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東城中學高二(上)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6/28 8:0:9

一、單項選擇題(共24小題,每題2分,共48分)

  • 1.陳紅映在《先秦諸子起源新探》中說,先秦學術(shù)思想發(fā)展的途徑,大致是由國家官吏掌握的學術(shù)思想,經(jīng)過疇人(精通天文歷法的學者)、縉紳的傳誦與集結(jié)而成六經(jīng),再傳而為私人百家。據(jù)此可知作者認為( ?。?/div>
    組卷:12引用:12難度:0.9
  • 2.漢代司法審判遵循“親屬之間有罪應當互相隱瞞,不告發(fā)和不作證的不論罪,反之要論罪”的原則。這一原則( ?。?/div>
    組卷:19引用:14難度:0.6
  • 3.宋代理學家程頤說:“荀卿才高學陋,以禮為偽……圣人之道,至卿不傳。”這是因為荀子( ?。?/div>
    組卷:2引用:2難度:0.9
  • 4.朱熹向宋孝宗進諫說:“今日之急務,為陛下言之:大本者,陛下之心”,并提出“人主”純胸中之“天理”,滅胸中之“人欲”。這表明他主張( ?。?/div>
    組卷:7引用:4難度:0.6
  • 5.王夫之對形形色色的“命定論”歷史觀展開范圍寬廣的大掃除,并力圖從紛繁復雜的歷史運動中去揭示歷史過程中的某種客觀辯證法,探尋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動力。這說明王夫之( ?。?/div>
    組卷:13引用:8難度:0.5
  • 6.與宋代話本相比,元代雜劇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較為廣泛而深入,普遍把社會地位低下的普通民眾寫入作品,甚至將其塑造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這反映出元雜?。ā 。?/div>
    組卷:3引用:11難度:0.6
  • 7.下面是漢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寫法對照表。商代甲骨內(nèi)容多為“卜辭”,文體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據(jù)此,我們可以判斷( ?。?br />
    現(xiàn)代漢字
    甲骨文中不同寫法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8引用:7難度:0.6
  • 8.近代繪畫大師陳橫恪形容中國古代某一畫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畫里,而且把書法也放進去”。這一畫派( ?。?/div>
    組卷:0引用:6難度:0.6
  • 9.1868年,針對倭仁等人抨擊學習西法是“舍中法而從西人”,恭親王奕?以“西學中源”回應,認為西學源自中國,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國創(chuàng)其法,西人推陳出新而已。奕?的這一認識(  )
    組卷:34引用:15難度:0.5

二、材料解析題(共4小題,第25題25分,第26題12分,27/28題15分,共52分)

  • 27.漢字的歷史,如果從殷商時代算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漢字一直處于變動與相對穩(wěn)定之中。漢字的演變,就其形體來說,有簡化也有繁化,但主要還是簡化,這是漢字形體變化的基本趨勢。清末民初,正式出現(xiàn)了漢字簡化的呼聲。
        五四運動以后,改革漢字的呼聲逐漸高漲。1920年2月1日,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一文。1922年又提出“減省漢字筆畫案”,并明確指出:現(xiàn)在減省漢字筆畫,應該根據(jù)現(xiàn)在通行于民眾社會的簡體字。1935年8月21日,民國教育部發(fā)布命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簡體字表由民國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主持制訂,主要采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2400字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為“手頭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guī)模推行簡化漢字。公布后由于國民黨內(nèi)某些要人的強烈反對,1936年2月不得不宣布“暫緩推行”,從而夭折。
    --摘編自陳太章《論漢字簡化》請回答: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國民政府推行漢字簡化的背景。如何評價國民政府發(fā)的漢字簡化運動。
    組卷:0引用:3難度:0.4
  • 28.材料一:吾輩少時,讀八股,講舊學,每疾視士大夫習歐文談新學者,以 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前讀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 外之政教學術(shù),粲然可觀,茅塞頓開,覺昨非而今是。甲午之役,兵破國 削,朝野惟外國之堅甲利兵是羨,獨康門諸賢,洞察積弱之原,為貴古賤 今之政制學風所致,以時務知新主義,號召國中。
    --摘編自《陳獨秀著作選》材料二:康君枉議辛亥,謂其致國粹之喪失,教化之陵夷,政治之窳敗,國命之分亡,詆毀共和,提倡虛君共和。吾等憤然擊之。
    --摘編自《陳獨秀著作選》材料三   康氏支持洋務,甲午戰(zhàn)后置個人利益于不顧,力推變法,實為獨主歷史潮頭之偉人。辛亥之后,堅持皇帝制度,有違歷史大潮。就大時代而言,此兩者皆為正??稻笥?,皆為人性之常態(tài)。
    --摘編自胡英時《論人的思想變遷的進步性與保守性》(1)根據(jù)材料一、二,分別指出陳獨秀對康有為的兩種態(tài)度及其原因。
    (2)根據(jù)材料三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如何評價歷史人物。
    組卷:2引用:6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