析。
    (4)有人評價本文“流露著細微的苦澀和綿厚的回甘”,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貴經(jīng)術(shù)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nóng)夫合耦以相助,蓋有三代、漢、唐之遺風,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以聲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學者猶襲五代之弊,獨吾州之士,通經(jīng)學古,以西漢文詞為宗師。至于郡縣胥史,皆挾經(jīng)載筆,應對進退,有足觀者。其民事太守縣令,如古君臣,既去,輒畫象事之,而其賢者,則記錄其行事以為口實,至四五十年不忘。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為非,雖薄刑小罪,終身有不敢犯者。歲二月農(nóng)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壯耘者畢出數(shù)十百人為曹立表下鳴鼓以致眾擇其徒為眾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進退作止,惟二人之聽。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罰。量田計功,終事而會之,田多而丁少,則出錢以償眾。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則仆鼓決漏,取罰金與償眾之錢,買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樂飲食,醉飽而去,歲以為常。其風俗蓋如此。
          今太守黎侯希聲,軾先君子之友人也。簡而文,剛而仁,明而不苛,眾以為易事。既滿將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奪其請。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無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遠景樓,日與賓客僚吏游處其上。軾方為徐州,吾州之人以書相往來,未嘗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為記。
          嗟夫,軾之去鄉(xiāng)久矣。所謂遠景樓者,雖想見其處,而不能道其詳矣。然州人之所以樂斯樓之成而欲記焉者,豈非上有易事之長,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今吾州近古之俗,獨能累世而不遷,蓋耆老昔人豈弟之澤,而賢守令撫循教誨不倦之力也,可不錄乎!若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軾將歸老于故丘,布衣幅巾,從邦君于其上,酒酣樂作,援筆而賦之,以頌黎侯之遺愛,尚未晚也。
    (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眉州遠景樓記》)(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歲二月/農(nóng)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壯/耘者畢/出數(shù)十百人為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
    B.歲二月/農(nóng)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壯/耘者畢出/數(shù)十百人為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
    C.歲二月/農(nóng)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壯/耘者畢/出數(shù)十百人為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
    D.歲二月/農(nóng)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壯/耘者畢出/數(shù)十百人為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在材料中的含義與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A.學者猶襲五代之弊
    B.則記錄其行事以為口實
    C.其風俗蓋如此
    D.而求文以為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聲律,詩文的聲韻格律和字數(shù),文中指科舉考試的一項內(nèi)容。
    B.漏,即漏壺,古代計時工具,以滴水或漏沙的刻度標志計時。
    C.先君子,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此處是蘇軾對其父蘇洵的尊稱。
    D.耆老,多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古稱六十歲為耆,七十歲為老。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圣以前,許多地方的學者仍舊因襲五代以來的陋習,只有眉州士子通曉經(jīng)書學習古文,把西漢文章視為典范,這體現(xiàn)著眉州的近古風俗。
    B.每年到了稻谷成熟而雜草衰敗的時候,眉州的農(nóng)人們會用勞作時收繳的罰金和補償眾人的錢買來豬羊酒醴祭祀田祖,也供大家酣飲飽食。
    C.眉州知州黎希聲為人簡易而有文雅之氣,剛直而仁愛,明察而不苛刻,當?shù)匕傩帐中刨囁?,有人還寫信讓蘇軾為黎侯增建的遠景樓作記。
    D.眉州百姓對遠景樓的建成感到欣喜,寫信請托蘇軾為樓寫記,不是為了贊美眉州容易相處的太守黎侯,而是為了贊美當?shù)厝菀字卫淼娘L俗。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其民事太守縣令,如古君臣,既去,輒畫象事之。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既滿將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奪其請。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五、寫作

  • 10.按要求作文。
          家國情懷是中國古典詩作中常見的主題。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蘊含著解萬民于倒懸的豪情壯志,杜甫《登高》中“艱難苦恨繁霜鬢”表達了憂國憂民的苦痛,韓淲《賀新郎》中“淚暗灑、神州沉處”飽含對山河淪喪的無限悲嘆。
          請在上述三首詩詞中任選一首,從思想感情、形象、藝術(shù)手法、構(gòu)思技巧、語言等任一角度,完成一篇文學短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11.按要求作文。
          故都的秋讓郁達夫魂牽夢縈,清華園的荷塘月色讓朱自清暫獲寧靜,赤壁水月讓蘇軾精神突圍……自然山水總是能給身心以療愈,予精神以慰藉。
          生活中是否有一方山水、一處風景走進了你的生命,啟迪了你的心靈?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經(jīng)歷,展開合理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一篇散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