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10課 蘇武傳》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9)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51引用:8難度:0.7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46引用:5難度:0.9
  • 3.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5引用:3難度:0.9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司馬遷與班固常常被聯(lián)系在一起,合稱“班馬”,就如他們的著作《史記》《漢書》被合稱“史漢”一樣。司馬遷的《史記》,已有諸多褒贊,像大家熟悉的魯迅先生的評語:“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保ā 。?br />      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深入與開展,對簡練、曉暢的《漢書》,被讀書人大為推崇。古文運動的領(lǐng)軍人物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都酷愛《漢書》。黃庭堅甚至公開宣稱,如果接連三天不看《漢書》,便覺得俗氣逼人,      
          明朝時,《漢書》受到的追捧更是史無前例,連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朱元璋也對其      有加。有一回,明軍俘虜了元朝官員郭云,朱元璋見他相貌魁偉,便釋放了他,還送給他《漢書》做見面禮。受朱元璋的影響,明朝建文帝、神宗等幾位皇帝,對《漢書》也是      ??梢哉f,在眾多《漢書》的愛好者中,明朝的“粉絲”級別是最高的。
          文人的著作,能夠洛陽紙貴,在圖書市場上       ,當(dāng)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而備受推崇,甚至被后人用來當(dāng)作下酒的佳肴,更不失為一種至上的幸福。
    (1)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然而,班固的《漢書》卻遭受各家的攻詰,后代大多數(shù)讀書人對它并不認(rèn)同
    B.雖然《漢書》與《史記》齊名,但是《漢書》的認(rèn)同度比《史記》要低
    C.班固的《漢書》,雖然后人有些微詞,但仍得到了大多數(shù)讀書人的認(rèn)可
    D.雖然對《漢書》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大多數(shù)讀書人還是表示認(rèn)同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唐宋之際,簡練、曉暢的《漢書》,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讀書人大為推崇。
    B.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深入與開展,對簡練、曉暢的《漢書》,讀書人大為推崇。
    C.唐宋之際,對簡練、曉暢的《漢書》,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被讀書人大為推崇。
    D.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讀書人對簡練、曉暢的《漢書》大為推崇。
    (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面目可憎 垂愛 手不釋卷 風(fēng)行
    B.面目猙獰 鐘愛 愛不釋手 風(fēng)靡
    C.面目可憎 鐘愛 愛不釋手 風(fēng)行
    D.面目猙獰 垂愛 手不釋卷 風(fēng)靡

    組卷:11引用:5難度:0.6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縣人也。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達(dá)茂異士,召見武等于宣室。武詣博士受業(yè),治《易》。以射策甲科為郎。光祿勛舉四行,遷為鄠令。武兄弟五人,皆為郡吏,郡縣敬憚之。武弟顯家有市籍,租常不入,縣數(shù)負(fù)其課。市嗇夫【注】求商捕辱顯家,顯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賦繇役不為眾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為卒吏,州里聞之皆服焉。久之,太仆王音舉武賢良方正,征對策,拜為諫大夫,遷揚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禮經(jīng)》號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優(yōu)容之。及武為刺史,使從事廉得其罪,圣懼,自免。后為博士,毀武于朝廷。武聞之,終不揚其惡。而圣子賓客為群盜,得,系廬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決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慚服。武為刺史,二千石有罪,應(yīng)時舉奏,其余賢與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國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學(xué)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后入傳舍出記問墾田頃畝五谷美惡已乃見二千石以為常初,武為郡吏時,事太守何壽。壽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壽為大司農(nóng),其兄子為廬江長史。時武奏事在邸,壽兄子適在長安,壽為具召武弟顯及故人楊覆眾等,酒酣,見其兄子,曰:“此子揚州一長史,材能駑下,未嘗省見?!憋@等甚慚,退以謂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jìn)善退惡。吏治行有茂異,民有隱逸,乃當(dāng)召見,不可有所私問?!憋@、覆眾強之,不得已召見,賜卮酒。其守法見憚如此。武為人仁厚,好進(jìn)士,獎稱人之善。世以此多焉。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參檢。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托。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后常見思。
    (選自《漢書?何武傳》,有刪改)【注】嗇夫,文中指征收賦稅的小吏。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行部必先即學(xué)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后入傳舍/出/記問墾田頃畝/五谷美惡/已乃見/二千石以為常/
    B.行部必先即學(xué)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后入傳舍/出記問墾田頃畝/五谷美惡/已乃見二千石/以為常/
    C.行部必先即學(xué)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后入傳舍/出記問墾田/頃畝五谷美惡/已乃見二千石/以為常/
    D.行部必先即學(xué)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后入傳舍/出記/問墾田頃畝五谷美惡/已乃見/二千石以為常/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科,是中國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即皇帝所定甲第,包括狀元、榜眼、探花。
    B.四行,文中指漢代以德行舉士的四條標(biāo)準(zhǔn),即敦厚、質(zhì)樸、遜讓、節(jié)儉。
    C.市籍,指秦漢時對市內(nèi)商人專立的戶籍,有市籍的商人,要向官府繳納賦稅。
    D.二千石,漢代郡守的俸祿為兩千石,于是以二千石作為郡守的代稱。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何武富有才識。他曾因博識通達(dá)、才能卓越被漢宣帝召見于宣室;他又拜博士為師,研習(xí)《周易》。
    B.何武公正無私。何武的弟弟何顯家經(jīng)常不交納賦稅,被征稅人求商侮辱,何顯想報復(fù)求商;何武說服弟弟按章納稅,并招納求商做了卒吏。
    C.何武仁愛厚道。他常勸勉稱頌別人的好處,喜歡舉薦士人,世人因此稱贊他。
    D.何武堅持原則。他檢舉有罪官員,考察任命官員嚴(yán)謹(jǐn)講規(guī)則;他為官聲名顯赫,政績顯著,受到百姓感念。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武奏事在邸,壽兄子適在長安,壽為具召武弟顯及故人楊覆眾等。
    ②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參檢。
    (5)大儒者戴圣為何十分佩服何武?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概括。

    組卷:1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